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项飞 《江西教育》2012,(8):35-36
读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之目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于永正语)好的读写结合,不仅要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生害怕写作,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原因之一就是读写分离。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以文本为凭借,以品味感悟、揣摩探究为手段,挖掘文本,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项飞 《江西教育》2012,(2):35-36
<正>读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之目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于永正语)好的读写结合,不仅要引  相似文献   

4.
"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它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可见,读和写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读写如何有效结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解读文本,积累写法,以读带写读是写的基础,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开阔视野;读可以  相似文献   

6.
抓好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由此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内化,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抓准读写结合点,才能进行有效的练笔训练,才能使阅读和写作这两件对等而又不相干的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一、读中批注,写在课堂点滴处读写结合应落实于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读写结合不是要求动辄写成段成篇的文章,可以从  相似文献   

9.
<正>读写联动,即教师通过文章之载体,出发于文章内容,将教学设计与之相关的"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维一体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实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读写联动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以法布尔的《蝉》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读写联动课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核心  相似文献   

10.
<正>"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的沟通,必须让写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一、模仿训练  相似文献   

11.
小练笔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有关的文本语境,以较小的篇幅进行的习作方法、故事拓展、仿写等的习作训练。小练笔训练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在文本品析中渗透小练笔的意义,教师应研究有关读写结合的方法,创设儿童语境,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从而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知于读,行于写。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读对写的引领,又要重视写对读的促进,读写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读写双赢。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媒介,把握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创造机会,有效进行随文小练笔训练,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读写结合指的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筑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读写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教师可以从写法和情感这两方面入手选择读写结合点,学生可以借鉴作者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围绕自己产生阅读情感的地方展开写作。这样能让学生和文本产生深层次对话,有助于更好地将文本的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知识,不仅如此,这也能让学生激发积极情感,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结合课文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特色、读写结合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结合训练。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让教材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中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教师是开发文本读写价值的真正实践者。关于读写结合,当下许多教师已经在精读课文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在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价值也是很大的。只是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在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等方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可以理解为"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及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以读引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种练笔属于专题式的单项训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又有文本阅读为凭借,因而学生容易上手,练习兴趣也较浓厚,是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理想途径.因此,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树立"阅读为作文服务"的观念,用教材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林丽军 《教师》2020,(10):25-26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进行思维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教语文,依托文本,找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读写训练切实有效地融入阅读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促读,即读写有机结合,以达到读写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群文阅读是结合多个文本确定一个议题进行结构化教学。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在群文阅读的学习中可以学习写作方法,训练写作能力,做到在群文阅读中以读促写、读写共进。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强调群文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