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作也别具特色,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他在词中极力体现自己"词亦有史"的见解.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看到他内心进退出处的矛盾,从而可以认定他的词作在表现"真"这一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7,(10):58-58
[法新社巴黎10月10日电]科学家发现了可以称之为语言进化规律的东西:一个词使用得越多,它随着时间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小. 他们的研究表明,就像基因一样,词语也经受着适者生存的残酷压力,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那么重要的词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海明威"省略"这一创作方法特点和他的写作原则--"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一书中的结合应用,阐述海明威如何借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表达了多层次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了"越少,就越多"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走的路越多,他的生命就越精彩.聪明的我们不甘愿受限于地域的遥远和时间的跨度,于是有了"旅行"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戴卫平  于红 《现代语文》2007,(12):48-49
翻开任何一部词典,我们都会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罗列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含义.这些词义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中心义项,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例如隐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隐喻意义丰富的词经常是基本范畴的词.汉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数量非常大.越是基本、常用的词汇,它的义项就越多,由本义引申出的喻义就越丰富.  相似文献   

6.
黄季刚"变易"观念主要指造字领域同词异字现象.它造成了字和词的重复,是字书字数越收越多的原因之一.根据各个字之间的形、音、义联系,黄季刚先生将其划分为四种."变易"的实质是"广异体",即从训诂学角度提出的异体字概念,指意义相同、语音不尽相同的记录同词的不同的字,这个概念反映出黄季刚先生对词的两个要素--音和义之间不平衡关系的认识.它打破了传统同词异字必须同音同义仅有形体不同的局限,为字词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阔了思路,也为当今古籍整理、各层次汉字汉语教学以及计算机文字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下去"和"下来"是汉语中一对常见的趋向补语.外国学生在初学时对这两个词的选择经常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把握住说话人、动作主体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和时间关系,就容易正确使用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8.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以"沉郁说"论词.他在当时词论已倡导"寄托、比兴、性情、风骚"等理论的基础上将所主张的"厚"与"哀怨"融于其中,并用沉郁将之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词学理论体系--"沉郁说".  相似文献   

9.
1.绪论 "时时"和"不时"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两个频率副词.由于"时时"和"不时"两个词的词义基本相同,当留学生先后学习了这两个词之后,就会对如何正确运用它们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有关这两个词的解释在几部主要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0.
李贽的一生,是尚"侠"的一生.李贽的侠,是为国为民的侠.他终身以"异端"示人,只因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自古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同一侠耳.他以国家为根本尺度来评判人才、女色;以百姓为标准来评判豪侠与英雄,而不世俗地单以成败论之;以识见高低来评判"侠"之大小;他一反常规,认为豪侠也应讲"利","侠"越大,"利"就应越多,从而发挥其本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姚晓霞 《现代语文》2006,(7):108-108
近年来,"试水"一词频频见诸于新闻报端,这个词本为一个自足的词,后面不需再带宾语.但随着这个词本身词义的转移,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就是"试水"后面逐渐带上了宾语.在此我们就讨论一下"试水"词义的转变及其带宾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新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用"支那"一词蔑称中国后,又辩解说不知"支那"的起源.而他在1996年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说,"世界上一般称贵国为中国,但我则称其为‘支那',听说不可以称‘支那',原因是这两个汉字不太好的缘故."可见石原是不诚实的,他称中国为"支那"是别有用心的.今天发表此文,说明"支那"一词的含意及其历史演变,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3.
康伯春 《现代语文》2005,(11):16-17,33
诸多版本的高中教材都选用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后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4.
看到2010年12月20日<新京报>就"黄山门"对复旦大学探险队领队的采访,想到一个词:战战兢兢.虽然没在采访现场,看不到领队候盼的表情,但透过那些文字,就能让人感受到他斟字酌句的小心翼翼,以及害怕因自己措辞不当而让18人再次成为矢的忐忑和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5.
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主题思想,历来的研究者多认为是歌颂祖国河山和赞美风流人物的.虽经毛三次纠正,此说仍不见改.本文借助毛有关此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的提示,从探索他"初到陕北"时的心境入手,考察他对"雪"的态度,证明"雪"是专制制度的代名词.据此推断以民主反专制是此词的主题思想.鉴于此词的"反蒋"情绪十分明显,而面世背景又相当特殊,故顺对毛录词赠柳亚子的原委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大量运用了"示现"这一辞格,并对其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本文对纳兰爱情词运用"示现"的四种情形进行了分析,并对他在"示现"运用上的艺术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豆芽"传记     
你知道何为"大力士"吗?若是不知,本人将通过<"豆芽"传记>为您详细解说,敬请关注. 在本班,最瘦的是豆芽先生,最高的亦是豆芽先生,然而力气最大的还是他.如此一个"又细又长"的豆芽同志,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奇怪经历,他的力气比地球的引力还大,"大力士"这个词根本就是为他而造的.  相似文献   

18.
宋代柳永开创的"柳永体"具有俗、雅两大属性,一方面将民闻词雅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又将远离民间词本源的文人词向源头复归.他是旧时代的结束者,也是新时代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2006年至2009年国家语委发布的年度新词语,探讨了其中的"类词缀"现象.研究发现,"类词缀"采用派生法构词倾向明显,所构成的新词往往形成某个词族.它们主要由他类词"转化"而来,构词功能显现.其社会性显示,它们仍将在未来构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侠的思想行为精神意识品质等,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处世济世之道的自然体现.辛弃疾作为一个一心壮志报国却受阻于现实的词人,他的词作大量地表现他渴望实现的人生理想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抱负.构成辛弃疾"词侠"文化范式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及体现在词境词风中的沉郁豪放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