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奴婢所犯奸罪主要有强奸、和奸、禽兽行三种。秦汉法律对犯奸罪的奴婢的惩罚要重于其他人,而且会因受害者身份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法律对奴婢在家庭内部所犯奸罪惩罚最重,反映出秦汉家庭中主奴之间严格的等级界限,以及法律对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维护;相比之下,对奴婢在家庭关系之外所犯奸罪惩罚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汉时期较为开放的社会风俗。秦汉时代社会等级制度尚未严格化,这使得奴婢的身份较易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2.
吸毒,这一曾在新中国绝迹的丑恶现象,近年来又死灰复燃。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吸毒现象仍屡禁不绝。为了彻底根除毒害,有必要对吸毒行为是罪还是非罪的性质作明确的认定,为建立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提供科学依据。从犯罪特征、犯罪客体及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及犯罪的主观方面看,吸毒行为满足犯罪构成的各种条件是充分的。把吸毒行为定为犯罪,从犯罪角度打击吸毒行为与吸毒者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刑法>在1979年<刑法>的基础上作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增设了许多新罪名,侵占罪是其中一种,属于侵犯财产罪.本文就增设侵占罪的必要性、法律特征和侵占罪与非罪、侵占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等几个问题对侵占罪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校语言实验室在非书资料利用过程中采取营利机制,从而导致复制量大增和利用失控现象,已经引起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普遍担忧非书资料发展超前会与著作权法律保护滞后相“撞车”。为此,从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角度出发,如何看待语言实验室的营利性、复制量以及其应用范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语言实验室应立足高校实际,锁定公益目标,坚持“通过规范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找到规范与发展的契合点,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非书资料。  相似文献   

5.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许多学者都把它作为秦严惩奸罪的证据,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种种迹象表明,"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应与秦始皇的幼年经历及晚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蛮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一本地方志。在该书中,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参照历代史书,详细地反映出了皆时南诏政权的各个方面情况,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通过介绍《蛮书》作者及其版本,分析全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和分析,舛此来说明《蛮书》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书。  相似文献   

7.
<蛮书>是研究南诏历史的一本地方志.在该书中,樊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参照历代史书,详细地反映出了当时南诏政权的各个方面情况,为后代史家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通过介绍<蛮书>作者及其版本,分析全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考证和分析,以此来说明<蛮书>是迄今研究南诏前期社会情况最重要的地方风土志史书.  相似文献   

8.
在崇祯皇帝继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垮台以后,当时的文坛出现了三部揭露谴责魏忠贤阉党的小说:《警世阴阳梦》、《皇明中兴圣烈传》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在这三部斥魏小说中,《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结合得最好,是最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这部书令人瞩目之处是,该书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用艺术的手法,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明时期东林党与魏党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在历史小说的写作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许多学者都把它作为秦严惩奸罪的证据,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种种迹象表明,“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应与秦始皇的幼年经历及晚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书坊主牟取商业效益,愤世忧时是《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及其他斥魏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力。纪实性是《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一大特色,其主要表现是主动承担为时事“编年”的职责,纪时准确;但小说也由于过重实录与视艺术之外的社会功用,忽视了文学性的追求,故不能跻身为上等精品而只能沦为下乘之作。这也正是《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虽“羽翼信史”但却终为“小说”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陶冶 《华章》2011,(10)
读了<后汉书>,对东汉一朝的历史有了一个相对来说是系统的了解.在此过程中,自己也形成了一些见解,本文主要说一下<后汉书>的由来、分析后汉书的体例与于前代史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以书入画     
正以书入画的命题已很悠久,至少从元代赵孟已开其端。此命题是敏感问题,是老问题,恐难引人兴致。任何人都知道"书"与"画"是两种艺术,不是一回事儿。而且,当我们自明清后逐渐接触了外部世界,又知道了外国没有书法这门艺术。在西风东渐的20世纪以来,很多人就更觉得二者不应被扯在一起,此种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后西风烈的背景中就更甚嚣尘上了。历史地看,自文人介入绘画以后,书写性确实渗透到了绘画中,而形成了成熟的笔墨概念。把书与画  相似文献   

13.
政书是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书中的目录是史志的重要成分.我们从所搜集的七家目录的灾荒书籍类目和灾荒书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类目的沿革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中存在着灿若群星的诫子名篇,王阳明的《书正宪扇》正是其中之一。《书正宪扇》以“傲”“谦”二字作为切入点,提出“‘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深受道家与儒家谦虚思想的影响。王阳明认为“千罪万恶,皆从傲上来”,傲为病罪之源,谦为对症之药,谦为身正、家和、政兴之要领,谦者能孝父母、睦兄弟、兴国政。要做到谦,成为谦者,我们应当由心“恭敬、撙节、退让”,而不只是外表上的谦逊。王阳明所推崇的谦虚之德,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的组成部分,即使今天看来仍具有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另外,王阳明谦德思想在儒耶融合的过程之中可能也对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庞迪我的谦德思想形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晚清史家继承了前代史书编撰的成就,并结合晚清的时代思潮,做出了新的探索,表现在:对传统史书编撰的继承和改造,对通史体例的追求和实践以及对西方传入的章节体的吸收和改造.这三种史书编撰的价值趋向主宰了晚清史坛,开拓了晚清史书编撰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湖南江永女书自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系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围绕女书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突显出东西方文化、民族、政府、市场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表现出文化参与与受益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针对女书创造土壤的无奈消失、掠夺性研究的出现、虚假女书的繁荣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女书资源脆弱化等等进行怎样的干预,女性主义行动者必须作出自己的思考:一是明确女书的深刻内涵,将女书作为一种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系来传承;二是要赋权于创造了女书文化的女性,确立女性在女书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让具有性别视角的女书研究者有机会参与女书文化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17.
非书资料是一切非印刷资料的总称,它足以音响、图像等方式记录知识的载体,包括录音制品、录像制品、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多媒体非书资料、缩微制品、图片、模型等。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知识的新型载体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的教育教学当中。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y)、网络图书馆的出现警示人们,图书馆的未来是电子化和自化的信息中心,非书资料作为图书馆的新型资料,中学图  相似文献   

18.
浅析贪污罪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早已存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上对其有不同的记载。在现阶段,腐败作为社会恶性毒瘤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国际上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人类本身的劣性以及一些外界环境是促使这一毒瘤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严刑峻罚、加强法律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实现对这种现象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史记》作为古代史书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作为古代重要史料,详细而真实地记载大量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材料,使得后世可以一窥当时社会风貌。研究"八书"之一的"平准书",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现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自光武帝到献帝时期(公元25-220年)的历史。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司马彪。范晔(公元399-445年),字蔚宗,东晋、南朝刘宋时人,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范晔出身于世族之家,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刘裕建宋后,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宋文帝元嘉元年,他被贬为宣城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乃立志修订诸家后汉史书,这是其治《后汉书》的开始。范晔的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百官阶次》一卷,但皆已散佚,惟有《后汉书》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