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益民  黄琚君 《科教文汇》2009,(22):56-56,73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资本培育与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着内在的目标一致性,前者对后者起着巨大的推动和维护的作用。培育和壮大校园社会资本,重点在于学校组织制度的规范化、校园人际关系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2.
张向向 《科教文汇》2012,(11):19-20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推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力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彰显校园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3.
阐述和谐社会视野下地方院校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作用,对唐山地方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大学生党团员志愿者社区服务、校园文艺进社区、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教师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朱翠伟 《知识窗》2010,(1X):65-67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5.
社区图书室是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社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啦啦操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梅 《科教文汇》2009,(16):35-35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中加强高校工会工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构建和谐校园要求下加强高校工会工作的时代意义、重要作用和有效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工会破解传统工作困局、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万玉刚  杨雄  张同华 《科教文汇》2012,(20):191-192
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和基础,阐述了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党建进宿舍等相关举措对推动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坤 《科教文汇》2009,(15):98-98
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要素。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从加强环境建设、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立足课堂教学、重视德育工作及制度文化层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要素。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从加强环境建设、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立足课堂教学、重视德育工作及制度文化层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在无形当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同时,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孔令刚 《学会》2007,(10):25-2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非政府组织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必将能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由于政府是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与政府进行互动合作是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最有效的途径;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发动社会公众进行志愿参与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来发挥作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13.
王原宁 《科技风》2009,(1X):194-194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令人深思。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示范和导向。我们应立足学校实际,坚持科学管理,用和谐的旋律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创造活力,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举措。加强高校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学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院要做到两个方面,从主体层面来说,要加强队伍建设,分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关队伍建设、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从环境层面来说,要加强文化建设,分别体现在科研、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使学校发展呈现出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实用型专科院校和促进学校改革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学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院要做到两个方面,从主体层面来说,要加强队伍建设,分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关队伍建设、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从环境层面来说,要加强文化建设,分别体现在科研、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桂郦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228-228,219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它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传统学生组织功能的弱化,促进校园稳定有序;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学生社会化步伐,融洽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将会极大活跃校园文化,因此高校党团组织应注意整合校园学生社团力量.加强管理和积极引导,让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历史要求。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红霞  张涛 《科教文汇》2009,(18):45-45
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历史要求。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对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