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北省在近四届全运会成绩的分析,湖北省优势项目为网球、体操、羽毛球、游泳、赛艇、皮划艇和跳水,优势项目主要集中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夺金项目布局面狭小,没有形成团队优势。必须调整和完善竞技项目设置,合理进行项目布局,从而提升竞技运动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竞技势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智 《体育学刊》2003,10(3):134-137
以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时间转换为背景,对广东全运和奥运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4—9后全运舍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各项群以及表现难美类亚项群为广东历后全运舍的传统优势运动项群,其中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势力是构成整体竞技的基架,也是广东竞技势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长距离游泳和射击项目竞技势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而长距离跑、乒乓球和柔道只能排在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位;另外,广东奥运竞技表现优势项目的单一,只有举重和跳水为奥运优势项目。从而提示广东队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亚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第8—11届全运会为背景,对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第8—11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传统优势项群,耐力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弱势项群;广东省竞技实力特征为优势项目单一;提示广东省游泳队应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从“项目本质特征”的视角,对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原有分类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利用“项目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把握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结合对竞技能力结构作用等级的重新认定,新建智能主导类项群、体技能主导类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项群和综合主导类项群.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运动成绩评定方法、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竞技对抗特征及群内特征5个维度,将夏季奥运项目分成了18个子类.以第24~2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前8名成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夏季奥运项目的成绩结构特征和发展特征.成绩结构方面,男子项目体能主导类注重组合技术,多人合作、相对快速力量的运用;技能和技心能主导类强于技战能,技战能中竞技对抗的强弱、参与竞技的人数、限级别项目的体重与运动成绩基本成反比.中国女子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优于速度和耐力,注重技术、有氧耐力、相对快速力量的项目具有优势;技能主导类项群成绩与战术要求、对速度和力量要求、技术复杂程度、比赛时长基本成反比.成绩发展方面,男子B、D、G、H、I、L、M、N、P 9个项群主要通过原设项目的发展获得实力提升;O项群依靠新、旧项目的均衡发展,Q项群通过新设项目的强势,均保证了项群实力的稳定;C、E 2个项群出现退步.女子B、H、I、K、M项群主要是通过原设项目的发展提高了实力;P、Q、R 3个项群的发展主要依赖新设项目的强势;G、L、N、O 4个项群的总体实力基本不变;A、E、J 3个项群的退步源于原设项目实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围绕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两大项群,结合3类体能主导小项群和5类技能主导小项群,及其共涵盖的20多个竞技项目,整理国内脑电及其分析技术在体育领域不同项群竞技项目中的应用成果现状与进展,为今后开展竞技体育项目与脑电结合的研究提供方向指导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历届全运会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五~十届全运会竞技中,速度力量性项群、耐力性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实力,体能主导类项群是山东整体竞技的强势所在;而速度性、耐力类与同场对抗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全运会名次的变迁;山东主要制胜项目为田赛、中长距离径赛、中长距离游泳、篮球与射箭。另外:短跑、划船类、自行车、射击、摔跤和排球等项目有望成为山东省全运会新一轮的制胜项目。  相似文献   

8.
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训练理论"。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概括了同一项群体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本文仅就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美国、俄罗斯在第27~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进行统计,以项群为研究单位,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三国竞技实力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在得分类、评分类项群优势显著;测量类、命中类(无防型)项群发展态势良好;测量类、命中类(设防型)、制胜类项群竞技实力薄弱.美国在测量类项群受到冲击;得分类、命中类、制胜类、评分类项目群体男女实力差异明显;部分弱势项群发展停滞.俄罗斯整体竞技实力逐渐下降;传统优势项目群体逐渐失去强势地位;弱势项群男女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近3届全运会陕西的奖牌数量、奖牌的项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体育强省的奖牌数量以及奖牌项目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陕西的竞技体育水平较低,技能主导类项群为优势项群,速度类项目以及隔网对抗类项目为劣势项目,体育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实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女子优势项目各单项进行聚类分析,了解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竞技实力的特点,为其它潜优势项目及弱势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通过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5届奥运会女子获奖大项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大项是举重、乒乓球、射击、跆拳道、体操、田径、跳水、游泳8个大项,并形成了以技能主导类为项群的女子项目群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第11届全运会各省获取金牌的项目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我国全运项目现实竞争格局,为我国各省备战全运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一集团"大都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第二集团"大都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强省优势和潜优势项目数量特征十分明显,而"第二集团"优势项目分散;第一集团在体能与技能主导类项群优势明显,而第二集团在此两类项群上竞技实力均明显较弱,以技能类更甚。上述两个不均衡现状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提高,导致在综合实力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优势项目,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在格斗对抗性项群中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个新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论述其概念,并结合实践经验阐明核心训练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的作用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特征(1)项群是一个集合概念; (2)项群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种项目(如田径),而不是个别项目(如短跑); (3)项群理论的研究内容是训练的基本规律。2.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与构成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第31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奖牌分布特征及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耐力性项群实力雄厚,其他国家难以超越;中国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保持较高的竞技实力,其他项目竞技实力存在一定差距;澳大利亚、日本、匈牙利、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奖牌呈现多项目化,在不同项目上各自具有一定的夺金、夺奖实力,整体竞技实力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比较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立各奥运强国的优势竞技项目,并对我国与各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的特点、项群归属、成绩稳定性、优势程度、可持续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表明:中国优势项目构成相对单一,大多为技能主导类项目,绝对优势项目大多为评分类项目;拥有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项目是各奥运强国的共同特点,尤其是中国,领先程度最大;中国绝对优势项目优势程度较大,但可继续发展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17.
卜秀秀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4):336-337,33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获得奖牌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获奖牌项目覆盖面较广,新兴项目有所突破,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呈两极分化;技能主导类项群的成绩优于体能主导类项群,表现难美性项群在各亚项群中一枝独秀;获奖牌数存在明显区域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得的奖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竞技体育整体上更加激烈,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队成绩优异,但奖牌结构不均衡;传统优势项目发挥稳定,潜优势项目表现抢眼,多个项目取得突破,基础项目有所提升,三大球下滑明显;在项目项群分布上,奖牌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的表现难美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和体能主导的快速力量性项群;"阴盛阳衰"现象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运动员各年龄段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呈现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项群训练理论出发,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把竞技运动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采用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试软件,对从事这两类运动的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不同项群的运动对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女子竞技田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子竞技田径发展轨迹呈倒V字型,其最好竞技成绩大部分出现在国内赛场上,与奥运战略所背驰;中国女子竞技田径各项目发展极不平衡,从项目所属项群看,中长跑类项群、短跑类项群、投掷类项群发展较好;从单项发展速度看,铅球、铁饼、标枪发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