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规格缺乏细化标准。建议地方高师院校根据学校情况界定细化具体的培养目标,制定英语专业培养规格内容应从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面来体现英语学科特点,要提出相对具体、有特色的特殊的要求以体现学校特点。  相似文献   

2.
唐玉凤 《职教论坛》2003,(21):53-54
职技高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诸要素构成。培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素质的根本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以培养目标为基点,由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诸要素构成了职技高师人才培养多维结构体系,它反映了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这种本质特征把职技高师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区分开来,指明了职技高师教育的根本方向。要提高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基点出发,全方位、多维度研究影响人…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新课改下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难,提出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包括创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评价等,以此提高高师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20,(5):96-101
当前,地方高师本科院校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为此,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对该校近五年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文本分析,提出地方高师在制定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的四点建议:厘清相关概念,突出关键素养;紧扣国家政策,突显区域特色;立足客观现实,预见未来需求;建立评价体系,联通目标规格。  相似文献   

5.
张郡  卢万合 《成才之路》2022,(4):110-112
高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是高师院校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高师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对促进各高师院校的地理教学交流、地理学科建设和地理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DEMATEL方法构建影响高师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各因素的矩阵,对影响高师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众多因素中识别出主...  相似文献   

6.
我院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的演变及发展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建院二十年来人才培养规格及模式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并面对21世纪的挑战。阐述了职技高师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建院二十年来人才培养规格及模式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并面对21世纪的挑战,阐述了职技高师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媛  杨玲 《江苏高教》2005,(3):71-73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高师人才培养质量观定位较低,强调专业性但师范特色不鲜明,不太重视师范人格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以及职前、职后教育相分离的现状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构建新时期高师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从素质目标、规格目标和数量目标三个层面构建高师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设想,这三者中素质目标是核心。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进程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提出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进程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提出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职责的高等师范地理专业,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和内容,从地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重新审视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进程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提出了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棠。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克服我国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师教育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高等师专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正是基于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变革和高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引发我们对高师培养规格问题的思考。本文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管窥高师培养规格的变化,旨在使高师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展开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职技高师本科“精英”教育旨在提升其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教育对象的培养起点与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须科学构建“精英”教育班级的管理模式及运行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逐步实施,现有高师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已经出现诸如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落实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摇篮的高师院校来说,必须调整高师生物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高师生物科学人才培养规格,并从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拓宽实践教学培养途径、加强师范技能的培训等几个方面选择高师生物科学人才培养途径,以期构建起重素质、重能力,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课改的高师学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活动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意义上高师学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结合新课改对高师学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出的诸多要求,就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学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的重构提出了学制叠加型、主辅修型、课程微调型、市场重构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高师学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金荷华 《江苏高教》2007,(4):149-150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选择培养模式 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可从素质目标、数量目标和规格目标三方面考虑,其中素质目标是所有高师院校都要追寻的共性目标,而数量目标和规格目标,则需要结合学校规模实力以及一定时期当地教育发展需求来定位.比如,一些部属高等师范大学和办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的部分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全国高师院校、高层次研究院、研究所、经济发达地区各类中等学校的教育专职人员,则可以选择"4 2"和"4 3"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对于一般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省内的高师院校、教育研究院、研究所和中等教育的专职人员,则适合选择"4 2"或"4 1"模式进行培养;而一些地市所辖的、特别是刚升本科的高师院校,则选择"4 0"或"3 1"模式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周远成  尹季 《教育探索》2005,(11):17-19
高师课程标准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其设计的实施策略、管理目标、评价体系,是实现高师教学策略(运筹机制)、目标体系(管理规律)、人才规格(培养目标)的有效措施,也是高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