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宋初文坛上,一位独具风采、个性鲜明的作家相当活跃,他就是王禹偁。在浮华卑弱文风弥漫文坛的当时,他首倡“传道明心”之说,主张“句易道、义易晓”。他的诗文创作风格平易浅近,能够较深刻地反映现实。成为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及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对后人有不小的影响。本文以他的散文代表作《黄冈竹楼记》,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比较,以期看出王禹偁对欧阳修的影响,了解欧阳修散文对王禹偁散文的继承发展,从某些方面粗略地窥见北宋散文在艺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改革,主要表西安在对诗文的革新方面,他对唐末宋初的诗风进行了革新,使他在北宋的文学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平易自然"的独特自然风格。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作品对后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风向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他的诗风豪放雄健,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吸取宋初诗文革新先驱者的成就,针对西崑派的恶劣文风,展开了不屈的斗争,把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推向高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唐宋散文由“奇”而“常”的转化这一过程,窥探欧阳修文学观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6.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他是一位忠君、忧国的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当时贫弱不堪的现状,欧阳修他革新务实,提出匡弊图治的政治主张。欧阳修在自己的不惑之年,被谪知滁州。从此之后自己就号称醉翁。在此期间从简施政,以诗酒山水为乐,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欧阳修转知扬州后,依然施行宽简政策,延续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欧阳修从滁州来到扬州水滨后,对扬州的烟柳十分喜欢,对邵伯湖的荷花特别的喜爱。后欧阳修被贬谪夷陵,处于政治生涯低谷时期,但欧阳修依然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逆境,为人民社稷着想。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其为人深得儒家正统思想的精髓,庄重严肃,温纯雅正。和他的人品性格相一致。其诗文风格表现为温柔敦厚,和婉有致。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这就是说,欧阳修的人格力量对于他的散文(也应当包括诗歌)的风格有着较深影响。但当谈到他的词时,论者往往只看到它和作者在诗文  相似文献   

8.
“道胜文至”是欧阳修古文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然而“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又非以道代文,实际上是一种文道并重的观念。此理论促进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顺利进行,并对后世文人的创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持过全国的科举考试,同时,他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文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也卓有成就。  相似文献   

10.
傅望华 《现代语文》2005,(10):24-25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 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 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 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 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 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 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 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 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宋代从诗人的角度讨论诗歌创作而提出了系统理论的第一人。欧阳修对诗歌创作的见解,主要体现在他晚年退居颍州时所编的《六一诗话》中,其他的多散见于一些诗文及宋人的笔记、诗话。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盟主,他善于团结和奖引人才。三苏即出自他的门下,而苏轼得其教诲尤多,对欧阳修的思想和精神作了继承和弘扬,并继欧阳修之后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又一领袖。苏轼对这位恩师始终怀有深挚的感戴之情。他们不同寻常的师生情缘,足令后人动容。  相似文献   

13.
北宋宣城诗人梅尧臣,早年受西昆体诗派的影响,后突破西昆窠臼,积极参与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写了不少关注国计民生、抨击社会时政的好诗,后被陆游誉为“名家”,更被刘克庄尊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14.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著名的古文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北宋中期最伟大的全能文学家,也是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主张,一方面继续反对晚唐五代、宋初的不良文风和古文运动内部出现的新流弊;一方面提出许多富有美学意义的新观点,登上了宋代文学美学的最高峰。他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属佼佼者,既有宋文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诗达到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并和黄庭坚一起被尊为宋诗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学及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当中,一位是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领袖,一位则是代表着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坛大家。二人推崇古文,提倡仁政治国,关系紧密,私交颇深。而苏轼的一篇科考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则是他们彼此相知的“契合点,”体现欧阳修与苏轼在仁政思想和文学风格(散文方面)等方面存在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个性和风格,在散文表现中更直接、更鲜明。散文的散,也表现繁纷多彩的个性和风格,唐代韩愈散文结构谨严、刚健宏伟、气势雄壮,柳宗元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又推进了一步,它的论文有严密逻辑性,笔锋锐利,开阖宏肆,富有战斗精神。杂文和寓言深刻而幽默。击中要害,有极强的批判性,山水游记细致真切,富有诗情画意,为新的山水游记创作奠定了基础。欧阳修散交成就也很高,政论散文也有独到之处,语言明快,说理深入;抒情散文山水游记,有的谈风俗人情,有的写风景,大都委婉曲折,平易流畅。宋代苏轼散文贯彻了诗文革新“明道”、“致用”的主张,发掘政…  相似文献   

18.
北宋嘉祜年间,大批文士聚集在欧阳修周围,形成规模庞大的京城文人集团。欧阳修也及时利用行政手段,对以“险怪奇涩”“奇僻”为特征的“太学体”大加贬抑,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全面胜利扫清障碍。此时的文人唱和与雅集活动主要有:礼部唱和;《明妃曲》唱和;饯别会饮;茶会饮等。唱和诗作在内容上,以咏物诗作为最多,其次是歌颂友谊之作,再次为赠别之作,此外还有一些抨击时弊与吟咏山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上:戏谑与庄重并存;议论与形象兼顾;才学与平易并美等,这些对宋诗的发展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讽喻诗是苏款诗歌的一种代表类型,其作品题材反映了当时政治背景下的广阔社会生活,对时政的黑暗有一定的暴露和批判作用。论及苏武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其特色,就不能忽略他的在整个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地位和积极影响的政治讽喻诗。幼年时代苏轨就接受了深厚的封建文化的教养和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他出生时正是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此时,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已经取得了胜利,社会文化在中唐之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苏武的成长时代却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道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苏舜钦文学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是以欧阳修主盟文坛为标志的。在此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剧烈斗争:前期主要是同晚唐五代余风作斗争,后期则主要是与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风气作斗争。在这次斗争中,最先以“复古”口号相倡的是柳开,其后的王禹偁、穆修、尹洙、石介、苏舜钦和梅尧臣诸人,都在理论或创作实践中不同程度的为这次革新运动作出了贡献。其中苏舜钦被后人认为是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