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己有的教育传统拆多于建,但它对封闭和僵化的教育传统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改革当代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所沿袭的教育传统所提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己有的教育传统拆多于建,但它对封闭和僵化的教育传统的解构和批判,为我们改革当代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所沿袭的教育传统所提出的批判,以及引发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末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它对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构、否定和批判。本结合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改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把质疑、非理性、主体间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为我们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以及对当前所沿袭的传统教育所提出的批判,阐述了后现代主义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哲学界主流思想对现代化的成功持肯定态度时,后现代主义却对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面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传统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目的的重新审视;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考量;对同质教育的合理性批判;对传统课程结构的质疑;对传统教育管理的颠覆。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概念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仅具有“有限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通过对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理论及教育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后现代主义某些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淮  杨昌勇 《教育学报》2006,2(4):22-25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因其对主流观念的激烈批判而在许多方面与当代女性主义有融合的趋向。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从后现代主义那里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传统科学展开了彻底的批判。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对当代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提倡反思批判精神、多元化视角,强调对话、非中心性、异质性、开放性等。因而,其对教育的评价也就必然形成了自己的观念系统。文章简介了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和传统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解当今社会文化趋向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被引入教育领域 ,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为传统教育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在教育中强调“差异性” ,在教与学中 ,提倡批判的、反正统的思维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方面做了介绍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主体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的主体教育是否动摇了其存在的根基?面对后现代的主义的挑战,主体教育又将去向何处?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现代主体性和主体教育做出了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后现代视野中的主体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理性观的变迁是导致教育精神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性观的定位与分化制约着教育精神的转向和构成。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理性的神话,但却消解不了理性的精髓。以整合理性间冲突为特征的新理性观要求当代教育精神的铸造必须坚持韧性目的精神、创新精神、伦理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指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和消解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试图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性、稳定性、单一性,建立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模式。指出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提出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教育应高举生命化的旗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唤醒生命活力,激发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针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范式渗透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也给传统教育评价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教育行为的改变。基于后现代主义倡导反思和批判,反对单一思维和提倡多元化视角,强调不确定性和尊重差异,推崇对话与交流的理论取向,为审视和反思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本文拟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窥探幼儿园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主体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的主体教育是否动摇了其存在的根基?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主体教育又将去向何处?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现代主体性和主体教育做出了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后现代视野中的主体教育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反思现代性的历史背景下,借鉴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有助于我们对体育教育现代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产生新的理解和诠释.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特殊教育》2004,(2):39-39
李玉霞在《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上论述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现代哲学的彻底反思与激烈批判,后现代主义崛起。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各国的教育学都开始深刻反思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理性的行为的教育活动,从而引起了现代教育领域的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情报参考》2004,(1):62-63
传统学校教育无论在智力上还是道德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学校的一切活动。我们正在迈向一个后现代时代,我们的思想必须跟得上后现代发展的步伐。后现代主义拒绝对单一客观方法的顶礼膜拜。也挑战极端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反对伦理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