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文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于12月12日正式创刊发行,这是由外交部主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并向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行的我国唯一一份外交和国际政治类英文学术刊物。该刊物的主办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直属外交部,是从事国际问题综合性研究的机构。它原为1956年创办的“国际关系研究所”,1986年12月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宦乡先生创办、原隶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亦于1998年并入该所。该刊为季刊,重点讨论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与全球战略中的热点问题,以严肃扎实的学风,反映最新学术研…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12,(6):61-61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在京宣布正式创刊.成为第一个面向全球读者发行的中国地理出版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出版人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的创刊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中国国家地理》走向世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3.
《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是我国继China Daily、21st Century之后第三份综合类英语报纸.《环球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本同源,保持一致的传播口径,都是代表中国就国际问题向世界发声.自英文版创刊以来,《环球时报》形成了中、英文版和环球网并存的“三位一体” “网报结合”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骆筱秋  王晴 《传媒》2012,(4):54-55
正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本有CN刊号的英文版口腔医学专业杂志,《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IJOS》)于2009年创刊。在创刊后1年被SCI-E和Medline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根据2011年  相似文献   

5.
葛建平  徐晓  蔡斐 《编辑学报》2013,25(2):174-176
结合《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分析国际审稿的特点,提出激发国际审稿专家积极性的方法,即:注重需求分析,改善服务;利用各种方式,加大鼓励;抓住一切机会,加强联系——以期为国内英文版期刊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4月21日正式创刊,成为第一个面向全球读者发行的中国地理出版物。作为广受欢迎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英文版,由智睿集团出版,秉承"将中国带向世界"的理念办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旨在通过关于中国地理,历史和文  相似文献   

7.
史冠中 《传媒》2016,(9):28-30
《地球科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7年创刊,经过近一个甲子的努力,《地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载誉海内外的地学名刊,目前拥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独立期刊。《地球科学》(中文版)被Ei Compendex全文收录,荣获2013“全国百强科技期刊”的称号,入选2014年度“中国最美期刊”,并被评为“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地球科学》(英文版)于1990创刊,定名为《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被国际SCIE100%收录,2009年更名为《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学刊》),荣获“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称号。《地球科学》官方网站被授予2015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网站”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2013年,是安徽文艺出版社丰收的一年.《中国天机》《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国剧德译系列》《大师莫言》《水母》等5个项目成功入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宣选题“中国人”系列丛书,《聆听中国——中国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英文版)再次入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招标项目;《儒林外史》中俄文对照本、中阿文对照本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大中华文库”多语种对照版项目.安徽文艺出版社是如何在同类出版社中脱颖而出的?走出去工作是如何推进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朱寒冬.  相似文献   

9.
杜秉旭 《出版参考》2015,(18):48-49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英文版书名《M8》)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开展设计类图书实体出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通过这本书的走出去,不仅让国外建筑界认识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水平,让外国出版社认可中国出版图书的品质,同时作为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的出版物向更多的国际出版人展示了中国出版的力量,并获得了国家领导和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4月21日正式创刊,成为第一个面向全球读者发行的中国地理出版物。作为广受欢迎的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英文版,由智睿集团出版,秉承“将中国带向世界”的理念办刊。  相似文献   

11.
期刊要览     
奋进“十四五”:体现人民立场,走向更加开放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作者:上海市档案局张新(《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绘就了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蓝图。《规划》把坚持人民立场作为“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的5条工作原则之一,提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档案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好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SCIE收录,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2006-2012年收录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单篇被次数、引用专业分布、引文类型分布和h-index等方面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国际显示度较低,依据统计数据指出期刊的准确定位、优秀稿源、选题方向、稿件的时效性以及期刊数字化等是影响和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历史研究》编辑部。目前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一报六刊",为中国学术研究、学术报刊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是本刊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进行的专访,在本刊20周年刊庆刊发,以飨读者,以表祝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创办一流的英文学术期刊?本文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介绍了该刊运用国际化办刊思维和媒体融合发展于办刊实践之中的探索,其经验和做法对于提升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走出去”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葛建平  徐晓  张丽辉  蔡斐 《编辑学报》2015,27(5):485-487
根据《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的办刊实践,总结出在信息时代可借助于国际数据库、社交网络、稿件处理系统和微信平台等网络资源以及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对国际审稿专家库进行拓展与维护,从而助力于有效、有人情味和可持续的稿件送审工作,全面提升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名牌节目——《中国报道》开播两年多以来,以其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的及时、深入、权威、客观著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国际报道部分。从中国外交到国际关系,从全球经济的发展到人与环境的关系,国际报道节目向观众展示了“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的全景式的视野,及时、深入地提供了中国专家学者们对有关国际问题权威而客观的观点与评析。如海外中心专题部的一位负责人所说的,“如果没有国际选题,《中国报道》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分量、这样的档次、这样的收视群和影响力”①。以下试对国际报道板块的特色作一具体…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报》2001,13(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7年,1981年复刊。 该刊在中国地质大学校党委、校行政、编委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办刊宗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0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地球科学》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中文版到英文版,1990年首次出版了中国高校第一本A4开本英文版学报。1992年首次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与156个国家、地区和单位建立了订购交换关系,中英文版已进入“EI”、“CA”、“Pж”、“CBST”等世界著名检索系统。特别是1987年王亨君教授主持学报工作以来,带领编辑部全体同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使学报在科学管理、编辑手段现代化、创办外文版、改进装帧、出版光盘版和上网等方面上了新台阶,形成了纸张印刷版光盘版一网络版的现代化出刊模式。为适应国际地学领域大变革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该刊适时提出“瞻前顾后抓选题,通天彻底抓队伍”的办刊方略,狠抓编辑队伍建设。现所有编辑人员都被培养为硕士或博士。有了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保证了精品期刊的编辑出版。1997年《地球科学》中文版获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2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1999年《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双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近10年来,该刊共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2项。 《地球科学》被引频次连续5年居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类榜首。2000年12月13日,《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主办的“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喜获1999年影响因子位居高校学报第一位荣誉。这是《地球科学》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后获得的又一高级别殊荣。1997—1999年该刊影响因子分别为0.345,0.386,0.515,1998—1999年影响因子提高0.129。1999年被引频次为538,比1998年的450提高了19.3%;1999年的他引率为0.85:这2项均居地学类期刊第2位。 20年来,《地球科学》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帮助指导下,不断开拓奋进,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为繁荣科技出版和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地球科学》编辑部正在为网络在线版问世,为期刊国际化而不懈工作。 地址:武汉市武昌喻家山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436606,(027)87436361 传真:(027)87436606 刊号:ISSN1000-2383 网址: www.earth-science.net E-mail:cjournal@cug.edu.cn  相似文献   

18.
闫浩  杜小军 《编辑之友》2016,(8):104-109
民国时期,英国最早编辑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在学习英国人编辑《中国年鉴》的基础上,也编辑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或英文版的《中国年鉴》.同一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侵攻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其详细了解中国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故此,日本一些特务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支那年鉴》(东亚同文会)、《中国年鉴》(上海日本社调查编纂部)及《大陆年鉴》(大陆新报社)等多卷本的《中国年鉴》.上述多种版本《中国年鉴》对于中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据介绍,在2005年度科技论文与引文统计工作中,国际论文数据取自《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3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自2005年起,新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姚远 《编辑学报》2019,31(5):480-485
认为1949年以来的中国科技期刊,始终在植根本土、融汇世界的矛盾冲突中砥砺前行,推动科技期刊由“效仿移植”走向自力更生的民族自主创新之路;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我国原创成果发表的最高学术平台;形成《中国激光》、《地质学报》(英文版)、《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的示范引领。在新时代,应回归科技期刊评价和科技期刊办刊的本真,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