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擦大钹”是流传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乡彝族聚居村落的一种将舞蹈、杂耍、武术、打击吹奏乐融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擦大钹”舞蹈具有蹈多于舞,“顺边”体态;粗犷豪迈,诙谐风趣;类型丰富,程式多样;动作反复,即兴表演;大钹主导,伴奏多样等的风格特点。其特点的形成与彝族的自然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民族精神、人生态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舞蹈所属的风格类型和古代军事战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徐掌"擦大钹"因其恢宏的气势、壮观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声响的本体特征而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擦大钹"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而对掌握与传承"擦大钹"的传承人及群体的关注,应是保护与传承这一舞蹈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3.
彝族舞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发展历程,是四川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高师舞蹈专业教材相对缺少针对性,在教材选择上具有随意性,教材内容没有紧贴高师生自身特点、发展潜能以及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办学定位。四川高师有必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舞蹈教材建设将彝族舞蹈进行系统的学习、传授,进而体现办学特色、办学定位,提升办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跳菜"是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宴席舞蹈,是当地彝族祭祀活动和招待贵客而举行的一种隆重的上菜仪式,历史源远流长,体现了彝家人坦荡、活泼、乐观的天性,凝聚着彝家人热情好客的感情,既是南涧彝族的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又是南涧彝族饱涵文化内蕴的一种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5.
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彝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必然要横向开拓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味、高立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作品,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研究澜沧江流域这样一个大区域的彝族源流情况,认为澜沧江流域的彝族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支系、族称繁多,但归结起来有三大自称体系:即尼泼(巴)自称体系、倮(罗)泼(巴)自称体系、俚泼(巴)自称体系。此研究为澜沧江流域整个彝族文化研究奠定基础,有助于丰富彝族文化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8.
南涧彝族是澜沧江流域彝族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调查小组对其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对该地区的彝族文化有了总体认知。文章从调查概况、调查主要内容、调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等角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两千多年来,彝族民歌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息繁衍而发祥。彝族民歌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彝族社会生活的"镜子"和"百科全书",有高层次的艺术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彝族文化传承平台的价值和审美功能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西南地区世居的民族,拥有独立完整的语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风俗文化。丧葬习俗作为彝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的生死信仰等观念,反映彝族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丧葬习俗也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切入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易》较早提出了"一阳一阴谓之道"的著名论题,这是对《周易》这本古经中包含的阴阳哲学的高度概括,而《周易》中的婚姻思想,即是以乾坤交泰,阴阳二气相感为基础,但又参考了许多因素,比如说年龄等因素,并非止于身体本能之欲望,本文以《周易》中说阐述阴阳相辅相成思想为切入点和基础,简要分析了《周易》中体现的求婚、订亲、迎亲等场景,此外还分析了对偶婚、抢夺婚和姊妹共夫等婚姻风俗现象。  相似文献   

12.
南涧彝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一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积淀下来特殊的丧葬礼俗,以民族审美文化的角度关照其丧葬礼俗中的审美意蕴,其礼俗在程序上显示出了严整美,在仪式上显示出了神秘美、在内涵上显示出了伦理美,其中融入了该民族对死亡的豁然视域以及对生命的美好祈祝。  相似文献   

13.
巍山县彝族地区生态状况较好,这与彝族积淀深厚的生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彝族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该大力弘扬彝族生态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彝族祭祀性体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娱神、娱鬼、自娱及娱人,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竞技性体育、娱乐游戏、体育舞蹈三类.这些活动源于其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古代战争与军事活动,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则是其最初的源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其祭祀的成分和功能正在弱化,体育的内涵逐渐与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内容对接,演变成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甚至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又坚硬地存续下来,成为展示民族精神、尤其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彝族祭祀性体育,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5.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地区的彝族尼苏人村落的"海菜腔",其成因、流传特点、表现性功用及音乐形式均与山歌的体裁属性相吻合,而其演唱场合、表现内容则与小调的体裁属性相一致.由此可见,"海菜腔"与其它种类民歌的单一体裁属性不同,具有"山歌"与"小调"体裁特征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易通码的计算机练习和输入,运用软件工程学原理、数据库理论,使用VB6.0开发平台,结合Access2003技术设计开发易通打字系统软件,增加了一种打字练习软件,方便了计算机用户。  相似文献   

18.
云南彝族漆器是彝族文化艺术的珍品,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从彝族漆器纹样的类型、色彩及与器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研究云南彝族漆器纹样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升云南旅游的知名度及提高云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存在两大弊病 :一是在进化论理论支配下视神话为人类早期历史的写影 ,视神话创作为野蛮人的专利品 ;二是神话解释上滥用清儒开创的音韵训诂之学。我们认为研究中国神话理应用中国文化来解释中国神话 ,而把域外文化仅作为启发和参考。语音文字不可不注意 ,但应禁绝无边无际的任意通转。只有这样 ,中国神话学研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战国时期形成的“羿杀凿齿”、“羿射十日”神话及汉代出现的“嫦娥奔月”神话都是几个文化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为综合而成的 ,根本不存在一个“神话历史化”的过程 ,支配 2 0世纪神话学者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