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描述和评价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情况。研究采用引文追溯法对文献进行检索,共进行5轮,检索引文3 698篇,最终有74篇文献纳入研究。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是一个新兴现象,相关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将团队运动中的互动行为概念化为一个网络,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分别概述了网络结构对认识团队运动互动行为的有用见解,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在足球等8个不同团队运动中应用的可行性。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传统运动标注分析的补充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改变了原有方法将比赛事件从比赛环境中独立出来的研究范式。在对球员互动结构静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讨论这种互动结构的动态属性,以及多重网络对团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描述和评价了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情况。研究采用引文追溯法对文献进行检索,共进行5轮,检索引文3 698篇,最终有74篇文献纳入研究。研究显示,社会网络分析在团队运动表现中的应用是一个新兴现象,相关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将团队运动中的互动行为概念化为一个网络,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分别概述了网络结构对认识团队运动互动行为的有用见解,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在足球等8个不同团队运动中应用的可行性。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传统运动标注分析的补充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改变了原有方法将比赛事件从比赛环境中独立出来的研究范式。在对球员互动结构静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讨论这种互动结构的动态属性,以及多重网络对团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以CNKI和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992-2021年收录的8537篇篮球领域核心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CiteSpace5.8.R3软件对国内外篮球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国内外篮球领域研究的总体特征、经典文献、热点领域和前沿,为我国篮球项目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表明: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量呈波浪式递减趋势,国外核心期刊呈波浪式递增趋势;作者、机构与国家间的科研合作关系受地理位置与文化的影响;国内篮球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国外篮球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国外前8名学者总发文量多于国内学者总发文量;国内与国外篮球领域的核心成果集中于:理论研究、技战术分析、损伤以及运动表现等。未来篮球研究可能主要为:建立数据化信息平台,加强对数据的挖掘;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健康促进的研究;需加强各个学科及国内外学者的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视觉训练进行综述。首先,按照历史时间轴顺序对运动视觉训练的缘起进行细致分析,梳理运动视觉训练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演变;其次,回顾基于感知学习原理的数字视觉训练仪器与方法,以及三种类型的自然主义训练方法,并对众多方法进行解释、归纳与总结;最后,对运动视觉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机理进行深度剖析,分别从视觉处理信息和视觉感知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从运动视觉训练的机理角度证明了运动视觉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咖啡因作为营养补剂的一种,不仅在普通人群中普遍使用,而且经常被运动员服用以提高运动成绩。有研究指出,咖啡因可以有效地提升常温环境下的耐力性运动表现。但在高温环境下,咖啡因对运动表现尤其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仍存在众多争议。因此,本综述对国内外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并系统总结和归纳,回顾了高温环境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以及咖啡因对常温环境下耐力性运动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重点探讨了咖啡因对高温环境下耐力性运动表现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为未来的研究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优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涉及许多体育专业学科领域。文章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角度分析武术运动员必备的身体素质,以及各项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据此提出其相应的发展原则与方法,并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安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运动视觉训练一直是运动视觉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运动视觉训练的效果,对进一步推广运动视觉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近10年来有关运视觉训练的文章为研究对象,系统综述了运动视觉训练对运动员视觉技能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认为,运动视觉训练可以提高视觉技能和运动表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运动视觉训练影响运动表现的机制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价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促进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EBSCO、PubMed、Medline、Open Dissertation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Academic Search ultimat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有关正念训练促进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正念训练后,正念组的运动表现与正念水平(d=0.63,95CI%(0.30,0.97, P=0.0002),(d=1.83,95CI%(1.14,2.52),P<0.00001)均高于对照组,且认知焦虑(d=-0.63,95CI%(-1.09,-0.18),P=0.006)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正念训练对运动表现有着积极影响。但纳入的研究数量与高质量文章较少,同时具有一定异质性与发表偏倚风险,对待结果需谨慎。未来...  相似文献   

10.
排球技术分析的原理、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排球技术分析的原理为逻辑起点,提出了进行排球技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进行排球技术分析的步骤与生物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关于心理学认知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运动认知心理学在母学科的影响下,也成为近年来体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运动心理学认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将有关认知主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感知觉、预判决策、记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具体结合运动项目从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新方向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为促进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对36项降温方法的不同降温时机和降温部位进行定量合成与分析,为热环境下运动员降温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PRISMA声明控制研究过程,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定量合成、亚组分析、敏感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36篇,合并365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发现混合降温(运动前与运动中)的合并效应量最大(SMD=1.28),其次为运动中降温(SMD=0.85)和运动前降温(SMD=0.51);躯干降温(SMD=1.45)>体内降温(SMD=0.75)>下肢降温(SMD=0.74)>颈部降温(SMD=0.44)>全身降温(SMD=0.42)>口腔降温(SMD=0.31)>手部降温(SMD=0.17)>面部降温(SMD=-0.54)。结论:在降温时机的选择方面,采取连续性降温措施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尤其是在运动中以及间歇期间采取降温措施能更好延续降温效果,从而维持或提高运动表现;在降温部位的选择方面,采取不同的降温部位进行降温对运动表现提升的效果有所不同,身体局部降温和体内降温均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和运动表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207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和运动表现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上均不存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和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但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年龄上的差异。(2)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不存在性别、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不同年龄和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方案的实施/执行和有效战术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焦虑呈正相关,与其他运动表现维度没有相关性;内外向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方案的执行/实施、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显著正相关,与失去沉着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失去沉着、焦虑、疲劳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高度显著负相关,与方案的执行/实施呈显著负相关。(4)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内外向影响网球运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流畅和有效战术,神经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疲劳、焦虑、流畅和有效战术,精神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和焦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追求最佳的表现水平,运动员通常将运动技能训练作为首选方法来提高比赛成绩。然而,以正念-接受为基础干预方法的出现,尤其是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为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MAC是通过一个7周的干预来提高运动员不加判断的注意,培养经 验接受的能力,并且促进关注任务的注意来促使运动员尽管在感到消极内部体验的时候也能有理想的表现。以3名散打运动员为参与者,尝试在 MAC的基础上,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如觉悟、忘我行为等概念,通过采用多重基线水平的ABAB单被试试验设计,检验心理干预对运动员正念水 平、接受水平和运动表现的影响。评估量表主要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和《接受和行动问卷》。表明,3名运动员的正念水平得到提高,接受水平得 到改善,来自运动员的半结构访谈报告以及教练员的评估问卷评价也验证了干预的效果。比赛成绩较好地反映了运动员表现水平的提升,试验干 预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20世纪,相关学科及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新的研究技 术和方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将对21世纪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方向起到极其 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博 《新体育》2023,(20):106-108
功能性训练目前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被频繁运用,是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身体功能最为直接的训练手段之一,将其与运动专项进行结合。功能性专项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短跑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与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功能性专项训练对短跑运动员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初中短跑运动员为主要实验对象,设计不同训练组别对其功能性专项训练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功能性专项训练运动员的田径类,爆发力运动表现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牡丹江市近几年来,中小学开展速度滑冰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当前牡市中小学速滑运动的开展情况,同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的时期相差距很大。对牡市中小学速滑运动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运动心理学的新方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学母学科的视角来管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交叉科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思考和探索该学科的发展潜力和方向,为此分析了当前运动心理学与主流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距,回顾了运动认知领域的系列研究主题,如注意、表象、运动决策和运动专家知识系统,提出了未来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方向可以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同时建议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运动心理学者今后应该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拓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利用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储备优势,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献资料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和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对体育运动的功能特点以及运动干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体育运动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防治网络成瘾综合效应的研究,通过运用体育运动、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方法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现象,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综合评价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效果。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Sport Discus,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筛选有关正念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对照实验研究,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运用STATA15.1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正念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SMD=1.27,95%CI[0.73,1.81],Z=4.64,p<0.01)、正念水平(SMD=0.82,95%CI[0.57,1.08],Z=6.3,p<0.01)的影响呈大效应量,心理效益(SMD=0.72,95%CI[0.48,0.96],Z=5.94,p<0.01)呈中效应量。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正念水平和心理效益;对运动表现的提升效果受结局指标类型的影响,对绩效类指标的提升效果最好,对体能类指标的提升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