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民社会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民社会创业者因资源匮乏面临创业绩效不高这一问题。基于高阶理论和权变理论,本文探究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创业拼凑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6位农民社会创业者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表明: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对创业拼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对农民社会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农民社会创业者亲社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市场动态性和技术动态性均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农民社会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为如何促进农民社会创业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与组织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创业情境的不确定性剧增。面对混合型组织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双元目标的持续张力,社会创业者自身的身份认同模式不再停留于线性的、双元的、单向的关系,而是更为复杂、多元和混沌的多重身份“纠结”状态。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44位社会创业者的访谈与交流、自我表述、社交媒体分享等数据,通过他们对社会创业过程的“自我叙述”,识别出社会创业者的3种多元身份,即个人身份、角色身份、组织—社会身份,以及生产型、孕育型、种植型和共生型4种多元身份建构模式及其心理机制,并进一步发现了不同心理机制下创业者平衡自我身份建构需求与组织合法性追求的多元身份整合结构。本文基于社会创业者多元身份视角探索性地解构了社会创业者所面临的多元身份管理挑战,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索了社会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为政府及相关机构设计社会企业家支持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有助于指导社会企业家的心理调节和关怀。  相似文献   

3.
古家军  沈晓斌 《科研管理》2019,40(11):206-215
创业者对新创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于新创企业资源局限的情况而言,资源拼凑无疑是极具价值的资源管理行为,然而学界很少有把创业者和资源拼凑联系在一起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了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通过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影响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会对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创业者职业价值观和创业绩效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和广西乡村旅游景点的376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从双元创业学习视角探讨了互联网嵌入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互联网嵌入对农民创业者的探索式创业学习、利用式创业学习和创业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探索式创业学习和利用式创业学习均在互联网嵌入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相较于“低探索-低利用”创业学习一致,在“高探索-高利用”创业学习一致的情况下,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更高;相较于“高探索-低利用”创业学习不一致,在“低探索-高利用”创业学习不一致的情况下,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更高;探索式创业学习与利用式创业学习越一致,农民创业者的创业绩效越高;(4)创业努力分别正向调节互联网嵌入与探索式创业学习、利用式创业学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谢洪明  程聪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82-1091
 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黑箱问题”一直是创业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对主要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的基础上,利用Meta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创业结果导向较创业过程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企业创业导向对于创业绩效中客观绩效与主观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以创业者风险感知和创业者风险倾向为调节变量的研究发现,创业者风险感知要比创业者风险倾向在企业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基于期望理论视角拓展了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的经典模型,通过数据调查实证检验了学术型创业者动机、创业导向以及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创业导向在学术型创业者动机与衍生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业激情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表现的最为明显的情感特征,其是否能够促进创业的成功,是创业领域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索了机会获取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通过110份有效样本,运用多层次回归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组织的机会获取完全中介创业激情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创业者的先前行业经验负向调节创业激情与机会获取间的关系,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正向调节创业激情与机会获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中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业者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创业者的强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失败创业者能否形成连续创业意愿是创业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议题,已有研究基于悲痛恢复理论探讨了失败创业者的悲痛恢复机制,但却相对忽略了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尤其是尚未很好探讨其背后的创业身份中心偏离机制以及边界条件。因此,亟需深入研究情绪成本、创业身份中心性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综合已有理论视角,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了创业失败后的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特质性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56份失败创业者有效问卷,运用SPSS25.0和AMOS26.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成本对连续创业意愿有负向影响;(2)创业身份中心性在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负向的中介作用;(3)特质性促进型调节焦点弱化了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弱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4)特质性防御型调节焦点对情绪成本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却强化了创业身份中心性的负向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机会型创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整合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以2016年GEM数据库38个发展中国家的8 594个创业者为样本,探究创业者人力资本对机会型创业的作用机制,分析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创业榜样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创业者人力资本通过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进而促进机会型创业;创业榜样正向调节人力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即创业榜样出现时,创业者人力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正向关系更强,然而,创业榜样并不调节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失败归因理论,构建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利用235位农民创业者访谈数据,实证分析创业失败对再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研究发现:①农民创业失败与其再创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②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积极中介效应;③失败内归因正向调节创业失败对失败学习的积极作用,但内归因在创业失败与再创业绩效之间未发挥显著调节作用;④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著,即失败归因显著调节失败学习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民创业者应重视创业失败恢复,加强失败学习;政府应开设创业失败学习培训,同时应创造包容的创业失败文化。  相似文献   

12.
程聪 《科研管理》2015,36(10):85-93
创业者心理资本是影响创业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浙江省部分地区的393个调查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运用拔靴法讨论了创业导向和团队氛围在其中的中介(调节)混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以韧性和期望为核心的我国创业者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导向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团队氛围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导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3)在积极的团队氛围中,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导向之间的正向联系越强,进一步强化了创业导向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创业者如何动员社会资本,高效获取创业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整合网络嵌入视角与组织学习视角,对"社会资本—创业知识"的过程进行解构,认为创业者的关系能力与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知识获取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均呈现倒U型影响,认知维度对创业知识获取则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者的关系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关系型、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但是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起到的却是负向调节作用,而创业者的学习能力能够正向调节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作用关系,但是学习能力在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创业知识获取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吸引海归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以中国高科技行业的226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探索海归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环境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创业者国外人力资本、国内社会资本、国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机会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创业环境越完善,海归创业者国内外人力资本、国内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15.
吸引海归人才来华创业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以中国高科技行业的226名海归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天生全球化理论、创业机会理论和创业环境理论,探索海归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环境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创业者国外人力资本、国内社会资本、国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机会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创业环境越完善,海归创业者国内外人力资本、国内外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女性企业家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女性创业者的人格特征如何塑造组织绩效表现出浓厚兴趣。本文基于人格理论、TIMMONS创业三要素理论以及创业者性别刻板印象相关研究,利用316家中国女性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创业者的自恋人格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同时女性创业者的政治关联和创业激情正向调节自恋人格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即当女性创业者的政治关联越强,创业激情越高,女性创业者的自恋人格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倒U型关系会得到显著的强化。本研究通过关注女性创业过程研究中的人格理论以及反性别刻板印象行为深化和拓展了女性创业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巍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00-109
随着我国鼓励高校教师在岗创业系列政策的出台,如何平衡学术与创业的关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是摆在众多学术创业者面前的难题.对此,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为案例库,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多位正在进行学术创业且企业创办时间超过3年的学术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查阅、收集相关高校及其所在地区的公开资料,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构建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通过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等战略导向的选择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术创业者对于外界创业环境的感知和自身内在的职业适应力发挥了调节作用.因此,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学术创业的成功.鉴于扎根理论的局限性,未来仍需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是某些人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针对这一问题,从网络嵌入的视角考察了创业者外部社会资本构成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并引入创业者机会感知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创业者外部社会资本的网络规模、网络资源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正向影响,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不显著;(2)创业者机会感知能力正向调节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但对网络规模、网络资源与创业机会识别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创业者知识整合能力正向调节网络规模、网络资源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但对网络强度与创业机会识别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从用户感知视角,探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虚拟环境下的知识分享行为。[方法/过程]基于UTAUT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和感知知识优势的综合效应模型,基于352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并进而影响共享行为;便利条件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除自我身份与共享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外,感知知识优势调节各变量与知识共享意愿、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升知识分享的绩效预期和努力期望,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以及保持成员间适度的知识势差有助于提升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20.
既有研究认为,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高度动荡的环境,企业倾向于采取创业导向战略来获取高绩效,却忽视了管理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管理认知观和社会资本理论,本研究以创业导向为中介变量,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为调节变量,探讨了环境动态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多元关系。对125家企业的创业者和高管的配对样本调查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将促使企业采取创业导向战略来获取高绩效,在此过程中创业导向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商业关系负向调节了环境动态性与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减弱了创业导向的中介效果,而政治关系则无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验证了关系网络的悖论观,强调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紧密的商业关系反而可能阻碍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进而降低企业的绩效。研究提示企业管理者在制订创业导向战略时须审慎考虑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可能带来的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