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航空中人的因素"课程是我校空管学院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科基础课,也是天津市新时代"课程思政"综合素养改革精品课。为探索"课程思政"这一全新课题的实施过程,该文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及课程基本情况,然后重点阐述了该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着力点,最后对实现路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新农科"背景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必要途径。以湖北民族大学林学专业核心课程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为例,结合林学专业特点,以课程章节专业要点为切入点,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相应教学过程当中,并对思政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为培养"新农科"林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操作系统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原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的目标、方法以及对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要求,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分析人工智能在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实现思政元素与操作系统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立足新疆农业大学药学专业特色,将思政教育与药学专业知识融合汇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药用植物学"课程为专业背景和载体,针对传统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取其精华,改进普通授课方法及案例教学方案,建立程思政案例库并实施新模式,将其贯穿于整个药用植物学授课过程中,为实现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20,(5):114-118
如何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领,是新时代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从"专业思政"的提出背景出发,厘清"专业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辨析"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进一步论述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融合"专业思政"的时代背景、内在动因、重要性与基本共识。从坚持党对"专业思政"的领导、建立高校专业双带头人或学科双带头人制度、明确"专业思政"是全面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及"专业思政"的实践与评价四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两层皮,思政资源不充足,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思政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共同探索思政元素切入点,并建立工科课程科技思政元素库,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对专业教师开展思政能力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融合思政元素,最终使得课程思政落地实施,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培养学生新时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定笃行的“硬科技精神”,实现思政+专业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程认证专业的课程教学以OBE理念开展的同时,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以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依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自身特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知识、能力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形成三者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该课程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为环境工程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健康中国”策略的实施以及医药卫生产业的转型发展为课程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医药学专业学生的政治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药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与生命健康前沿发展密切相关“,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值得进一步思考。文章就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遇到的问题以及重要思政元素的优化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新时代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新工科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工科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通过调研教师教学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积累,探讨该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为助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培养新时代人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探索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建立"物理思政"教学团队,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课程思政,要求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结合材料类专业学科特点,以“金属热处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思考,围绕全面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构建基于专业认证模式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思想政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目标达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课程分教学内容目标达成”整体性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与新时代价值观、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全面贯通的“三位一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创新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将"隐性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方面,实现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顺利转化,最终达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本文以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讨论机械专业制造类课程实践"课程思政"的新路径,探索机械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出的育人理念与方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阐述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要素进行梳理,构建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维度体系。从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课程育人价值挖掘、主题学习方案实施视角,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了初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施建设课程思政,是解决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构建一流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将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堂的育人功能,促进一流专业建设,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石油工程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蕴含着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深入认识该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剖析该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现状,创新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探索“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课程德育和智育深度交叉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石油人才,为相关理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广大高职院校中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实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仍存在课程思政实施动力不足、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不充分、实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大量调研、实证分析、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出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对策,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地发展,专业思政滞后的现象,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明确专业思政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利用课程思政的实施,实现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协调发展、同向同行,进一步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自上海市政府2014年提出"课程思政"的全新理念之后,上海各高校积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本文即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外语专业教育中《日语词汇学》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以及实施方式和思政素材的收集,以待日后课程中具体实施并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师范类专业认证赋予了课程思政新时代新师范的特殊价值意蕴。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探究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培养教师、怎样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的问题,从顶层设计、课程建构、师资队伍、协同育人四个维度提出了师范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需求,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机器人学导论(双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分析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阐述课程思政的意义。通过融合设计教学目标与思政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探索。针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思政育人的效果,为培养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