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思维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帮助,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一些较为基础的技能。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营造各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些诸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形式的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能够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散学生思维空间,促进思维方法转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解题思维、解题方法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教师要围绕学生成长进步的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5.
王保林 《考试周刊》2012,(63):76-76
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71.设置思维情境,进行思维式教学。教师应创设情境,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使学生进一步形象地观察所学的知识。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思考行为中发散思维,在做题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教学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情境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恰当创设各种情境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学会"为"会学".作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情境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适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智慧课堂的经验,运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录屏、回放、评价功能,可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时效性、层次性、发散性、开放性、趣味性,富于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与发展,让学生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中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林嫦 《广西教育》2006,(7A):86-86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很重视设置能引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除了教材呈现的情境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培养有关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周红明 《教育》2014,(30):3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面向全体学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诸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掌握,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健康发展。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跃思维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创设数学情境问题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实现提高数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与疑问总是联系在一起,疑问既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又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可见,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质疑求异是探索新知的不竭之源。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数学。教学中力争让学生在"趣"中"问","奇"中"问","动"中"问","悱"中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感知能力出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亲师信道、民主和谐"的乐学情境,在引导学生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学会创新,掌握解题技巧,发散思维广度,让学生从小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维度学会创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效。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感知能力出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亲师信道、民主和谐"的乐学情境,在引导学生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学会创新,掌握解题技巧,发散思维广度,让学生从小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维度学会创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效。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喜爱的情境学习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主动去探索、求知,达到发展思维的效果。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设置来源于生活的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教学活动情境。如一年级《统计》一节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我从"说、做、玩、问"四个方面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江萍 《家教世界》2013,(10):93-94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要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即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积极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