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电阻定律”一节中,提出了“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教学中直观地将这一现象演示出来,对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习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电阻定律》一节内容中的重点。在教学中,作者用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铁丝C、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康铜丝B及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A等三种不同温度系数的材料制作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增强学生理解电  相似文献   

3.
一、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设计 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构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且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一只正常发光的钨丝白炽灯泡,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要大得多。该实验所需器材:“220V,100W”电灯一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万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使用交流电流。电路图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试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十五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电阻定律电阻率>一文中提到电阻温度计和配图,学生较感兴趣,但课文中介绍较少,故同学们大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我们将有关材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性制成的.它利用各种金属电阻做成感温元件,通过测金属的电阻来确定温度,而电阻的测量通常用惠斯通电桥.电阻温度计使用的金属有铜、镍、铂、铂铑合金等,其中铂的性能最好,所以铂电阻温度计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5.
于兆海 《物理教师》2009,30(8):47-47
2009年理综全国Ⅰ卷第24题,考察了电阻定律的基本问题,这道题基于课本中的电阻定律R=ρL/S,是我们。能复习得到,但常常忽略深入分析的基本公式,教材中对电阻率的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介质和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些合金如康铜和锰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本题巧妙地利用了这句话,灵活运用了电阻定律,这也是该题的新颖、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6.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废弃的100瓦白炽灯泡或者某些大功率电子管的灯丝与电池、示数电流表连成电路.通电后,用点燃的火柴烧灯丝.将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变小,说明这时灯丝电阻逐渐变大.通过分析,得出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论,进面推广到其它金属导体演示现象明显,一根火柴即可使电流表指针有的  相似文献   

7.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最重要的电学实验之一。由于新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增加了“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一实验结论,给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以为突破这一问题的方法还得借助于实验,即“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29面“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课本中没有介绍验证性实验,对此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学生产生疑问.为使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笔者利用废旧日光灯做演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与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有很大的不同,如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半导体“掺和”的考题一般难度较大,2008年许多省市就选择了这类题作为中考压轴题.  相似文献   

10.
1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11.
须香忠  王凯 《物理教学》2010,(6):22-23,59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电学实验之一,它是在初中“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控制元件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从限流式到分压式),达到了采集更多实验数据,并通过描绘伏安特性曲线来研究钨丝灯泡在某一电压变化范围内阻值的变化(实质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了解其导电性能。本实验也为高中后续电学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等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做好这一承上启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与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如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半导体"掺和"的考题难度一般较大,08年许多省市就选择了这类题作为中考压轴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168页“导体的电阻总是不变的吗?”一文中提出了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论。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呢? 下面介绍一种实验方法: 如图1所示。AB间接入的是一段废灯泡中的钨丝(将灯泡中的钨丝取出,越长  相似文献   

14.
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构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且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只正常发光的灯泡,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要大得多。笔者做了下面的实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器材:“220V,  相似文献   

15.
“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是中学生必做实验,也是会考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为了保证学生实验正确顺利,保证应试失误减少,我们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必须强调“八要”,即: “一要”用安培表外接法,因为测定的金属丝的电阻比较小,与伏特表内阻Rv相比小得多。所以,用伏安法测导线电阻的电路采用安培表外接,这样引起的实验误差小。 “二要”通电时间短,通电电流要小。因为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若通电时间过长、通电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阻定律 电阻率”承接和发展了前节知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是在学生已知的定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定量描述 ,同时突出了“电阻率”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伏安特性曲线,是指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对电阻固定的导体,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实际上,由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灯泡中的灯丝,随着流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丝温度将升高,灯丝的电阻率增大,导致灯泡电阻增大,所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白炽电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欧姆定律及电路的特点一般也不能再直接使用,故求解这类问题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题 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直观的看到一些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笔者用灯丝和在电子商店能买到的热感电阻,制作了一套实验器材,经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金属如何导电,金属导电与恒定电流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定律以及电阻和电阻率等知识联系紧密,而学生在学习中对金属导电微观模型的理解比较薄弱,所以教学中应该通过加强对金属导电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来帮助学生掌握上述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