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世界”范畴从存在论的角度对于人的生存背景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讨论。在这一范畴的统引下 ,海德格尔哲学中对于“存在”、“器具”、“上手性”诸概念的阐发与马克思主义里在“人化自然”范畴下对于“人”、“工具”的分析有着相当大的相似性。从这两组范畴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思想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图像的发生、传播及其带来的结果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图像学研究内部,对图像技术化的批评有之、褒奖有之,不一而足。海德格尔更是用“世界图像”一词来概括现代世界的本质特征———技术化和图像化的进程是同一的。这种图像化带来种种新的可能性,也带来种种问题。本文回答海德格尔对世界图像化的思考,并最终解释这种思考是如何引导海德格尔由“技术图像”走向“艺术图像”的救赎之路的。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并没有拒斥形而上学。康德提出了形而上学可能性的问题并将未来形而上学建基于先验统觉,“人是什么”的难题升起。海德格尔接过康德的难题,把先验想象力这一“裂隙”作为突破口,以一种非现成的存在之思开显出人与世界的不一不异的存在论差异状态,使源始的世界整体成其为整体,从而真正为形而上学奠立根基。  相似文献   

4.
在阿伦特的思想中,“行动”是作为人之境况的最能体现人的价值的一部分,也是其主张积极自由的理论前提。分析阿伦特思想中的人的境况的三部分:劳动、工作与行动,探析行动空间——公共领域,包括公私领域的划分,行动在公共领域中的的特性,及现代公共领域的衰落。基于行动理论,对阿伦特推崇的参与武民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举国体制”使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体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举国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之势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试从“举国体制”的概念、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加以论述,力求使“举国体制”更加完善,走学院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学界的"阿伦特复兴",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结合问题逐渐成为阿伦特研究和女性主义政治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梳理北美6位重要女性主义理论家对阿伦特的核心著作《人的条件》一书的接受、评论和阐发,勾勒了近30年来女性主义与阿伦特思想的对话历程,女性主义者在批判、挪用阿伦特理论时所遇到的难题及化解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解读海德格尔《道路》一诗,探索出其深邃的诗意运思之内蕴:世界是“大道”的流化与漫衍和终有一死者的人涵咏于“大道”中的原始素朴之缘域。在科技理性主义膨胀的时代,需要呼唤天地神人圆舞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的话,那么艺术就是这一根基的基石。在此我们把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上升为一种对待世界的方法,这就使得艺术作品与生态存在论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是通向生态存在论的现实道路,以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对待自然与一切存在者,是建构理想生态关系的起点,艺术是生态论美学观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本体论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他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完成了现代哲学的两个重大转变,即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进而从一般解释学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他的哲学解释学的主要成就与贡献在于,揭示了理解的一般结构,指出了这一结构基于人的历史——时间性。他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言谈是按照含义对现身在世的可领会的状态的分解与勾连。  相似文献   

10.
“君子”在孔孟之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孔子所言“君子”既指涉在位者,又涵摄有德者,“德”和“位”出现了分离。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重新界说“君子”,使其具备了道德形而上学意义。“君子”从孔子社会政治学说与道德论混杂的内涵,衍变为理想人格学说观念,具有从绝对概念到相对概念、定义域扩大和外延窄化的转变特征。孔孟相距百年之久,其过渡阶段通过郭店楚简向我们展现:一方面,“君子”保留了孔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职能;另一方面,“君子”从融入社会政治和道德学说转变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目标。郭店楚简为我们研究孔孟君子观的演变提供了力证,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君子观演变图。  相似文献   

11.
在“克己复礼”诠释史上,“克去己私,复返天理”的思路虽具有典范性意义,但在宋儒杨慈湖那里遭遇了挑战.慈湖从心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赋予“克”、“己”、“礼”等概念新的内涵,提供了异于传统的颠覆性理解.慈湖对“克己复礼”的全新阐释在阳明后学那里得到了积极回应,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慈湖有颇多契合之处.由此可见,经典文本具有开放性,通过思想家们创造性的解读,往往可以生发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据概念转变理论和“非常规”物理实验的特点,提出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创设引起认知冲突的真实情境;重视加强体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经过短期实践研究并采取问卷调查、考试成绩对比等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作用较为显著,同时,紧密联系了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管人们感觉到与否,伴随着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知识经济”这一术语的概念还没有获得非常精确的通行全球的...  相似文献   

14.
摘要:体育哲学中对身体问题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质疑当前体育哲学中的身体研究开始,致力于在体育哲学的身体研究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概念转变,实现研究视角的转变:首先在语义侧重点上实现从“身体”到“身体运动”的转变;其次引入斯宾格勒的“时间”“空间”在辩证向度和历史向度对“身体运动”与“肉体运动”进行区别分析,既体现了两者之间在认识论层面上存在的主客观辩证关系,也挖掘了两者在人类理智发展史层面上存在的历史递进关系。最后实现在“身体运动”概念下体育哲学身体研究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再思考。以期在哲学、史学乃至人类学层面上的进行通力合作,化解由于体育与哲学之间的隔阂所带来的困境,致力于在身体问题导向下形成讨论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源流辨——兼与杨昶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进行源头上的考察,必须把握廉政实践活动和廉政思想认识两个概念的区分。廉政实践活动与廉政思想认识的产生呈现出不同步性。“廉”作为一种为政道德实践活动,已经萌芽于上古原始社会末期,而廉政思想认识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周初“六廉”的提出,是廉政思想产生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虽对廉政思想做出了不同解释,但廉政思想一直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和弘扬,从而为当代社会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6.
就“阳明学”概念的一般性意义与特指性意义,以及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又是怎样被东亚世界接受的,并且是如何从一个近世称谓演变为近代概念的,在“阳明学”概念被普遍接受前,还使用过什么称谓,它有什么思想史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度分析和系统考察,因此认为,作为“术语”的“阳明学”源于中国和朝鲜,而作为“概念”的“阳明学”则源自于近代日本,并且是由日本近代阳明学之父井上哲次郎首先提出后为东亚世界所普遍采用的.中国阳明学者和朝鲜阳明学者使用其他概念指称阳明学,其用意既有贬义的,又有中性的,还有隐晦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学术界主要存有三种界定,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本文认为孔子的政治理想实际是一种“道德理想”即“天下归仁”的和谐社会,这种理想不仅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而且对世界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纳粹事件是研究其思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只有进入到海德格尔从尼采那里所继承的悲剧境域之中,才能真正领会他对纳粹所造成的人道主义悲剧的独特理解,才可以更好地解释海德格尔在纳粹政权兴衰过程中所做出的"决断"。同时,这种分析有助于理解与他战争前后对纳粹态度"转变"几乎同步的"纯哲学"方面的"转向",理解他反对传统人道主义和现代性的精髓和思路,真正从其政治迷失中获得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个从肯定哲学到否定哲学、从站在“哲学基地”上思考问题到离开“哲学基地”走向实证科学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反哲学”即实证科学的立场实现了哲学观的根本变革,从而终结了“全部哲学”。马克思“终结哲学”的真实含义是:反对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的科学”,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反对从任何原则出发来解决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主张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已经使技术成为难以驾驭的力量,它将整个世界带入危机之中。人因此忘记了自己的真实的存在,被技术所控制和占有。面对现代技术带来的危机,首要的事情是寻找诗意地栖居,唤起存在之思。这样才能找回被遮蔽的技术,找回失落的人类自身,找回被遗忘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