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河佛加德罗常数个某种微粒的物质w,则w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B)摩尔和质量一样都是基本物理量(C)物质所含各种微粒总数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D)1摩CO_2的体积约22.4升.2.把11体积H_2气、5体积O_2气和1体积Cl_2气组成的混和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最后所得盐酸的百分比浓度为( )(A)27.5%(B)28.85%(C)26.3%(D)25.75 %3.在标准状况下,容积为1升的密闭客器中刚好可以盛放a个N_2分子和b个H_2分子组成的混和气体,则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可表示为:(A)22.4(a b)(B)22.4×6.02×10~(23)~(a b)(C)22.4(a b)/6.02×10~(23)~(D)a b  相似文献   

2.
以Nd(NO_3)_3·6H_2O、C_6H_5CH_2N(CH_3)_3OH和浓HNO_3为反应试剂,通过溶液挥发得到一例新型配合物[(C_6H_5CH_2)N(CH_3)_3]_3[Nd(NO_3)_6](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No.2)空间群,晶胞参数a=9.779(1)?,b=10.857(1)?,c=22.412(3)?,α=78.064(3)°,β=81.766(3)°,γ=65.596(3)°, V=2115.5(5)?3, Z=2.配合物1中Nd3, Z=2.配合物1中Nd(3+)与6个NO_3(3+)与6个NO_3-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阳离子之间通过非共价库仑力以及范德华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苯系芳烃组成通式,一般用 C_nH_(2n-6)(n≥6)……(1)来表示。如甲苯[C_6H_5CH_3]、二甲苯[C_6H_4(CH_3)_2]、异丙苯[C_6H_5CH(CH_3)_2]等都符合此式,但对于像荼(?)等多环芳烃却不适用,荼分子的组成为 C_(10)H_8,如按(1)式计算则氢原子数为 2n-6=2×10-6=14,比实际组成多了6个氢原子。原因何在?对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CrCl_3·6H_2O是一种络合物,它有三种异构体:[CrCl_2(H_2O)_4]Cl·2H_2O暗绿、[CrCl (H_2O)_5]Cl_2·H_2O淡绿、[Cr(H_2O)_6]Cl_3紫色。不同的合成制备条件得出不同的异构体。本论文通过对合成样品进行电导、离子电荷和紫外可见光谱曲线等组成测定的研究,并由其确定络合物结构的最终类型,使我们对生产配合物的水合异构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为配合物结构类型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6.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7.
在’96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计算题有9题,共46分,占总分30.7%,仍是配分较大的题型。能否迅速而准确地解答,直接关系到考生在化学科考试的成败。本文结合试题的特点,予以解析。 1.根据原理 迅速求解 第21题: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 SO_4~(2-)=PbSO_4 2e正极:PbO_2 4H~ SO_4~(2-) 2e=PbSO_4 2H_2O今若制得Cl_2,0.050摩,这时蓄电池内消耗的H_2SO_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相似文献   

8.
做酸(HmR)和碱[M(0H)n]的中和滴定实验,恰好反应时,有: nHmR+mM(OH)n=MmRn+m·nH2O 设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酸,滴定时,读取的体积为V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碱,读取的体积为V碱,则有: mC酸·V酸=nC碱·V碱. 如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则  相似文献   

9.
哪种解释对?     
一、水解平衡:Fe~(3+)+3H_2O■Fe(OH)_3+3H~+,加水稀释后平衡如何移动?A 答:向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即增加了水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答:由于常温下水的浓度为一常数,加水稀释.则平衡体系中的[Fe~(3+)]、[Fe(OH)_3]、[H~+]浓度均降低,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应“减弱”浓度降低的平衡方向移动,即通过正向移动,增加平衡对象的物质的量而“减弱”平衡体系对浓度降低的趋势,水解程度将增大。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学完各种类型的酸碱溶液[H~ ]的计算以后,每届学生都提出这样的问题:H_2SO_4溶液[H~ ]怎么计算?H_2SO_4为二元强酸,1mol·L~(-1)H_2SO_4溶液中,[H~ ]是2mol·L~(-1)吗? 师专所用《分析化学》教材不涉及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而H_2SO_4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酸,学生自然很想了解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H_2SO_4溶液[H~ ]的计算作如下推导 设H_2SO_4的浓度为Cmol·L~(-1),H_2SO_4的K_a_1≈10~3,K_a_2=1.2×10~(-2)。在H_2SO_4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式  相似文献   

11.
在复合反应动力学中,我们很难求得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的级数.因为复合反应是由几个简单的反应组合而成的,而且组合并不是简单的反应加合.因此,要想求出复合反应的级数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常采用一些近似的方法来处理复合反应.最常用的近似处理法为稳定态处理法.稳定态处理法即假设中间产物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近似相等的处理方法.例如对反应A(?)B(?)C,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中间产物B有可能实现近似稳定态,即B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差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数学表达式为:d[B]/dt=k_1[A]-k_2[B]=0显然稳定态处理法只能用于开放的流动体系,对于封闭的反应体系则不能使用;另外,稳定态处理法必须应用到中间产物上,而且该产物非常活泼,其浓度很小.那么,我们如何把稳定态处理法应用到反应中去呢?举例如下:对于反应:H_2 Cl_2→2HCl遵照简单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其速率公式可表达为:d[HCL]/dt=k·[H_2][Cl_2]  相似文献   

12.
试题:NH_3和Cl_2可迅速进行下列反应: 2NH_3 3Cl_2=N_2 6HCl 下图为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升)随原混合气体中Cl_2的体积百分含量(x%)而变化的坐标图。试计算: (1)当反应结束如处于A、n两点时,原混合气体中Cl_2的体积百分含量各是多少? (2)当反应结束如处于A、B两点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有一类有机混合物计算型选择题,表面上看已知条件不足,求解较困难。但如能对混合物的分子式进行恰当的处理,即进行合并或分拆,则问题立即就会变得简单、明朗。下面略举两例: 一、合并法 例1 由苯、苯乙烯、苯酚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氢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则氧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A.6% B.9% C.11% D.15% 解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式:苯(C_6H_6)、苯乙烯(C_8H_8)、苯酚(C_6H_6O)可知,不论把混合物按何种比例混合,C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总为1:1,即可把三种混合物合并成C_nH_nO_m,此时,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12×7%=84%,则氧的质量百分含量为:O%=1-7%-84%=9%。答案应选B。 二、分拆法 例2 由环己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2%,则氧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A.14.2% B.16% C.17.8% D.19.4% 解析:此题和例一初看很相似,但实际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字化整估算把题设中的具体数据按尽量使某比值中分子和分母约分,化简或整除的原则进行近似处理,以提高解题速度。例1:密闭器中盛有 H_2,O_2和 Cl_2的混合气,用电火花点燃使三气体均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浓度为20.1%,则这三气体体积  相似文献   

15.
有关二元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问题,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对于二元中强酸,由于其K_1与K_2的差值不是很大,所以正确计算其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就不能像二元弱酸那样用近似方法求解。本文以H_2C_2O_4为例讨论二元中强酸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计算。 1.H_2C_2O_4溶液中的所有电离平衡  相似文献   

16.
<正>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是化学反应原理试题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又常以Kp的形式考查,Kp即以平衡混合物中各气体的分压代替各组分的浓度进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该计算的依据是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在等温等容下,各气态物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p分压=p总压×该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而此时容器的体积是恒定的,因此平衡体系中各气态物质的分压之比也等于它们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便可以用平衡体系中各气态物质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7.
题目:(1997年高考化学试题第26题) 解法1:设生成COx克,CO_2y克。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_(H_2O)=10.8/18=0.6mol,由反应前后氢原子守恒和乙醇的分子式C_2H_6O可知: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无机化学教材对E—pH图的绘制及物质稳定区域等内容讲得不很透彻,同学们作起习题来感到不得要领,本文试图对一道习题作出粗浅解答,并对C1_2—H_2O体系的E—pH图及其应用作一些讨论,旨在加深同学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Cl_2在水中存在的状态有HCIO、CIO~-、Cl_2、Cl~-等。假设P_(Cl_2) = 1 atm,HCIO、ClO~-、ClO~-,Cl~-各离子浓度都为1 mol. dm~-3在温度为298K时,各电极反应为: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P.45在“压缩体积气体液化”的标题下写道:“现在许多地方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将气体液化最大好处是使它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p.55关于压缩体积气体液化中指出,“不必引出临界温度概念.”本文想就这几个知识点谈谈有关问题.液化石油气是液化了的石油气的简称,液态石油气由丙烷(C_3H_8)、丁烷(C_4H_(10)、丙烯(C_3H_6)和丁烯(C_4H_8)为主要组成部分,又将含有三个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的气体统称为石油气.  相似文献   

20.
孟宪慧 《新职教》2000,(1):41-41
中学化学高中一年级氯气部分演示实验氢气、氯气混合气体爆鸣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难点。反应原理:H_2 Cl_2=2HCl。由于氯气、氢气混合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反应气体急剧膨胀产生爆鸣。实验要求采用光照引发反应。但按氯气:氢气(体积比)1:1,单股镁条燃烧照射引发,一般只能看到生成的氯化氢白雾在反应瓶中上下翻涌,而达不到爆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