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过滤假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5条假设中的一条。"情感过滤假设"是克拉申用来解释同一外语学习群体中产生个体学习进度差异的原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学习动机、自信心和顾虑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进度的情感因素。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2.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Input hypothesis)认为:人们发展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第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过程。克拉申不仅明确区分了“习得”和“学习”两大过程,而且认为习得过程对外语学习更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学习英语是一种“学习”。虽然英语作外语,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点学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外,在其他场合直接接触英语的机会并不多。而且传统的教育学方法,一味地强调语法,语言规则,培养出了一批具有丰富  相似文献   

3.
克拉申有关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设”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模式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习得、学习假设、输入假设和年长与年幼学习者成功的比较三方面缺乏充分有力的论据来支持其观点,从而影响了该理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第二语言监控”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建构是以“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为基础的。其中,“输入假设”作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的核心,指的是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根据这一假设,语言输入话语体现出一种“中庸”特征: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学习者只有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只有听懂对方的话语,语言方可习得。克拉申认为学习者为了理解新输入的语言材料,将会求助于以前的知识经验或利用语境、上下文等进行判断。通过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学好口语至关重要。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一种可预知的“自然顺序”。这种顺序不受学习者的年龄、生活背景、以及外在条件影响。他还认为,外语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是自然环境,学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对外语习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内外语言学家们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中,克拉申(Krashen)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监控模式理论和"语言输入假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根据克拉申有关二语习得理论.探讨了第二外语学习中语言输入的意义和语言输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了大量的信息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学好语言,第二语言的习得还受到学习动机、兴趣、焦虑感、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控制着学习者接触与吸收的输入量。依据这一理论,结合儿歌特点,开展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克服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也是最全面的理论便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克拉申“输入假说模式”带来的启示出发,探讨了听力教学可行的教学改进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广大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说”,即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该假说来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是我们外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拟以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尝试性地将情感过滤假说与外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而学习者听力习得又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该假说来提高听力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是我们外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在课堂教学活动环节中如何具体运用这一理论、降低学习者情感过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评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陈浩海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一直是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和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二语习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理论。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StePhe...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人类有“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习得”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获得母语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克拉申(Krashen)发展了这种理论,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中,如果学习条件和学习活动与幼儿学习母语相同或近似,这种学习也称为习得。”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鉴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将使外语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一、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习得母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自说话的需要。学习外语的小学生相对幼儿来说已…  相似文献   

13.
赵辉 《河北教育》2005,(10):25-26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外一种是学习(learning)。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活动.激活人脑中的语言学习能力,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并且往往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获取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那么.如何运用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外语学习,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高原期"现象会极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斯蒂夫.克拉申(StephenKrashen)的"学习—习得假说"理论,二语习得也是一种"吸入"并经大脑过滤而最终使用一种非母语语言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习得者也会出现"高原期"现象,这种"高原期"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克服它,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预测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语言学习者常选择工具性动机作为外语学习的理由,但那些带着融入型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学习兴趣更浓,外语学习更成功甚至能维持长期成功。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工具型动机转化为融入型动机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学习动机是预测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语言学习者常选择工具性动机作为外语学习的理由,但那些带着融入型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学习兴趣更浓,外语学习更成功甚至能雏持长期成功.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工具型动机转化为融入型动机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许多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都影响学习的结果。其中动机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动机的认识发挥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获得理想的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洁茹 《宁夏教育》2010,(11):43-43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障碍说认为,如果学习者目标明确、学习动力高、自信心强、焦虑适度,情感障碍就弱,反之,情感障碍就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障碍过强,语言输入就不易进入人大脑同有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进而影响语言习得。此文以英语学习为例,就如何降低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瑾 《甘肃教育》2003,(7):61-61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人类有“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习得”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获得母语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克拉申(Krashen)发展了这种理论,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中,如果学习条件和学习活动与幼儿学习母语相同或近似,这种学习也称为习得。”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鉴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将使外语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言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中国语境下,由于英语学习缺少目标语的接触和实际使用,语言输入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可操作性。所以,必须正确看待“输入假说”,根据实际情况抓住语言输入机会,促进大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