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不断聚焦于人才与教育。创新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要实现创造性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变“受动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茧式化”课程为“整合化”课程,变以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若干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应是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广义理解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活跃学生思维(2)加强信息储备,完善认知结构(3)培养综合思维,注意辨证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应是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广义理解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活跃学生思维(2)加强信息储备,完善认知结构(3)培养综合思维,注意辩证运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等。当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要“演员”,老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那么,怎样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何杰 《福建教育》2023,(49):47-49
数据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学会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教学情境由虚拟化转向真实化、教学方式由讲授式转向体验式、思维培养由盲目性转向审辩性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创新教育是指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动态工程。更新学习观念,实践“三个转向”要实行创新教育,教育的观念就要转变。教育的重心应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倾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跃的教学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核心应由教育转向学习,把严肃紧张的灌输教育过程转变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育的方式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只有实践“三个转向”,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受益;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真正使教学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师观念,变“教者”为“导者”认知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知,由教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钱梦龙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手段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特别是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在职专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课程以一种动态生成,而非静止存在的教育进程,为读者所理解和体认。作为课程构成的首要因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以往确立的课程目标因宰制性的意识形态、规约化的模式体制、偏执化的价值取向而越发趋于沉疴。在思维方式、课程话语、文本意义的转向理解上。“星丛性目标”的构建改变了以往以块茎化为性征的课程目标因基频“原子化”而造就的茧式多元化,实现了课程体系有序与无序的耦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交媾,走向了“视界融合”的内在自身超越。  相似文献   

9.
周建莲 《成才之路》2009,(12):55-56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倡导“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伦理角度出发,依照“数据—算法—功能”运作逻辑,辩证分析了Chat GPT对学生培养的影响。总体来看,Chat GPT性能高效稳定、对用户友好且互动性强,具有较强的场景通用性,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技术工具;但Chat GPT也会引发对学生培养的反向驯化、认知弱化、偏见学习等诸多伦理风险。基于此,本文利用技术伦理中的“规约”思想,提出面向学生培养的人工智能“RED”规约模型,即通过综合运用制度规约、技术设备规约,以及课程设置规约,推动Chat GPT与学生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平衡与互适。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核心课程改革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三百”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于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学生“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对接.“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高师人才培养传统途径,整合了原有每门课程实践能力单一式、分散式的培养模式,利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的调整与优化,力图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苏鸿 《教育探索》2000,(10):37-37
一、课程综合化的现实依据 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之间的矛盾是课程变革的动力源。课程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制约课程的三因素(知识、社会、学生)及其关系的适应上,课程综合化是三因素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从社会方面看,当今社会出现了诸多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加强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问题解决型的人是时代的需要。其次,科学知识正由纵向分科走向整体综合,课程要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化。第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分析与综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课程综合化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和揭示新构式在寻求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非规约化"匹配过程中所关涉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重点在于:1)揭示旧词汇构式之形式与新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2)揭示派生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3)揭示复合词新构式之形式与意义"非规约性"匹配的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得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研究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150种。任何一种智力,总表现为一定的形式(视觉、听觉、符号、语义或行为)的“内容”,进行一定形式(认知、记忆、发散性加工、辐合性加工或评价)的心理“操作”,并产生一定形式(单位、门类、关系、系统、转化或涵义)的“产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设计上,就得把“操作”、“内容”和“产品”这三者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可供发散学生思维的内容,即“知识扩…  相似文献   

15.
从师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对一些核心概念加以界定,阐述有效稚化教师思维的意义与特征,最后结合教学案例就参与性探究中“稚化思维”提出三点策略:(1)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稚化起点进行探究问题设计,实现师生认知“同频”;(2)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为稚化重点进行解题探究教学,实现师生思维“共振”;(3)以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为稚化难点进行探究纠错,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题式教学有利于整合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学习品质。尝试对新课标中的区域认知素养进行阐释,提出以“主题情境化—学习项目化—意义构建化—评价多元化”作为主题式教学的原则,并以江西省乡土地理“地形和四大名山”为例,探讨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敏宁 《教师》2008,(8):25-26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使得计算机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的建构能以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认为,课程的自组织性不足是影响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关键原因。表现在:课程决策的开放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环境的培养;课程结构的协同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有序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依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决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使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组织科学课程教学时需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的结构化,避免碎片化和割裂式的教学倾向。大单元教学注重整合内容、重塑框架,有利于教师建立完整的、体系化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教师通过渗透拓展性教学内容,细化实践教学流程,促使课堂教学模块化、主题化、任务化,深化学生对不同章节和单元知识理论的理解,形成整体认知,实现科学课程的变“教”为“学”、转“思”为“行”、翻“评”为“议”。  相似文献   

20.
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是一种生命化理解、意义化理解、理性式理解、共生式理解及发展式理解。它具有广泛的迁移性与适应性、内在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强烈的批判性与创造性、准确的自我认知与理解等特征。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课程理解内容包括对课程文本、教师、环境及学生自我的理解,为实现课程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本然目标,在课程理解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注重参与性、凸显情境化、发挥自主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