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教育事业费主要依靠国家拨款。我省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省电大)由于在建校初期核定教育经费基数偏低,再加上近几年人员经费比例不断提高,各种开支项目增多,标准提高,物价上涨,在校学员又逐年下降,预算外收入大幅度减少,经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对后勤部门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对加强后勤部门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机制,对增强后勤部门自身的活力,对管好、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由拨款改为收费"引发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后勤部门从原高校母体成建制的规范剥离出去,使后勤部门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并实行企业化运作。由传统高校后勤财政经费拨款转化为后勤服务收费制。以辽东学院(南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例,后勤部门从2000年7月开始经过3年多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其母体辽东学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图书馆的改革,目的在于发展图书馆事业,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使之产生巨大的效益。几十年来国家对图书馆实行一种体制,即国营性质的屑公益型的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拨款,工作人员由人事部门安排,向读者提供无偿服务。这种体制弊多利少,不讲经济效益,工作效率低,固步自封,坐等读者上门,读者不尊重工作人员,认为他们无偿服务是天经地义;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效带动了各地方财政和其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各地的经费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财政性经费注重向职业教育投入倾斜,加快改革财政性经费的拨款方式,缩小地区差异,逐步按照职业学校人数平均成本进行拨款,形成一个能够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也由政府单一投入模式向多元化投入模式转变。但是,由于湖南省高职教育体制仍然深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相对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要求来看,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体制、投入力度及投入结构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改革现行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拨款方式,  相似文献   

6.
经费投入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投入总量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比普通高中教育高8.8%。公立职业院校坚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拨款比例占70%-80%,财政拨款方式最为普遍的是拨款公式和竞争性研究拨款,拨款公式主要依据输入标准和表现标准。注重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学费和社会资金投入占到30%-20%,欧洲国家教育公益性和福利化程度高于美国。基于国际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制定生均经费标准与表现标准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公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资金投入由过去单一的行政划拨发展成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杂费收入、学校自筹经费、贷款资金投入以及其他渠道投入等并存的形式,这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格局使得高校资金效益管理在整个高校财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资金使用中普遍存在着经费使用不合理、不同程度的损失浪费等现象,因此,如何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初,笔者在日本考察教育两年,这里谈谈其小学教育的情况。据公布的调查统计报告,1992年日本全国小学的情况是: 国立小学是由日本政府文部省开办的,经费由国家拨款;公立小学由日本地方政府(都、道、府、县、市、町、村)开办,经费由各级政府拨款;私立小学是由民间团体或私人开办,经费是自筹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大学资金一直实行经费供给制,由国家财政无偿拨款,而学校则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制约和影响了学校资金的合理应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资金来源由单元性的靠国家财政拔款向多元性筹集资金变化,大学预算外资金收入已成为学校资金的重要来源,大学资金的管理随之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对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建立了适应战时需要的救济行政体制:救济工作的行政管理由广东省民政厅、国民党广东省社会处、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后改为广东省振济委员会)三个机构负责;救济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国内外捐款;救济设施主要有难民收容所和输送站、难民招待所、救济院、儿童教养院、托儿所等.这种救济行政体制对解决战时广东的严重灾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析发达国家教育拨款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若干发达国家教育财政拨款的经费来源和各级教育行政承担的份额,研究了管理职权与财政责任的相关性,分析了发达国家教育拨款的特点和改革趋势:拨款模式的多样化、责任的分散化、克服地区和地方教育投入的不平衡、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办学部门的自身努力,又要有财会部门的积极协助。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是国家全额预算拨款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学校经费除由财政部门拨款外,其他经费均需要通过学校办学等渠道来解决。对此,财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香港高等教育常称为专上教育,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组成,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包括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如工程师、医师和会计师等。 一、香港高等院校的种类 按照行政管理、经费来源及认可地位来划分,香港的专上教育院校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政府拨款资助(通过大学资助委员会)的七所院校,即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学院。大学有权决定可授予学士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费用,包括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用于中小学的税费和附加费;社会集资、捐资;中小学学杂费收入;学校勤工俭学或其他收入。其中,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是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约占中小学经费的71.26%。1980年进行了财政体制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自此,中小学经费基本上由地方财政负担。地方各级政府把中小学经费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通过财政支出对普教进行拨款,普教经费成为地方预算支出的一部分,它包括预算内事业费拨款,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的支出。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与财政预算体制紧密相联。它是处理各级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预算拨款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预算拨款关系,解决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横向的分配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纵向分配关系。建国4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的变动而变动,并且,自身也形成了一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四大方面:  一、政府资助与拨款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与拨款包括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资助与拨款。联邦政府的资助与拨款由拨款、贷款与合同款、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资助三部分组成。联邦政府的拨款大部分流向了公立高等教育,而贷款与合同款的流向则较均衡。但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资助方式不同于拨款。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不是为了养活或维持学校而是为了取得研究成果,因此,那些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有机会去获取更多的研究经费,既增加了学校收入,提高了学术声望,又为政府作出了…  相似文献   

16.
英国高等教育公共事业费的投入主要有两个渠道。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分配教学经费和部分研究经费。建校后的前24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费直接来自于英国政府的教育科学部。1992年,英国开放大学进入主流的高等教育拨款体系,和普通大学一起直接参与公共经费的竞争,主要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向英国开放大学拨款。多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的公共事业费拨款额一直稳居英国大学的首位。英国开放大学的财务结构健康稳定,财务决策、管理、预算、分配、使用、核算、审计、监控方面的制度健全,收支平衡,年有结余,从而保障了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校位居享誉中外的中国东方丝绸中心所在地——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培养对象以乡镇企业为主,兼顾市场营销等现代管理专业。近年来,我们改变以前“办班靠行政指令,经费靠行政拨款,管理靠行政手段,分配按行政规定”的办学机制,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努力为企业发展服务,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引入到学校机制中来,提高领导、教师的经营意识、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费拨款方式经历了"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三种模式。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国高等教育拨款体制的改革方向是:基于公平和绩效原则,运用拨款手段促进高校形成特色和优势,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在确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拨款公式时,要考虑学校规模、层次、地域、专业和学科结构等因素,并将绩效因子纳入拨款公式。要将40%的教育事业拨款根据绩效进行分配,绩效分配比重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增加经费分配过程的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经费拨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和搞活后勤体制改革?现根据我们的实践,谈一点设想和体会。一、承认高校后勤具有商品经营的性质,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长期以来,高校后勤部门作为一个行政职能部门,象其它行政单位一样,用指令性的行政命令,多采用一竿子插到底、一刀切的办法,用学校提供的事业经费,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后勤部门所需要的人、财、物由学校统一计划、统一进行管理,不负盈亏,干好干坏一个样,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经费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维持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过去,政府拨款曾经是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唯一依靠,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的社会服务蓬勃开展,各种校办企业的收入、委托代培与自费生的学费收入,以及从1989年起普通大学生的学费收入等,已成为高教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已经从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渠道来源,变为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的多种渠道来源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