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詹晓东 《新体育》2023,(16):9-11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迭代,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成为智能终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可帮助运动个体动态化获取身体数据,方便个体进行自我身体量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锻炼监测方式,将智能运动穿戴应用到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后,可完善运动反馈机制,帮助教学主体或者学生动态化监管机体的身体状况,继而制定出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改善学生身体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养[1]。本文结合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情况,分析了智能穿戴在体育锻炼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智能运动穿戴应用路径[2]。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及心理健康量表对482名中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中学生运动友谊、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表明:编制的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来对中学生运动友谊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价;良好的运动友谊可以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行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运动友谊质量、体育锻炼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运动养生文化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着重探讨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社区体育锻炼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运动文化,继而为社区居民体质的提高和体育锻炼发展,提供宝贵的运动养生资源.讨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单一的生活和休闲方式,还有社区体育锻炼缺乏等方面,运用运动养生进行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体质健康和丰富居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慕宝贵 《体育世界》2007,(11):40-41
体育和智能就象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彼此分不开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智力的发育、智能的提高,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也会有益处;为了说明这一论点,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人的智能结构;体育与人的关系;体育能全面开发人的智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参加课外冰上运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冰上运动是一项充满刺激、浪漫和挑战的运动,因其其有充分亲和自然以及参与性极强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冬季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冰上运动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生活情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课外参加冰上运动情况加以调查,提高大学生课外冰上运动上运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8,(7):617-619
目的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科学、有效开展,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青少年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论青少年普遍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参与体育活动,且体验满意度较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运动类APP软件是青少年的首选,其次是智能手环;受微信运动和QQ运动等朋友圈运动量(步数)PK或点赞排名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首选计步功能,且热衷于将自己的运动轨迹(GPS)进行在线分享,女生受减肥意识影响更关注运动时热量消耗指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参数准确性和佩戴舒适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运动中,体育锻炼的习惯对运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体育锻炼习惯的内涵、学生锻炼习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学生个体、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各种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拳击与格斗》2020,(5):4-4
体育锻炼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强健体魄,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着重要作用。1、坚持体育锻炼能提升免疫力体育锻炼能使免疫功能细胞总数升高,从而有利于身体消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运动能让体温升高,这对增强细胞对病毒、细菌的吞噬效果及抑制其在体内繁殖和扩散大有裨益。长期的规律性运动,能增强免疫功能活性,提高安静状态下免疫功能细胞的数量。因此,体育锻炼能加强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赋有趣味性的游戏是一种有情节内容的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陶冶性情。由于它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赛性强,能充分凋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根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健康状况欠佳,他们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大部分教师体育锻炼项目单一,多与同事、朋友、家人一起在学校的运动场地参与体育锻炼.工作任务繁重是阻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其他如运动兴趣、意志力、同伴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子女教育等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都有一定影响.要更好地促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应提高领导"健康投资"理念;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健康与体育锻炼观念;加强教师体育工作管理;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医务监督,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对幼儿身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尔滨3个较大的幼儿园中选择112 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为实验组;从不参加运动及自家让保姆看管的幼儿60人,为对照组。调查结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身高长的快;有效地增强了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及稳固性;能使幼儿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能够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现况,为促进农村青少年居家体育锻炼效果与养成良好运动卫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农村中小学生1448名,利用问卷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行为现况问卷调查。结果:体育锻炼现状上,有30.11%的老师布置家庭体育作业、28.76%的学生认真完成家庭体育作业、96.98%的屏幕时间≥2h、15.86%的每周体育锻炼≥3次、9.21%的每次锻炼时间≥60min、41.67%的运动强度达中等以上,不同学段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程序与卫生上,有36.83%的运动前热身、14.38%的运动中监测心率、40.73%的运动后放松、85.08%的饭后不立即运动、82.66%的运动中注意补水、71.24%的运动后不立即坐卧休息、77.02%的注意运动后保暖;体育锻炼动机上,有65.93%的为了增强体质、39.05%的喜欢运动、38.64%的瘦身塑形、45.23%的缓解压力、49.53%的增强抵抗力、20.09%的学校要求、11.09%的家长要求,不同学段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动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的投入到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的效益。心理健康是指人能从容地负担起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求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生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互联时代,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成为引领全民健身的新风尚。本研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探究智能穿戴设备对大众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智能穿戴设备有助于提升大众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PSM重新估计、更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介作用表明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提升大众的健康关注和社会资本进而促进其体育锻炼参与。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穿戴设备对西部地区、中年群体体育锻炼参与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发现对推动西部地区、中年群体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市场主体应进一步丰富智能穿戴设备功能,优化使用方法,职能部门可将智能穿戴设备作为全民健身推广普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能够增进人体健康,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运动损伤以及由于运动而造成的其他不良反应也仍然存在。这就是本文所阐述的体育锻炼潜在风险。体育锻炼究竟有哪些风险,如何规避?值得所有运动参与者认真地思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锻炼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望能为健身者提供一些参考,让其安全地、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当前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健康 ,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还能调节与促进人的心理活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在美国《1996运动与健康报告》中也看到 :经常性、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压抑与焦虑感、促进和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类研究已成为体育科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有关师范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旨在通过师范院校女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特征的调查 ,分析和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体育锻炼的“健心功能”及通过体育锻炼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评价。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学院 99级女生 186人 ,年龄 18~ 2 3周岁 ,身体健康 ,她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1 2 研究方法1 2 1 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 ,指标有安全感、评价自己的能力、目标、人格的完整、学习、人际关系 ,控制情绪、发挥个性等。运动量测试 :选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调查与评定测试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紧密相关。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实现全面化发展。本文从学生主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高校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4个维度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丰富体育锻炼内容;完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指导,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采用多元创新教育方式,强化体育锻炼意识的措施,以期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延缓衰老引起的身体机能的下降。耐力运动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心血管机能,减小心血管危险因素;力量运动能补偿衰老引起的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因此,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老年人机能能力,有助于老年人有一个更加健康、独立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80-82,85
为探讨大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对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以探寻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其积极...  相似文献   

20.
建华 《健身科学》2000,(2):38-39
人智商的高低取决于遗传、营养状况、教育等因素.然而,体育锻炼也是决定智商的一个重要方面.众多事实表明,喜爱运动的人(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智商高.这是因为多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促进大脑发育,改善和提高大脑机能,有助于智力开发.具体讲,运动对智力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