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英语大量使用名词、介词结构,有静、虚、抽象的特点,而汉语则多用动词,有动、实、具体的特点.本文探讨了两种语言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科技英语名词、介词结构的分析和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我们会发现,汉语中动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而英语中介词非常活跃,有许多介词带有动作概念。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可以将英语介词和汉语动词进行转译。我们可以利用英语介词用法广泛,搭配能力强的特点,将汉语动词译成英语介词。有时同一英语介词与不同介词宾语搭配可以表达多种词义,代替多个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3.
刘东晓 《海外英语》2011,(11):328-329,339
意合与形合的区别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从动词角度考察,汉语特点是动词占优势,是多谓语核心的语言,而英语是单谓语核心的语言。因此,从汉语到英语的转换过程中,仅从句子构架的角度来说,其矛盾的核心必然集中在对动词的处理上。转换结果必然是汉语句中的某些动词在英语中需要使用非谓语动词、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形式表达,甚至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同时,对重复的动词可以进行省略或替代,从而最终满足英语在句子结构方面形合的特点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璐 《海外英语》2013,(5X):155-156
在英语中,本属于由动词表达的动作等概念常常会用名词、介词与名词构成的短语.弱式动词和虚化动词、形容词、副词来表达,从而使英语呈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与英语相比,汉语在叙述中多用动词.由于在汉语中,动词或动词词组可以担当各种成分,动词的灵活应用可以使汉语的动态性跃然纸上。该文分析了廖美珍教授的译作《在亚当之前》是如何将原文中的名词视情况转化为汉语中的动词,实现两种语言间动静态的转换,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介词是学生学习英语中比较难掌握的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介词,但英语中用介词的情况要比汉语多得多.介词既可以用来引导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又可以替代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在句中充当各种状语、定语和表语,表达出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很多含义.本文就部分介词在翻译中的作用及用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便英语学习者能够灵活运用介词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6.
英语介词的妙用学英语,最难用的是介词。英语的介饲用得极广,而且意义特别多。同汉语比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多,而英语的动词用得就不那么多,汉语中有些动词的意义,在译成英语之后就要由介词体现出来了。比如:“我打发吉姆拿着他的雨衣去追他”这句话,有三个动词:打发、拿着和追,但译成英语,我们只须说:Isent刀m。herhmwi山Hsr。i;;。。。t.就行了,只用了“打发”一个动词,“拿着”和“追”全由介词表示出来。再比如“她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谈到她的未来。”有两个动词,“写”和“谈到”。我们把这句话译成英语,也只须说…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动词占优势的语言 ,英语是名词占优势的语言。在汉译英的实践中 ,汉语动词的“去向”究竟如何呢 ?本文撷取《儒林外史》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段落 ,研究了其中每个动词的英译情况 ,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由此得出了若干有意义的观察结果———汉英翻译中半数以上的动词仍译为动词 ;有接近六分之一的汉语动词略去不译或译 ;近十分之一的汉语动词译为英语介词 ;少量的汉语动词有时还可转化为英语名词、副词、甚至连接词。  相似文献   

8.
科技英语以长句居多,科技汉语要求言简意赅;前者中的一些语言现象在后者中不存在;二者在句子结构、使用规范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为了使译文严谨、地道,在直译行不通时,词类转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间可以相互转化,介词可转译为动词或名词,代词可转译为名词。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7):85-86
英汉造句方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连接手段的区别和词性的不同。英语多使用介词、代词、连接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则更多依靠词序、逻辑顺序连接句子。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等表达,汉语则多用动词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做大量的词性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的,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常用动词的习惯;英语是静态的语言。本文将从动态与静态这一英汉修辞手法入手,探究汉英中动词的一些具体处理方法,例如动词转换为名词、介词、副词等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就动静态而言,英语表现为静态特点,名词化现象较多,介词和形容词在使用上占优势;而汉语动态特点明显,句子中含有大量的动词、动词连用、动词重叠等现象。本文旨在探究英汉动静态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这种动静态意识,使其能写出符合英语用词特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由于某些介词本身的特点,介词与某些抽象动作名词的搭配,以及汉译时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英语中一些作表语的介词短语具有动词意义,可以表示进行态、完成态或者一般现在时态。掌握这一特殊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块由于其形式灵活且兼具了语用功能,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种语言中的语块因文化差异、表达习惯及语言认知的不同,呈现出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使得英语中多使用介词和名词短语,而汉语中多使用动词,且英语中较多地使用语篇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语等。只有掌握了这些认知差异,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使学习者产出更地道的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语被动句表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谓语动词的主语是动词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这种句型用得比较多,特别在科普文章和正式文体中,几乎所有的及物动词和部分由不及物动词+介词构成的短语都用被动语态。好多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都涉及到这种语言现象。本文就这些表达现象,从英语语法学习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概括。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2 unit4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例句:The wildlife here is under protection.The side effects ofthe newdrug are under research.等句要求被改写成被动语态。英语中有些介词加上名词之后能表达被动意义,起着相当于进行时态被动语态的作用。在这种"介词+名词"的结构中所使用的名词,一般是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其意义相当于该名词的相应动词的被动形式。用上这些结构可使句子精炼、简洁,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不是过多生硬地使用被动语态结构。多半情况下名词前往往不用修饰词,偶尔可用形容词或所有格修饰,不过,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但这一较高级的语言现象常被老师们在教学中忽略了,下面是英语中这一语言现象习惯使用的常用说法。  相似文献   

16.
杨进 《考试周刊》2009,(5):37-38
英语与汉语中都有方位和处所的表达方式,英语方位介词以介词为核心,表达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而汉语方位成分以某一方位词为核心,起到表达方位、处所概念的作用。由于表达的具体方式、寻求的参照点及英汉双语使用者的认知特点不同,在结构、句法、音律、文化等方面英语方位介词与汉语方位成分都表现出差异。本文从英语方位介词与汉语中表达方位的成分的语言特点入手,进行两种语言的多层面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词是英语中除冠词以外使用频率最大的词类。现代英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介词来表示。汉语“玩”动词,英语“玩”介词。英语中单单用来表达时间的介词就有近20种,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表达时间的介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倪洪源 《考试周刊》2009,(51):39-40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其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异之处。在英译汉时,对有些在用词和表达方式上和汉语一致或相近的英语句子,可以采用"词与词对译"的方法翻译;而有些句子则不可用此法翻译,否则译文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时就要运用词性转换策略来完成翻译。结合英汉语的不同特点,可采用的策略主要有副词转换为形容词、名词转换为动词、介词译为动词、形容词译为动词等等。  相似文献   

19.
高扬 《课外阅读》2011,(5):180-181
英语介词在英语中是虚词,是组成句子和文章的重要韧带之一。介词既可以用来引导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又可以替代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在句中充当各种状语、定语和表语,表达出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很多含义,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因此有的学者把英语称为“介词的语言”。本文就英文中介词应用常出现的几种用法进行说明,为英语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现象里,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用得少。在汉语里,被动语态就用得更少。很多被动的动作往往借助于具有被动意义的单词或是用主动语态来表达。然而,在科技英语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特别多,恰好跟汉语中少用被动语态的惯用法相反。而且它与生活英语、文学写作的英语,在措辞造句方面,也有不同。既然英语被动语态用得多。汉语用得少,翻译时就不能一概采用所谓“语言等值”的顺译法,必须遵循旨在使不同民族沟通思想和文化的原则。根据汉语的语法和习惯,发挥汉语的优势。用规范化的汉语表达方式,忠实而恰当地反映出原作语言的真实涵义,使译文的形式与原文的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收到良好翻译的效果。笔者认为,可采用下列4种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