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农村小学成为课改工作整体推进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提出了课程改革由城区小学、中心小学向农村小学延伸的工作思路,采用村小课改展示、送课下村与带课进镇、城区小学与村小捆绑结对等多种实施策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小学课改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改进行了多年,在城市中小学中出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而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音乐课改却进展缓慢,困难多多,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软肋。仅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农村音乐教育为例,课程改革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认清现状,找出对策,走自己的音乐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斌 《广西教育》2009,(11):6-7
一、贵港市农村学校音乐课改的现状(一)音乐课改已在农村学校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贵港市音乐课程改革于2002年秋季期开始实验,2004年秋季期起全而铺开。全市农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音乐课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农村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新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些教师逐步树立了音乐教育新观念。二是教师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4.
审视当前音乐课改新现象,直面音乐课改新问题,剖析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提出问题与策略,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课改的春风下,音乐教学中的"课程综合"理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种种新理念新目标一一浮出水面。各种评优课、示范课也都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让我们感到音乐课改的春风暖意浓浓。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许多教师都能领悟这些新理念、新目标,并实施于课堂,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音乐课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偏差,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音乐课标》)已经颁布两年多了,全国各地已有大部分学校进入音乐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没有进入课改实验的学校也在积极地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校本培训,稳妥地进行课改前的准备工作。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如此庞大的.风暴式的教育革命,多在城市学校里进行,而农村中小学校尚处在未启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陈曼 《儿童音乐》2010,(8):69-71
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教学研讨与实践中,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新课程标准》。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于极端的现象,盲目的"追风"和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花哨,为音乐课披上了华而不实的外衣。针对这些现象,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要静下心来认真通读"新课标",领会其真正的目标和内涵,做到音乐课的本质不能丢;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丢;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不能丢。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课堂为主阵地,把音乐审美教育落到实处,真正的用音乐来影响人、塑造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农村小学成为全市课改工作整体推进的“瓶颈”。其主要原因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课务繁重,学生差异性过大。这些不利因素,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课程的顺利实施,并将直接影响课改工作的成效。因此,我市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广大地区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课改实施仍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县镇级以下的农村中小学,部分学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农村中小学不少老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学方法与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周霞 《考试周刊》2015,(17):9-10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已实施两年,但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音乐课变成幻灯片放映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特别是音乐性渐渐开始远离课堂,改革仍旧停留在表面。这一切都引起一线音乐教师的反思,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课改继续有效推行,本文作了归纳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堂的教学设备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的质量,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现在上音乐课仍然使用录音机,学校虽然给教师发了教学光盘,但没有相应的播放设备,教师不得不重新把光盘翻制成磁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水平。目前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对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的课改,为提高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出积极的贡献。课改实施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比如部分中小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缺乏兴趣,不喜欢上音乐课;教师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单一化等。本文通过考察、研究与实践,对当今中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素质的一门课.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孩子们音乐素质、放松孩子心情的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也面临改革,构建小学音乐的动态生成课堂是新基础教育观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课改初,许多音乐教师能领悟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目标,并实施于课堂,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音乐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如何让音乐教学踏上绿色返璞归真之路,真正关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呢?笔者进行了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在课改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课改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艺术潜能、上好音乐课便成为了教师们思考的内容,笔者通过海南省一名叫韩颖老师执教的《跳柴歌》一课.结合自己近几年的课改实验,探索出了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即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顾锡家 《上海教育》2006,(5B):56-56
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动因来源干日益推进的课程改革和崇明岛丰富的乡土音乐资源。 二期课改树立了“课程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的课程理念。在各类课程中,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课程。从音乐课入手,更利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他们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以及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要发现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依然机械化,教学方法和过程依然枯燥,教学质量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音乐课要么仍然只是一节唱  相似文献   

19.
乡土音乐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实施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实现农村学生对自己家乡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到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也应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艺术潜能、上好音乐课便成为了教师们思考的内容,笔者通过海南省一名叫韩颖老师执教的《跳柴歌》一课.结合自己近几年的课改实验,探索出了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即音乐课上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