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和状态焦虑为观察指标,在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期间进行了不同时段检测。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在赛前0.5~2h段表现出较高心理激活水平;而比赛发挥差的运动员则表现相反,并且还有在赛前和比赛后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加及高焦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和状态焦虑为测试指标,对优秀国家队运动员设计进行了重大比赛不同时段检测。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只是在赛前0.5~2 h段表现出较高心理激活水平,而比赛发挥差的运动员与之表现相反,并且还有在赛前早期和比赛后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加及高焦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30名参加第六届冬季运动会的优秀运动员比赛前后尿中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尿每分钟儿茶酚胺(CA)、3—甲氧—4—羟苦杏仁酸、17—羟类固醇等排出量显著增加,尿肌酐明显下降(P<001),尿素氮每分排出量男子升高,而女子则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献材料表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可根据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来确定。由于它是反映和确定运动员是否具有高度竞技工作能力的生理标准之一,所以研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在各种训练负荷下的状况便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特别重要,因为在一些运动项目中须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负荷来提高某些运动素质——即为富有成效地进行比赛所必  相似文献   

5.
VMA (Vanilly mandeIic acid)即8甲氧-4羟苦杏仁酸,又称香草扁桃酸,是人体儿茶酚胺(C A)的代谢终产物。儿茶酚胺是人体应激状态下的主要激素之一。比赛期间直接测定血浆中儿茶酚犊比较困难,运动员也很难接受,因此迄今为止,真正在比赛状态下关于儿茶酚胺变化规律的报道很少。本文采用测定运动员比赛前后尿中VMA的变化,间接反映应激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运动训练以及了解运动贯的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子公开级与轻量级赛艇运动员初上高原阶段免疫应答差异。方法:以8名公开级和轻量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初上高原前2周均以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上高原前和高原训练(2 280 m)1周调整后次日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儿茶酚胺、肌红蛋白及皮质醇浓度。结果:(1)高原适应性训练1周后肌红蛋白浓度无显著变化,轻量级和公开级运动员T%和CD4+%显著降低,NK%显著升高;CD8+%和CD4+/CD8+无显著变化;轻量级和公开级运动员间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均无显著交互效应。(2)高原适应性训练1周后轻量级和公开级运动员血浆多巴胺均显著下降(-18.66%vs. -9.88%);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小幅升高,但无显著性改变;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组间均无显著交互效应。B%与血浆多巴胺呈中度显著正相关。结论:以低强度适应性训练为主的高原训练初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免疫应激,表现为循环血T%、CD4+%显著下降,NK%显著升高,多巴胺显著降低。公开级与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间无显著应答差异。多巴胺可能与高原训练初期B细胞的应答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48名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后进行血红蛋白尿、红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伏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测定.比赛后尿血红蛋白阳性者18例,发病率为37.5%.比赛后患病组MDA含量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比赛后虽各值亦有变化,但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异常与溶血有明显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柔道属重竞技对抗性项目,在专项技、战术训练中主要以磷酸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为主,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常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系统观察柔道运动员冬训期大运动量训练阶段,不同训练周期运动员心率、主观强度感觉等级(RPE)、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肌酸激酶(CK)、尿素(BUN)等指标的变化态势,探讨能客观、全面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且针对性较强并适宜重竞技项目的机能监测指标体系,并探索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监测指标,为科学安排训练、合理补充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时,体内代谢加强,内脏器官机能与代谢发生剧烈变化,包括对肾脏产生生理和病理的影响。训练和比赛后,肾血流量减少,尿中酸性产物增加,可出现蛋白尿。许多观察研究证明(①②),训练和比赛后尿蛋白出现率与训练的量、强度及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可作为评定运动量和机体适应能力的简易指标。为了探讨适用于评定体操运动员运动量大小的客观指标,我们对体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尿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了解训练和比赛后蛋白尿出现的规律性及与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分析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检测高水平耐力运动员血浆儿茶酚胺阈、乳酸阈(T_(LA))通气阈(T_(E))之间的关系。6名自行车和6名越野跑运动员于两种测诚装置(跑台、功率自行车)执行渐增负荷运动测试。自行车运动员跑台和踏车运动时O_2max分别为64.6±1.0,63.5±0.4ml.kg。min~(-1),不存在明显差异。但跑台运动时T_(LA)和TE的运动负荷(%O_2max)较低。越野跑运动员测试结果相反,踏车运动时T_(LA)和T_(E)的运动负荷较低,踏车和跑台运动中T_(LA)和T_(E)的运动负荷分别为60.0±1.7和75.0土4.0%O_2max。测试中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与T_(LA)变化趋势一致(r=0.974±0.0007)而与训练形式或训练状态无关。T_(E)与T_(LA)变化较高相关(r=0.86)但不如T_(LA)与血浆儿茶酚胺明显,推测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浆儿茶酚胺变化与T_(LA)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箭运动员在冬训期间不同训练时期的血液内分泌指标和氨基酸的变化。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运动员血清睾酮(T)和皮质醇(C),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四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r-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男运动员训练疲劳后血睾酮明显下降(P<0.01),与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时比较也降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员在运动疲劳期,皮质醇显著升高(P<0.01),而T/C比值显著下降(P<0.01)。女运动员在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血睾酮、T/C比值明显下降(P<0.05),皮质醇明显升高。中等强度训练时,男、女皮质醇较训练前期明显升高(P<0.05)。在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期和大强度训练期运动后1小时血浆中谷氨酸的血浆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在大强度训练期后明显下降,低于安静值。门冬氨酸在中等强度训练后血浆浓度也升高(P<0.05),在疲劳期则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安静值。在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期和大强度训练期运动1小时后血浆中r-氨基丁酸、甘氨酸均上升,大强度训练期明显升高,与训练前期安静值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射箭运动员在长时...  相似文献   

12.
VMA(vanilly manelelic acid)即3—甲氧—4羟苦杏仁酸,又称香草扁桃酸,是人体内儿茶酚胺(CA)的代谢最终产物。儿茶酚胺是人体应激状态下的主要激素之一。比赛期间直接测定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比较困难,运动员很难接受,迄今为止,真正在比赛状态下测定血浆儿茶酚胺的报道甚少,很多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内定量负荷的情况下完成的,这种测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应激状态下体内CA的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朱耀康  王晨 《体育科研》2010,31(1):52-54
通过一些最简单、无创性的方法及时检测田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及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是保证运动员训练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在冬训期间(室内田径锦标赛前2个月)对4名400m健将级运动员进行系统地机能监控,监控指标包括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脑电、定量负荷实验、肌肉力量测试,意在通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及心理的变化情况来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的监控尽量做到无创、简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田径运动员:(1)去甲肾上腺素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适应性监控指标,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下降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适应越好,在随后的训练中可以提高训练负荷;反之,在恢复期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的越多,说明运动员对前阶段的训练负荷没有适应。在随后的训练中需要减少训练负荷,增加恢复;(2)简易问卷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心理状态等几方面来反应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其分值可以作为一较简单的指标用于运动员的日常疲劳监控。(3)尿去甲。肾上腺素、简易问卷分值、脑电、定量负荷试验、肌肉力量测试结果的综合评定能较好地、全面地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摔跤是按体重分级竞赛的运动项目,赛前,运动员为尽可能地达到较理想的体重和比赛级别,必须控体重,控体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达到理想体重,发挥运动潜力,提高运动能力,是竞技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体成分分析对运动员控重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选择金牌运动员周贤德为研究对象,在备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十运会")最后一年的冬训、夏训期间,进行人体成分监控,测试观察的指标:体重、肌肉重量(MM)、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含量、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数(%BF)、腰臀脂肪比率(WHR)、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无机盐、四肢及躯干水分含量等,作自身实验前、后组间差和上升(或下降)百分比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肌肉重量、去脂体重逐渐增加,体脂肪、脂肪含量、腰臀脂肪比率逐渐下降,尤其是比赛前期明显.这些指标的变化达到了控体重较理想效果,利于比赛运动能力的发挥,周贤德在"十运会"的比赛中取得自由式摔跤60kg金牌.结论认为:用人体成分分析对控体重的监控,对合理调控减体重的速度和幅度,及时准确地了解运动员控、减体重情况,保持运动员的最佳机能状态和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运动强度及营养补充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游泳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庆章 《游泳》2004,(3):10-15
一、国际游泳高原训练的进程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率先进行了高原训练,稍后美国、日本也加入了此行列。1964年在墨西哥加拉普城(Galapo)的游泳比赛中,美国教练员康西尔曼(Counsilman,J.)观察到墨西哥运动员在100米游泳中比其他(来自平原)运动员快3秒,他们每50米少划水0.6次;游200米时快2.7秒,每50米少划水1.6次;游1500米快21.3秒,每50米少划2.7次。由此认为,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在适当时间参加比赛可提高竞技能力,并以长距离的幅度最明显,显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通过高原认D练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省中长跑运动员参加 8运会前的 3次高原训练和平原强化训练以及达标赛及 8运会比赛分别进行了运动后晨尿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 :1)尿异常的发生率以蛋白质 (PRO)、尿胆原 (URO)为较高 ,可作为尿检测的敏感指标来评价运动负荷的科学性和身体对训练的适应能力。 2 )尿液 PRO和 URO与运动强度之间高度相关 (r=0 .71,r =0 .85 )。 3) PRO值的高低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 ,同等训练强度时 PRO的排泄量高原显著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18.
很多文献资料都谈到,根据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来评定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性,是测量和评定高超运动能力的生理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短跑运动员在各个训练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负荷训练时,交感肾上腺系统状态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在各个训练  相似文献   

19.
高伟 《游泳》2011,(3):52-53
毋庸置疑,技术因素在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运动中增加爆发力会使运动员如虎添翼。平时通过爆发力训练,运动员就可以使自己出发、转身、分水、打水、划水等技术在比赛时得到更好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世界各强队之间在技术、身体等方面的差距日趋接近,心理对抗在当代世界篮球比赛中尤为突出,它往往成为决定强队胜负的关键因素,是比赛获胜的保证。1.篮球比赛中心理对抗的表现形式:心理对抗———当外在压力增加时,人们为维护自己的行动自由,降低了服从量,提高了抗拒心理的倾向。(1)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的稳定性情绪是机体生理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而运动员在产生愉悦、稳定的情绪后,技、战术水平能得到正常而又充分的发挥,这样有助于增强队员在场上的心理对抗。(2)篮球队员在比赛中意志品质的坚定性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