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自我意识为核心,显示出受教育者思想的独立性,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来理解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邹振萍 《甘肃教育》2004,(12):32-32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转换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深藏于目的语深层文化之中。因此,语言、思维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认识到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是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事实,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找到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避免英语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熊辅弼 《时代教育》2007,(8Z):118-118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然而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先进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相反,“画虎类犬”的现象却给新课程实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和接班人有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积极地满足时代的要求。成为自主学习的促进、探究学习的引导、合作学习的组织。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形成,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究竟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组织,笔就这一问题做了些探讨,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深入发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一股强有力的冲击波。不论是教育理论研究人员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都感觉到学习方式变革其势浩然。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同时也是一场社会意义上的革命: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直接揭示教育内部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深刻地折射出人类学习活动及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陶岚 《南昌教育》2004,(11):25-25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应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实施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已为广大教师所应用。学生学习时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存在的价值,相互间不能取代。但一种学习方式很难独立地完成所有学习任务,这需要其他学习方式的补充和辅助,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才是有效学习的上策。  相似文献   

10.
“自主、合作、探究”点滴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许多教师一股脑儿开发自主学习模式,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实不是为了装饰教案与学案教师的主导行为保证主体地位教程粗线条实施留出时间临场处理寻找矛盾灵活性相机诱导弹性处理展示过程践探究学习流程。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且慢关注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如果理念迷失或模糊不清,操作就不能到位或误入歧途。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顺应教育潮流,博得教育专家的赞赏,还是…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学习是迄今为止的一种最好的学生交流方式,而主体参与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性行为正是合作学习的生命力的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必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参与的信心与责任意识。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探究性学习要富有启发性,注重“举一反三” 第一,方式多样化、趣味化。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习材料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灵活、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可以独自查阅资料,也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探究,可以相互探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以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谈谈其运用。  相似文献   

14.
杨洲 《宜宾学院学报》2005,5(4):115-117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语学习现上,钱梦龙也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式的“训练”为“主线”,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学风.这与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体现了一位语教育名家高瞻远瞩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5.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当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似乎也成为衡量一名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方面是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用好这个学习方式,使它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至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在抱怨课难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主”提不起兴趣;“合作”敷衍了事;“探究”没有时间,总而言之一句活:学习方法没掌握,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适合新课程学习的学习习惯呢?笔经过三年的摸索,略作总结,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示范、训练、监控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民主,也给了学习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小组学习旨在发挥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相互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这种学习形式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全班集体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深刻反思当下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更应从一种主体性教学理念来理解。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有一定限度的。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前提。提出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切人点或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