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教学片段】师:王叔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某超市要招聘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于是,他高兴地去应聘了。一个月后,他领到了600元工资。他  相似文献   

2.
1教学内容中位数与众数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区别平均数、.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过程方法目标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异,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相似文献   

3.
大家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认真思考,仔细体会其中有用的东西。[问题]张明叔叔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要乘公共汽车上下班,星期二、星期四他只乘公共汽车上班,下班坐别人的小轿车回家。如果张叔叔乘公共汽车,单程票价是1元, 周票是9元,你认为张叔叔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目标定位】1援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掌握最优的口算方法。2援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探索口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迁移、类推能力,渗透转化、优化思想。3援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9耀51页。【教学目标】1援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转换。2援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索意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强化"位值",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援经历数形对照、方法的比较与概括等过程,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我们去饲养场看一看。这是一周内新孵出的小鸡数量。师:看到这些,你有和数学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孵出只数99 223 232 239 189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2页。【教学目标】1.理解"乘减"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减"计算的方法。2.沟通"乘减"与"乘加"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性、概括性。3.让学生在经历用"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减"的意义;运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2.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作出  相似文献   

9.
张瑜 《福建教育》2008,(1):45-45,6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平均数,五年级上册安排了中位数,五年级下册安排了众数。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众数着眼于对各种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教学目标: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与联系;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达数据的不同特征。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变"与"不变",初步掌握人物形象。2.通过"信",把握人物性格的无助与卑微。3.还原小说本相,从叙事者角度揣摩作者的讽刺与同情。【教学方法】话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一个败家子。父母去世时给他留下过一笔钱,他不但花光了自己的一份,就连哥嫂的那份也不放过。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他被送去了美洲。他就是“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区分材料的主次。2.学会合理安排材料顺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发现问题1.用十分钟时间,以"我与北京奥运"为题写一篇短文。写自己在奥运期间经历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字数不限,尽量多写。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片段] 师:王叔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某超市要招聘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于是,他高兴地去应聘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中位数和众数"。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能解释其实际意义。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中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耀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初步进行正确的笔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发展初步的类比、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播放“校园之声”广播站采访到的新闻。以“李叔叔是否受骗了”切入.出示工资表: 让学生同桌合作利用计算器帮李叔叔算平均工资是不是1500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平均数和中位数在有的情况下不能真实地反映一组数据的特征。初步感知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运算能力。2.在观察、比较、归纳、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运用转化思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下半学期,我们不再接送芳芳,而是给她买了一张月票,由她自己乘两站路的公共汽车。小家伙每天在家里吃完早饭,就与上班的大人们一样去挤公交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感知小数——从学生的现实基础出发1援昨天,陈老师到超市搜集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课件出示)。认识这些带有"小圆点"的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2援关于小数,你知道些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应用"——打电话。【教学目标】1援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2援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提升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推理能力。3援通过具体事例,渗透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