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强化编辑的校对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出版工作中,编辑的基本职责是收集、研究出版文化信息,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著译队伍,审读、选择、加工整理稿件和其他资料.进行美术和技术设计,以及宣传介绍、了解读者反映等等。其中,校订原稿、审读校样,常常是编辑不可缺少的操作环节。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编辑工作者对自己的校对责任意识日渐淡化,认为校对是编辑以外的校对人员的职责。重“编”轻“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编辑心理现象。由于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图书出版单位大多都设有审读岗位,旨在对图书出版进行“印前把关”.囿于多种原因,图书出版的“印前审读”岗位大多挂靠在校对室,名曰“校审室”,名不正言不顺;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难以完全胜任日益复杂情况下的图书出版审读工作.有鉴于此,本文给审读岗位提出了“名正言顺”的设岗要求,并针对治理目前在岗人员的种种乱象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话说版前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前审读,对照国家新闻出版署1998年2月10日发布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应该就是“10.质量检查”中的“上机样检查”。即在图书临印前,组织专人对封面、正文进行检查,旨在通过对此前的编辑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防止可能存在的质量差错,以免造成政治和经济损失。从出版流程看,版前审读无疑是编校工作的延伸。书稿在经过三审三校一读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出片印制成书了。版前审读就是安排在出片之前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它对此前的审、编、校三项工作加以总体检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回去:合格者放行;发现问题,交回编辑处理以补充完善。因而,我们可以说,版前审读是编校环节中对书稿质量所设的最后一道关卡。同样是着眼于编校质量的检查,版前审读可以防患于未然,而版后检查———成书质量检查则是生米已成熟饭,有什么问题只能在损失之后加以补救,因而版前审读更为合理、更为经济。版前审读,作为图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出版工作的新形势下,越发显得不可或缺。从作者方面看,打磨不够形成原稿先天不足。随着电脑的普及,作者多以磁盘稿形式向出版社交付。而问题恰恰就多半出在这磁盘稿上。电脑写作,无纸化操作,看似便捷,为出版流程省时省功,实则隐...  相似文献   

4.
编辑应重视写审读报告时培育审阅完一部书稿以后写审读报告,是编辑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编辑发稿量的增大,在一些编辑那里,写审读报告成f应付差事。“无政治问题,符合出版要求,可以出版”似乎成了审读报告的固定格式。其实,写好审读报告不论对出版社还是对...  相似文献   

5.
许全军 《出版参考》2015,(18):15-16
出版业的“内容为王”必须以编辑的专业素养作为保障.在“互联网+出版”时代,传统的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读校——与互联网融合以后,其对编辑的素质要求比以前更高.编辑必须在一个大格局之中考虑一本书的出版,即以互联网思维贯穿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宣传营销整个业务流程,熟练运用大数据、碎片化阅读、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崔庆喜【武汉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六艺”中的一艺,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出版社所约稿还是作者自投稿,都要进行审读。这种审读方式,一般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级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7.
克服编辑心理误区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科技编辑在审读稿件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陷入某种心理误区而影响工作质量或效率。笔者分析了造成编辑审读心理误区的“专业势垒”、“剧场幻象”、“单向刺激”、“语言究形”等4种现象,并提供走出这些误区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编辑标准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东 《编辑科技》2001,13(4):61-64
2001年陕西科技期刊审读,在编辑标准化方面既看到了全省大刊、老刊有显著进步,亦看到一些新刊及交接刊存在一些问题:从科技期刊的编排规则,论文的编排格式,参考文献的重要意义,一直到物理量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正斜体,大小写,黑白体等。还提及了数字表达与修约方法;汉字错别字,繁、简化字等。旨在激励编辑新兵们敬业爱岗,砥砺业务。  相似文献   

9.
蒋建斌 《采.写.编》2021,(5):125-127,124
审读工程技术类论文的数据问题关系到论文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值得编校人员研究.文章以正式录用的稿件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据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实例,按照编辑学方法,对数据问题做出分析,归纳出数据审读的方法和注意要点.论文数据的审读中,要进行对比检查、常识性检查和研究方法检查来甄别数据问题.数据问题需要编校人员重视数据正确率,以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准与综合编校质量;数据采集、分析、积累和应用将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方向,文章可为工程技术论文数据的检验和编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俊  赵燕  胡小洋 《编辑学报》2012,24(6):536-538
编辑初审及刊后审查中常发现科技论文中存在一些数据方面的问题,有些数据错误甚至很严重。针对科技论文中常见的3大类8小类数据问题,建议编辑按一定的审读程序,综合采用比对全文各处、利用科学常识、审查方法设计、进行简单计算、借助权威软件、依托各种资源等方法来加强编辑审读,以最大化地避免和有效解决科技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相似文献   

11.
武英耀 《编辑学报》2015,27(2):149-151
在论文编辑实践中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数据错误,常见的有有悖常理型、自相矛盾型、张冠李戴型、概念不清型、逻辑混乱型、单位错误型、运算错误型,等等.文章就各类型数据错误进行实例分析,并对审、编、校人员如何发现数据错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话说退稿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陈灿华  张曾荣  王璐 《编辑学报》2002,14(2):103-104
阐明退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和退稿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编辑应站在期刊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高度,站在作者本身的角度正确对待退稿问题,做到"审稿准确,诚恳待人,讲究方式,秉公办事".  相似文献   

13.
编辑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金生  游苏宁  张大志  任红 《编辑学报》2005,17(4):246-247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取决于研究领域科研水平的高低,编辑也有重要作用.编辑应准确选题,保证期刊发挥学术导向作用;严格初审,保证期刊的全面质量;认真加工,保证文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仔细核查,保证参考文献的准确引用.编辑应与科研工作者共同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科技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应慎重对待"硕士生论文"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5):370-372
针对当前部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对待"硕士生论文"的2种错误倾向,指出对待"硕士生论文" 应该慎重;结合编辑工作实践,对"硕士生论文"存在的问题作了总体分析,提出了应对"硕士生论文"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科技期刊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核对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薛镭 《编辑学报》2004,16(6):414-415
通过对中华医学系列的某3份核心期刊的4位编辑工作者核对的140条文后参考文献情况的调查,认为科技期刊论文文后参考文献与原文献不符的现状令人担忧.提出了核对作者提供的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的方法,其特点是省去了编辑的2次检出文后参考文献的重复运作,并且便于反复核查校对,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后参考文献的编排差错率.  相似文献   

16.
林章碧  居维清  杨英  张熙 《编辑学报》2022,34(2):231-236
为了促进油气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和期刊整体质量的明显提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和数据来源,搜集整理了历年来119种署名为相关油气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学论文481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油气行业不同类型主办单位的期刊在不同时间段发表编辑学论文的数量、载文期刊、基金资助和研究领域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编辑初审探微   总被引:29,自引:14,他引:15  
张建合 《编辑学报》2003,15(1):23-25
由于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时较难判断其学术质量,造成了长期依赖专家意见选用稿件的被动局面。现提出2种初审方法,即粗览—细读评价法和网络检索评价法,二者可以交替使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authors’ reputation on editorial bias in scholarly journals. By looking at eight years of editorial decisions in four computer science journals, including 7179 observations on 2913 submissions, we reconstructed author/referee-submission networks. For each submission, we looked at reviewer scores and estimated the reputation of submission authors by means of their network degree. By training a Bayesian network, we estimate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scientist reputation on editorial decis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reputed authors were less likely to be rejected by editors when they submitted papers receiving negative reviews. Although these four journals were comparable for scope and areas, we found certain journal specificities in their editorial process. Our findings suggest ways to examine the editorial process in relatively similar journals without recurring to in-depth individual data, which are rarely available from scholarly journals.  相似文献   

19.
滕蓉 《编辑学报》2017,29(4):359-360
在科技期刊中,存在大量自创型英文缩略语构词不规范的现象.对此,将自创型英文缩略语的常用构词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每个类型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解析,编辑和作者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构词方式对科技论文自创型英文缩略语是否规范进行审读,以提升科技期刊论文的科学严谨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DOI标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霞 《编辑学报》2016,28(3):245-246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分别对2015年67种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进行调查,从其出版的任一期数据中,随机抽取2或3篇论文,浏览其是否标注了DOI;并以《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研究对象,调查67种期刊被收录核心版的数量.结果提示:6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中,标注了DOI的期刊总数为47种,占70% (47/67);其中核心期刊的DOI标注率为88% (29/33),占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总数的43%(29/67);此外,还有10种期刊未收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无法查到其是否使用了DOI.可见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DOI标注比例不高.建议:DOI注册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广东省医药卫生类期刊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快期刊标注DOI的进程;期刊编辑部要与时俱进,增强数字出版意识,提高DOI的标注率;责任编辑要增强责任心,加强期刊DOI的标注与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