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自信与成功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充分肯定的心理。自信对人最主要的意义是自信能够伴你成功。多少世纪以来,成功的人认识到了自信的力量,他们唤醒了这种力量,并用这  相似文献   

2.
高职大学生自信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信与自卑的涵义“自信”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它包括自己对自己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以及自己对自己尊重的程度——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存在。认识自己的特殊性,认识自己的自我本性,并且接受自己作为一种独立而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便是自我接受的含义。自信的人具有如下特征:活泼——自信的人显得对生活充满信心。坦诚——自信的人总是能够直接而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是自己的缺点。虚心——自信的人能够虚心地接受批评,坦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大度——自信的人能够自然和自如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赞赏、好感…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人们不断奋进、积极进取的动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并且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孩子们的自信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从细微处着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信敢于展示自我的新一代,成为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嫉妒实际上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心理障碍,古往今来,因嫉妒酿成的悲剧不胜枚举。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耳闻目睹那些因嫉妒引发的摩擦与不幸。那么,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什么?产生嫉妒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心。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确立,他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他会觉得活得有价值,觉得生活富有诗意,自己也因此对生活、对他人充满了热情。相反,假如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不到确立,他就不会有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自卑、自贬、自我厌恶就会紧紧缠绕着他,他的生活必定是一团糟,嫉妒便应运而…  相似文献   

5.
自信,是一个人自内向外所表现出来的能够成就某件事或达到某个目的的自我能力的肯定心理,排除盲目的自信和动机不良的自信,通常我们所理解的自信是积极意义上的自信,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是彰显能力和智慧的原动力。正如范德比尔特所  相似文献   

6.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 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具有场重要的 作用。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教 育。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现代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充满自信,有的幼儿缺乏自信,但未来社会是充满着机遇和发展的社会,也是机遇和发展稍纵即逝的社会,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时抓住机遇,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总是自责,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而一个人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关键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早日摆脱自卑,更可以逐渐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9.
正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成就动机,激励自己去发挥特长,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自信是对自己正确评价后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坚定的自我信任感,它可以激励人们为自己选择一些难走但又是必经的人生之"路",并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在奋斗过程中,自信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有自信心的人,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能正确认识自己。在  相似文献   

10.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积极的感受,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然而现在教育中却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缺乏对学生的自信教育,造成了学生不健全的人格。本吁请开展对学生的自认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增长率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师生平等关系,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孩子来说,自信是他们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动力,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信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评价和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而幼儿时期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常常需要依靠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很自信,有的孩子却很自卑,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接受了外界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后,将它们固定下来成为评价自己的依据,久而久之,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就产生了。因此,老师和家长精心呵护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评价。自信心是个体所具有自我肯定意识,它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的自信心一旦得到激发,并得到很好的爱护与培养,由此产生的智慧潜能将  相似文献   

13.
骄傲并不是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既需要谦虚,也需要骄傲,看重自己与尊重他人完全可以并存。但骄傲和谦虚都是有前提的,即应当有值得骄傲和谦虚的东西。骄傲并不容易,它是一种心态、品格,是一种自我评价,一种高度的自信。骄傲或高度的自信对于创造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贬抑这种品质,或者使人丧失了这种品质,创造力就会低下。一个让人骄傲的社会将更加先进。教育肩负让人骄傲的使命,自信是教师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礼物。只要中国人有充分的自由,只要中国人有更充分的自信,只要中国人有更充分的展现机会,只要中国社会更能容纳骄傲,中国的大师就一定会出现。  相似文献   

14.
赏识是一种心理上的积极驱动力,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会自信地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5.
自信是个体在对自我正确认和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认自己的的能力与价值的态度,包含了生理自信、社会自信、心理自信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包含着自信认知、自信情感、自信行为三种要素。利用团体训练的形式,采用认知调节-情绪调控-行为改变 综合训练法对大学生的总体自信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1)认知调节-情绪调控-行为改变 综合训练法是一种促进大学生自信水平提高的有效模式。(2)团体咨询是进行自信训练的有效形式。(3)自信是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龙胜 《湖南教育》2006,(7):30-31
一、让教师自信起来。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著名教师教育专家库姆斯在他的《教师专业教育》一书中也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我,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自我的能力以及所面对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教师应该拥有自信,这是教师迈向人生成功的基石。纵观著名的成功的教师如魏书生、斯霞等的教学人生,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都与他们拥有自信分不开。  相似文献   

17.
班杜拉(A.Bandure)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对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信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当人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不等同于自信。自  相似文献   

18.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晔 《教育与职业》2004,(14):59-59
自信,就是积极肯定而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自信与自弃存在一种累加效应,即越是自信的人,越会成功,越能成功,则越会导致更加自信。反之,越缺乏自信,则越会导致更深的自卑、自弃,则成功者越少。职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由于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们  相似文献   

19.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16,(33):35-38
我的选择对吗?我的想法是不是真有问题?我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我?……这些自我怀疑的声音都曾或多或少地在我们心中回荡过. 总是怀疑自己,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认识“自我怀疑”,并恰当地进行调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自信 ,是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 ,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一个人能否征服自己、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其人生态度起着关键作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虽不能确保事事成功 ,但消极的情绪则必败无疑。一、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反之也可以说 ,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成功的经验是受事物性质的限制就能体验到的。儿童心理稚嫩 ,不断的挫折教育会使孩子惧怕困难 ,灰心丧气 ,不思前进。此时 ,成人恰当的引导、及时的鼓励和成功的体验将远远胜过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