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云霞 《新闻世界》2011,(12):159-161
软文广告是目前在报纸上常见的一种广告形式。软文广告因其良好的隐蔽性和不错的营销效果,备受广告主的青睐,并成为报纸媒体创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软文广告的过多及泛滥,伤害了报纸媒体的公信力,催生了“新闻腐败”,损害了受众的利益。因此,对报纸媒体中的软文广告应及时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2.
袁胜  许清茂 《出版科学》2013,21(4):72-74
软文广告由于其隐蔽性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目前,我国的软文广告研究一般都是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讨论,很少从读者角度分析其传播效果。本文总结国外软文广告的实证研究成果,希望给我国出版业、广告主和学界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代夏 《新闻爱好者》2012,(13):81-82
软文广告是以文字见长,为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一种宣传性、阐释性的文字广告。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个说服受众的传播过程,而软文广告又是在关注、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巧妙、隐蔽的方式传达信息,实现有效传播。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软文广告运用的说服策略为切入点,基于受众的角度来探讨软文广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都能看到广告的身影,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其中软文广告就是历来较受人们关注的一种广告形式,而且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软文广告及其现状何谓软文广告,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定义。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指企业通过策划,在报纸、杂志或网络等媒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寻都市报刊转型中广告模式的转变,厘清"软文"广告的发展兴起,以及当前存在的误区,提出一个有关当前"软文"有效传播的三级路径,阐述未来都市报刊发展时应当着重改善的方面,以使"软文"广告真正成为一种适合都市报刊广告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都能看到广告的身影,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其中软文广告就是历来较受人们关注的一种广告形式,而且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7.
施雨  张景宇 《今传媒》2016,(4):85-87
软广告,是与以重复、强制性记忆的硬广告形成对比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随着媒体技术、营销理念的不断发展,这种广告形式的外延不断扩充,包括新闻性软文广告、植入式广告、原生广告等.其中,原生广告强调"内容即广告"的概念,在其传播内容的创作中,借鉴新闻性软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经验.通过对软广告发展的分析,提出对原生广告讯息密码、讯息诉求、讯息结构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逍 《今传媒》2011,19(1):54-55
报刊媒体通过刊发新闻性广告信息(即软文)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是一种媒介"失范"的表现,软文既是对受众的背叛,同时也是对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出卖。本文从企业、媒体、受众三方面去阐述了软文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危害治理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纽约城市中心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到央视上频繁的城市形象广告,再到政府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公关处理、逐渐盛行于地方媒体的各种软式广告(俗称“软文”)……无论是出于政绩冲动,还是立足于解疑释惑、推动发展,政府“说话”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政府形象宣传广告的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0.
郑奕 《东南传播》2012,(3):97-99
在西方学术界,文体学作为广告话语研究的一种视角已被广泛运用。这种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广告"语言"本身的分析,通过对广告文本的语音、语法及修辞等细微层面的分析,探讨广告话语修辞与传播功能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对广告"语域"的分析,也就是将广告文本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语境中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文体学作为广告研究的一种范式,不仅能够从微观的语言层面进行广告文本的话语分析,也能够从宏观的社会语境层面进行探讨。这种双重的阐释功能,为广告学研究中指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娟  王超 《大观周刊》2012,(46):21-22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广告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广告翻译顺应主要有语境顺应和语言方面的顺应.本文简单的从语言的两个方面———一语音方面和句式方面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严飞  谭穗枫 《编辑学报》2014,26(5):412-414
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开始向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的新传播形态转变,与此同时,科技期刊广告营销模式也开始向更科学的、反应更及时的全媒体营销转变。全媒体模式下,科技期刊要做好广告的整合营销,纸质期刊广告应改变原有的编排模式,增加广告注意力;期刊网站广告应做好广告的精确定位,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和效果;手机期刊受网络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限制应采用新的广告模式如软文广告,以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于晓 《大观周刊》2011,(13):163-164
语言具有模糊性。我们常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制造特定的语境效果。广告在商业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树立公司形象、吸引消费者和提高销售量,模糊语经常被使用于英语广告中。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书面广告中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和代词的模糊性的分析,以研究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不论是严肃的政治刊物还是娱乐性的综合类期刊,不论是杂志的四封还是其中的文字,都不乏专版广告文字的身影。专版广告文章俗称软文,其精妙之处就在一个“软”字,好似绵里藏针,收而不露,使读者在阅读中被潜移默化地收买,等到发现这是一篇广告文章的时候,读者已经掉入了被精心设计过的陷阱。它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余人  高乔 《中国出版》2016,(3):38-4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传播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广告日益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2015年新修订的《广告法》,实现了互联网广告总体有法可依,并重视互联网广告的网络情境,规范了互联网广告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有诸多更新与贡献。但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比如对搜索引擎推广、软文广告如何规范与监管,新《广告法》还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建议在新《广告法》的基础上,补充制定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细化、优化具体法律条文,使其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广告文本语境对语义的调节与限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语境可以控制文本的协调,使表达和接受没有障碍和歧义,同时对上下文语言单位之间的语音、语义、结构产生制约效果.在广告传播中,由于主题文案的篇幅字数有限,内容的表达常常出现不和谐.对文本语境的研究是解决广告语言表达不和谐的方法之一.准确而又创造性地利用文本语境,可以使有限的语义作无限的发挥,也可以使歧义受到限制和规避.  相似文献   

17.
冯易 《新闻界》2012,(8):18-21
本文从视觉语言的层面探讨动画广告影像立象与尽意的关系,分析了动画广告影像的意象性特质及其与视觉表现的关联,并从技术角度判断了动画广告影像意象性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动画广告影像不以逼真描摹现实物象为目的,又不完全背离现实语境,从而给观众一个合理的想象空间去解读其蕴含的内涵,使得动画广告可以自由承接人们内心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语音的调配、词语的妙用是广告创作中两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手段。语音调配主要是对汉语音节本身以及对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调配。广告语言中词语妙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新词创造、旧词新用。广告语言中不论是语音调配还是词语妙用,都要顺应受众的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长尾理论的文献,认为长尾理论能够应用于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有关的行业研究.再以移动广告领域作为分析对象,本文拟将移动广告按特点分为诱导式广告、图文硬广和软文广告.对不同类型的移动广告进行分析,认为软广和社交推广符合长尾理论的"尾部",并从这两类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高移动广告转化率的方式有:挖掘小众用户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用户注意力,以场景为中心投放.  相似文献   

20.
杨英新 《新闻知识》2012,(8):38-39,30
广告信息通常呈现在媒介语境之中,媒介语境可以通过调整涉入度、营造情绪氛围、迁移态度影响广告的说服效果。广告主应注意广告说服形式与媒介语境涉入度匹配,合理利用媒介语境引发的情绪,使广告格调与媒介语境格调一致,并选择好感度高的媒介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