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教材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策划编辑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介绍策划编辑为提高图书质量而应该采取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出版流程要求所有的出版工序都在出版社内部完成,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些出版社甚至自己开印刷厂、办书店,完成了纵向整合,把图书生命周期的整个循环都封闭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因此,“就汤下面”成为出版社的习惯做法——编辑水准和营销水准决定了一本图书的最终市场效应。但是,随着图书出版周期的日益缩短,各个出版环节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社内在编人员成  相似文献   

3.
教辅图书相比较其他种类的图书而言,有其独特性。图书策划以及编辑加工是教辅图书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图书策划关系到教辅书的整体内容框架以及参考者的满意度,而编辑加工则关系到教辅书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从教辅图书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做好教辅书的编辑以及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图书生命周期包含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发展周期,其市场有较大差异,市场销售增长率必然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图书营销策略。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针对我国图书出版中存在的策划和营销问题,提出完善图书策划和图书营销的对策,为我国现代图书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具有优势的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一定具有卓越的选题策划能力,因此中心问题就是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策划编辑人才.这个观点反映了图书出版行业的特点,也找到了关键所在.但从一个企业的整体效率和运营上来说,这只是从生产角度来审视,并未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那么,如何从整体的高度来系统看待图书策划问题呢?价值链是一个很有效的组织效率分析工具.因此,本文主要从价值链的视角来对图书策划的点、线、面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创意从开始有到形成思想,最终在实践中转换成一部好的图书作品,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一个选题整体策划的过程.图书的选题策划决不仅仅是简单的选题设计、内容写作、版式、封面等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在对创意思想向图书作品的转化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充分的市场结构调查分析的前提下,预先进行一系列的策划设计,使其不仅适合图书市场需求、符合出版社宏观选题规划方向,还要有自己鲜明特色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各环节紧密衔接、动态调整完善的运作方案,包括市场调研、选题名称和内容的策划、组织作者写作、图书产品的包装、推广宣传、营销、市场信息反馈、选题的二次开发等等.因此,图书的选题策划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图书订货会是图书出版的风向标,为编辑进行客户沟通工作、市场调研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平台.文章从订货会前的准备、订货会上的工作、订货会后总结与交流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延伸思考,旨在使编辑在图书订货会上能有所取、有所得.  相似文献   

8.
一、图书市场新话题:图书生命周期缩短 这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出版业整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出版领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需要我们用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来认识。图书的生命周期缩短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当然,这里所指的图书的生命周期,是指图书的市场寿命,即图书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其长短受读者需求变化、图书被同类读物所取代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图书的使用寿命或称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9.
汪萍 《现代出版》2003,(2):26-27
一本好的图书在它面世后,常需要多次重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本曾经很好的图书在市场上也会渐渐地失去活力。毕竟它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若不对它注入新的活力,进行图书内容的修订(补充最新知识),或者进行相关配套图书的开发,它终会走向衰亡的。看来,要想图书不断重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大有学问可做的。一对一本好书,我们要像爱护花儿一样,精心浇灌、施肥,使之长开不谢。具体说来,可以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图书内容应及时修订一本教材或学术专著,它的出版往往是作者多年的教学心得或经验总结,或者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有关图书策划的议论很多,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许多文章从正面探讨了策划的重要性、策划的思路和策划的方法,列举了选题策划成功的生动例子。读这些文章,是颇受启发的。从我这几年的工作体会看,策划确实太重要了,同时难度也是很大的。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图书策划理论─—这个理论目前尚在被我们大家“策划”当中,各社只能依照自己的思路摸索前进。读到卢荣同志发表在《科技与出版》1998年第6期题目为《策划精品图书十法》的文章,禁不住也想出来扯两句有关“策划”的话题,不过所谈是从另一个角度,姑…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图书策划以及编辑工作是核心环节,图书策划决定了整本书的结构框架,而编辑加工则决定了图书的质量。一本书反映着一个编辑的能力、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同时教辅图书又具有着不同于其他图书的特殊性,教辅图书策划和编辑加工直接决定着教辅图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出版领域里,策划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从出版战略的宏观制定到相关选题的运作生产,从图书的营销手段到图书的宣传方式,策划意识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从出版战略看策划意识 一个出版社就是一个企业,经营运作最终是否成功,其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出版社发展的成熟与否,不仅仅要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树立整体的形象,构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与图书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图书出版的中心环节,缺少了编辑工作的出版行为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选题策划与发行营销就更无从谈起了.在图书质量管理实践中,图书质量往往被简单划归为编校质量.事实上,编校质量只是编辑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职能.下面,笔者仅就图书出版中编辑工作与图书质量的关系,探讨编辑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图书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选题策划的目标 选题策划的目的是建立起出版社图书的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义,其目标是最终确定出版社的优势图书范围,确定优化的图书选题结构.这种选题定位要体现出出版社的办社方针,体现实力、特长和优势,形成基本的读者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特定领域和特定层次中出版好书,而且数量要大,形成规模,这样才能给读者和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计算机系列图书就是因为定位和出版规模,才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图书选题策划方案基本确定后,在组稿环节,编辑引导并干预作者写作是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从作者接受写作邀请至书稿最终完成,编辑必须与作者进行适时、全面而深入的沟通,这样一方面有助于使作者透彻理解拟实施选题的总体构想与具体要求,更好地实现编辑的选题策划意图。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组稿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交流中深化选题思想,提升图书质量,为读者奉献精品图书,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策划编辑要做到七个“心中有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征 《出版参考》2006,(3S):26-26
为了提高图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出版社把图书策划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编辑人员作为图书的主体策划人,最核心的是对图书策划的基本要素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7.
图书编辑宜行项目负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质量可以说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一个出版社图书质量的优劣,不但决定了该出版社声誉的好坏,而且决定了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提高图书质量必须从出版全流程来综合考虑,而项目负责制是对出版全流程进行监督,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形势下,图书编辑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图书在卷帙浩繁的汪洋书海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这些图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有业内人士调查发现,当前每天有700余种新书上架,读者想从茫茫书海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何其之难。虽然图书的内容好坏是读者真正关注的部分,但书名是敲门砖,是读者最先接触的几个字,因此成为吸引读者关注图书、进而阅读图书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对图书质量所负职责应有所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出版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试行策划编辑制,从而产生了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这一角色分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在出版界得到了较普遍的采用,这种模式也为出版社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进而做强做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从有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分工那一天起,两者间关于职责的分担也就同时产生了,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避免出现职责的真空甚至影响到图书的质量,就成了我们所关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加强编辑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编辑队伍的变化及对图书质量的影响 近几年,编辑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下述三方面。 1.新聘编辑人员大大增加 由于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扩大了出书规模和领域,上品种,上码洋,力求做大做强。全国图书品种增长迅速,由2001年的十五万多种上升到2005年的二十二万多种,短短4年就增加了七万多种,但销售册数始终在70亿册左右徘徊。为了完成急剧增加的图书策划和加工任务,出版社纷纷扩大招聘,加上老编辑逐年退休,出版社也需要补充新编辑,新聘编辑人数急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