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生物学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整个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针对综合性大学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特点,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准则,从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实验室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屏障、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及实验活动生物风险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已有一些高校认识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仍存在不少弊端。鉴于我校医学部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借鉴国际国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加强我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和实验室硬件建设,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彻到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验教学中涉及较多具有感染性样本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临床标本,因此医学院校的病原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中一直存在着相关的生物安全隐患问题,对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总结了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确保教学质量、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5):119-121
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了破伤风梭菌毒素致小鼠肌肉痉挛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有序地完成原来难以实现的病原生物学实验操作,循序渐进地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借助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解决病原生物学实验面临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问题,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我国高校分布着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针对部分实验室存在着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高校从设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安全教育、加强硬件建设、规范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来提升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实验室监管环节数字化程度低、数据安全保障难度大、监测预警效率低等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Java EE 11技术规范的生物安全监管矩阵,在MVC架构模式上实现RESTful规范,监管矩阵包括1个平台(生物安全在线监管平台)和4个系统(生物安全眼实验室监管系统、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价系统、病原微生物样本运输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系统)。该矩阵已在800余家单位完成部署使用,记录异常数据20余万条,帮助相关实验室整改风险点11余万个,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置,实现实验室生物安全数字化治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病原微生物给世界各国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生物安全问题越发被人们重视,生物安全在2020年已被我国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兽医微生物近年来在畜牧行业及人群中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实验操作是兽医微生物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中的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引发严重的生物安全问题,因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如何控制和规避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高学历的研究生群体正在从事接触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工作,针对研究生的学习及科研特点,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就研究生实验工作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思路。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微生物实验的重要场所,目前,社会对生物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对高校微生物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关注与日俱增。文章根据生物安全的要求,剖析了高校微生物实验室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职责划分、生物安全意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培训考核、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和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对高校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外在非高等级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管理经验,剖析了我国高校在相关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介绍了在非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包括完善管理组织、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实验室准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建设生物废弃物统一处理平台等举措,为我国高校在非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