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是对人成其为人本质的肯定。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就理应自己作为自己的主人,人的一生便不断地以“人的本然而应然的生命祈向”而寻求着精神的高度自由、自主状态。人如果不能自己作主,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权利就没有得到尊重和肯定。正因为“自主”意味着人自己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自己对自己负责、从而增加了生命所有选择的责任感,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提升、自我成全,使人生真正成为自己缔造的成果。自主还意味着对人的能力、潜质与差异的信任与肯定,意味着对在人的本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文化”的尊重与珍惜,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三、自我实现的过程论 马斯洛以似本能作为生物学的基础,以需要层次作为动机,进而提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健康人格的八条途径: 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 第二,把生活设想为一系列选择过程,一次接一次的选择。 第三,谈论自我实现的意思是说有一个自我要被实现出来。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示出来。 第四,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 第五,我们迄今所说的都是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要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惧选择,是倾听冲动的声音,是成为诚实的和承担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3.
唐素珍 《湖南教育》2010,(11):61-61
"自我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表现为对某一事业的忘我投入,将自己的创造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高度满足。  相似文献   

4.
一、创新的真谛:自我实现什么是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置于人的需要层次的顶端,认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天资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肖斯特罗姆把自我实现看作是思想、情感和身体的各种作用整合成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生,这样的描述是自我实  相似文献   

5.
自我实现,就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目标,并竭尽全力地去实现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趋于完美。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股强大的动力,社会组织者的功能就是把它汇集起来,推动社会更快地发展。重视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仅是个人所关心的根本利益,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标榜“人的自由自觉本质”,鼓吹人的“自我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他认为,文学就是“人的精神主体学”;“作家内在精神主体的运动规律”在于“作家主体性的真正实现,就是作家的自我实现”。这样,“求诸于自己,自已规定自已,自己实现自己”,成为他的文学主体论的核心内容;“自我实现”覆盖了整个文学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以下名词术语在教育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自主首先是对人成其为人本质的肯定。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就理就应自己作为自己的主人,人的一生不断寻求精神的高度自由、自主状态。人如果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权利就没有被尊重和肯定。正因为自主意味着人自己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自己对自己负责,增加了生命选择的责任感,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提升、自我成全,使人生真正成为自己缔造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人,并不单纯是一个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和贡献智慧的过程,还是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同时还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和个人理想,达成了人的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个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才干,实现个人潜能、个性、理想、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的过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搞》中写道: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散文因其在生活阅读、情感表达、语文能力、高考功能等各方面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语用价值。研读“美文”作品的情感基调,从教学思想上考虑,应该以合体、有章法和自由的表达为目标,以对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感悟、自我的认知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生命文化研究,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旨归的文化研究学科。生命文化研究,通过为现实的个人提供正确理解、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和其相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现代教师应当更新理念,善于在社会的宏观背景和多元架构中思考人生、认识生命、把握自身、创新自我、实现自我,应该有自己的多元价值追求,应该关注自己的终身发展,在更为广阔的时代大舞台上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凸显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从自律心理机制与实现角度看,自律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依据自我心理需求与感受拒绝对自己价值最小或不符合大众道德价值观的行为选项,舍弃某些近期(享乐)需求,换取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或者说是个体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选择并行动,它影响到个体人生经历的轨迹与质量。抑制短期享乐,着眼长远,承担责任,符合人类普世价值是自律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基本理论特征○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吴倬所谓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是指关于人为自己的成长设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个人发展的学说。在人本主义思潮中,萨特、弗罗姆、莫里斯、马斯洛等人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很有代表性。那么,人本主...  相似文献   

14.
陈光辉 《现代语文》2014,(1):132-134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文就是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作者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换言之,就是把自己所见的人、事、物、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打上自己独特感受的烙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7—9年级作文的阶段目标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教育》2013,(1):79-79
1.个人主义唤醒个体自觉意识。当个体意识被唤醒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的价值,内在的潜能被发掘出来,感觉到做人的尊严,就会随之产生自觉意识,呵护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形成自我实现型人格。而要真正自我实现,外在而言,当然需要尊重和信任;内在而言,就是要自我认识、自我赏识、自我成就,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中存在着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低自我价值认同,价值追求困惑,悲观消极等人生价值观问题.本文从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谈起,探讨正确的生存方式以及积极地生存方式的构建,旨在对于高职生正确人生观的建构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口号要"为终生具备就业能力而终生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个体发挥创造潜能、追求自身发展的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增长自己的声望、社会影响和适应能力的手段".要改革传统的"适应性学习"为现代的"创新性学习";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完善学习人生;要利用职业组织的"诱因",不断完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自2009年1月至今开展生涯教育,旨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感悟生命,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有效适应社会,从小就有目标地学习、生活,调整和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更好地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的真谛:自我实现 什么是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置于人的需要层次的顶端,认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天资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 肖斯特罗姆把自我实现看作是思想、情感和身体的各种作用整合成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生,这样的描述是自我实现概念的新近的一个扩展。 幼儿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吗?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文教资料》2014,(22):5-6
《史记》中老子出关的故事引发了中外作家的创作热情。郭沫若借助历史榜样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在《柱下史入关》中,老子在沙漠中布道失败与老子自己的反思是小说中极为精彩的情节,反映郭沫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同时给那些找不到人生出路的知识分子以精神鼓舞。郭沫若借“老子入关”给自己的漂泊之路赋予了新的意义:漂泊不意味着逃避和沉沦,在漂泊路上仍然可以寻求真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