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各家电台为了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听众,都在研究如何“讨巧”地吸引更多的听众,自然,如何定位就成了经常研究的议题之一。如节目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也有人把这种定位具体成了专业化运作,因而电台就有了“经济台”、“文艺台”、“娱乐台”、“新闻台”等等。但实际情况并非能如愿,有的自以为定位很专业,但收听率却上不去,相对来说广告收入也上不去。结果为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级电台的收听率大战愈演愈烈,为提高收听率想尽各种办法,各显神通。确实,广播节目是要讲求收听率的,如果节目没有人听,传播效果就等于零。离开了听众的关注和参与,节目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但从各地电台的收听率竞争结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电台新闻成了花边新闻集锦,猎奇成了风尚.有的主持人节目为迎合部分听众心理,打情骂俏,港台腔屡禁不绝:有个别电台甚至走向极端,按照收听率对节目排队,收听率低的节目动辄就认为质量有问题,把收听率排在末位的节目淘汰掉。笔认为收听率的作用随意放大,直接等同于节目质量,是很不恰当的,因为收听率不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唯一标:隹:下面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播节目收听率调查指标繁复,各项指标如何在频率节目改版中应用,是许多广播频率普遍困惑的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例的角度,对节目定位系数与目标听众收听率在改版当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肖剑冬 《声屏世界》2005,(12):60-60
直播热线节目是现在许多地市广播电台经常采用的节目形式。虽然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考察江西省各地市广播电台的直播热线节目时.会发现节目设置的重复与雷同、节目内容的随意与平庸已引起听众的不满,一些电台的收听率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直播节目的泛滥而难以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5.
陈叶红 《视听界》2011,(5):75-78
广播的收听率调查已为多数电台接受并采用。在广告推介申,电台主要使用的是节目或时段的收听量、吸纳的听众人数等数据,再进一步会涉及到主要节目或时段的听众特征数据,如收听节目的听众是哪些人,以此来判断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吸引广告投放。广告主也主要根据节目或时段的听众收听量,来衡量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价值,指导广告投放。  相似文献   

6.
今天,打开收音机,满耳都是健康类热线坐台节目。许多同志为此捏着一把汗:长此以往,电台岂不成了健康台、医药咨询台了?也有同志持不同态度,认为电台多开几档类似节目无所谓,只要确保舆论导向不出偏差,对满足听众追求健康的需求,增加电台广告收入是有益的。究竟这类节目何去何从?已成为广播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播如何发展,特别是面临省级台直接竞争的省会城市电台如何发展.一直为广播界所关注。在今天,广播的发展不仅仅是节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经营的问题,而应该有一个更宏观、更整体的考量,也就是把广播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频率定位,节目内容、经营体制、管理体制、技术保障等多个子系统,以便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8.
在品牌策划中导入创造性思维 1.节目策划的策略性创新 电台节目在策划前期,争取把广告商资源吸引进来,流程变成以下方式:设置听众与特定广告商都喜爱的节目--吸引广告商投入资源与电台共同推广节目--提高收听率,做成品牌节目,吸引更多广告商投入.  相似文献   

9.
收听率是由目标听众收听率加上连续收听率和游离听众收听率组成的。细心的业内人士在研读收听率报告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具有较高收听率的节目,它的连续收听率一定也比较高,存在一个较大的连续收听听众群,而收听率高的节目周围也会有几个次高收听率的节目存在,组成一个高收听率“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频率有连续收听听众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异地同播节目,是指在两个不同地域的电台,由双方节目主持人主持,通过电话热线相互传输,并同时直接发射播出双方各自准备的同一主题内容的节目。或者叫做双向异地同时直播节目。这种节目形式,可以更好地丰富节目内容,搞活节目形式。而且区域性广,影响面大,以增强节目的可听性,从而争取更多的听众。作为地方电台,尤其是经济状况、设备配置、队伍状况等方面都不够理想的地方电台,如何做好异地同播节目呢?一、认真搞好策划,力求精心到位策划是每台节目的首要问题,也可以说是每档节目的灵魂。因为策划的优劣,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1.
县级电台如果找不准节目定位.而是一味地模仿上级台而设置节目.那么势必出力不讨好,把自己的人员、设备拖累得够呛,受众还不买账。因为县级电台的信息来源不可能有太多事关全国全省大局的权威性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12.
袁志红  周为筠 《今传媒》2006,(8X):10-11
广播电台热线栏目的发展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热线”作为一档双向交流、人际互动的舆论监督栏目,成为电台参与媒体竞争的一大优势。“热线”这一节目形式起源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创“主持人——直播”模式,此后“直播”被视为中国广播争取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1990年6月,深圳电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新闻时政类热线节目“深圳事大家议”,广播电台新闻时政节目开始纷纷引进“热线”。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设立了“东方传呼”栏目,1993年2月1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990听众热线”节目开播。“热线”开始的时候是录播:首先把所有听众来电录音,然后进行筛选,选出有报道价值的题目派记进行深入采访,再进行编辑合成在节目中播出,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但是也有例外,如南宁广播电台自1991年开设的“投诉热线”节目就是直播形式。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今,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行风热线”与行政执法机关形成联动机制,成为政府抓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办广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电台开办几年了,我们到底拥有哪些固定的或半固定的听众群,胸中无数;一个节目开办几年了,常常收不到几封听众来信;一则广播播出几个月了,一个咨询电话也没打进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过多少听众调查和研究呢?我们的节目定位准确吗?我们的广告诉求点打动了消费吗?搞广播,不能对听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要把调查、了解听众市场作为一项经常  相似文献   

14.
在资讯不足的环境下,综合性电台的节目规划是满足普遍受众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当资讯管道越丰富,多频道竞争环境形成,受众对资讯选择的机会越多时,电台经营者则需要通过“分众化”的节目规划,来接近听众和让听众接近。本文从营运的角度,比较中美两国电台在节目定位和营销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试探索“广播”向“窄播”演化这一世界广播业共同趋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周川 《中国广播》2009,(6):29-31
2009年3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与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全国广播节目创新论坛在安徽电台的演播厅召开,论坛以“开拓创新、共谋发展”为主题,旨在面对新形势,以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创新广播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态,创新传播方式,集各路精英智慧于一体,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本次会议以开放、合作和务实的原则,以圆桌的会议形式,与会的领导、节目负责人及主持人等围聚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创新体会和创新方式,欣赏精品节目,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探讨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中广播如何顺势而上,赢得更高收听率,吸引更多的听众,将广播的优势发挥得更好。 本期“卷首语”和“特别策划”栏目根据整理的会议发言录音,摘取其中片段,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创新方式介绍给大家,希望能给广播同行带来启示,创新出更好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班闯 《新闻前哨》2010,(6):63-64
据笔者所在频率2009年的收听率调查,有五成以上的听众是被电台的精彩节目吸引而“爱上”广播的。广播不仅能告知人们各种资讯,更能纾解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广播魅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播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发挥。节目中,他们运用各种技巧吸引听众的注意。本文通过笔者的一些工作体悟,提出一些小方法,和大家探讨提升节目可听性的主持技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保健观念、防病意识也不断增强,更多的人渴望得到自己迫切需要的、通俗的、实用的医疗保健知识,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义不容辞地率先担负起了这一职责,于是以“医药卫生保健”为主题的专业化、对象化节目(专业台)开始创办。这类节目初创时期,可以说是一块净土,是“绿色”时期,也是电台非黄金时间的重头戏和收听率最高的内容之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听众在不经意间打开收音机时,却发现无论是人民自,还是经济合,抑或是交通白、文艺由……都…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城市电台中,听众投诉节目非常红火。它一方面展示主持人与听众双向交流的广播优势与特点,另一方面体现广播媒体舆论监督与引导的社会职能,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广大听众的喜爱。据市城调队抽样调查,南京电台新闻台、经济台、交通台开办的三档听众投诉节目,其收听率在南京地区诸多电台的同一时段都名列前茅。因此,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重在建设”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听众投诉节目的运作与发展,是我们广播界正在求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切实加强主持人的职业思想道德建设,是进一步办好听众投诉节目的关键所在听众投诉节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种类、数量的增多,媒体间的竞争也益趋激烈。对于弱势媒体——广播来说,就更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来改革节目设置,搞好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收听率,以争取更多的受众。而节目改革是项系统工程.进行中势必涉及方方面面的事项,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处理。那么作为地方电台,在节目改革中应正确处理哪些关系.才能将节目设置好,办得火.争取赢得更多的受众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地方电台在节目改革中大体上应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F0004-F0004
2006年8月,中广协会学刊编辑部、交宣委在广西召开“广西交通台开播两周年业务研讨会”。广西交通台2004年10月10日正式开播,两年来,通过打造交通特色品牌节目、系列宣传活动,不断地影响听众和团结听众,成为广西上空收听率和占有率领先的电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