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现象在语言系统不同层面中大量存在.不同语言层面上的模糊如语音模糊和语义模糊虽然都具有模糊的特点,但其产生的根源不同,且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语言使用者追求的通常是语言表达的明确清晰。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人类语言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模糊性词汇或表述。而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也已不再只是表示精确数量和顺序的符号,它也具有所有语言所共有的特性——模糊性,失去其精确的指称意义,表示非精确的数量、不确定的概念,以及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等。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英汉语中的数字模糊语义,探讨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语言的特点之一,以模糊词语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论述认识模糊与词语语义模糊间的关系,并通过假定存在的思维语及心理语言学家建立的原型模式进一步阐述之。  相似文献   

4.
模糊性是语言属性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模糊造就了荚语修辞格.语言的模糊可以达到最佳的表速效果,最佳修辞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从语义的角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定性、定量两种方法探讨立法英语的语义模糊性。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英文版)为研究对象,对立法英语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语义模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语义模糊广泛存在于各种词类中,立法英语无法避免其语义模糊性。最后本文探析了立法英语中模糊语义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一、语言的模糊性和语音的模糊性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它存在于包括语音在内的语言各个方面。所谓模糊是:“其界限不是泾渭分明地确定了的类别”,而类别在数学上,就是一种集合。具体到语言中来,可分为语义模糊。语用模糊等方面。如:“中年”这个词,其所指对象类属边界是不清晰的。对常人来说。45岁的人是中年人,但是,30岁或者55岁的人算不算中年人呢?不同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算法。这就是语义的模糊。再如:使用“双关”语,属于人同语言符号的关系问题,是语用的模糊。语音也具有这种模糊性,揭示语音的模糊性有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模糊不仅存在于英语的词汇、语义、修辞里,而且也存在于英语的某些句法结构里。本文试图对模糊在句法结构的映现和英语某些句法结构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模糊类型及应用于凤琴模糊性是指语言的语义不明确,意义含糊,没有确切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规定性,表达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词语,就是模糊性词语。模糊性词语有许多种类型。一、模糊性词语的类型1、连续型的模糊所谓连续,就是指表义词语的本身存在一种界限不明...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中。从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来看,尤以词汇层面的语义模糊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论文对20世纪后期国内外有关词义模糊的主要研究作一简要评述,为以后的词义模糊研究指明方向,提供一种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语义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是由人类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的模糊性,不但可以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内容,而且对模糊语言学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从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出发用具体的案例解释了语义模糊的成因,并指出了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语义模糊现象是词义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立足于语义的模糊性,阐述了汉语言应用中的模糊义和精确性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语义模糊现象是词义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立足于语义的模糊性,阐述了汉语言应用中的模糊义和精确性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精确性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用明确而贴切的词语清楚地表达一种现象或事物;而语言的模糊性则指词语表达的概念或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一种自然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的模糊语义和精确语义可能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语义模糊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其根源在于人的认知差异。而范畴化作为人类类属划分的活动,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范畴的模糊性,可以为语义范畴模糊性的产生根源提供一些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自然语言具有语义模糊性。二值逻辑与三值逻辑对命题语义处理是不足的。以札德"模糊集合论"为理论基础的模糊语义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模糊语词语义真值多样性和渐进性的全新观念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李婷婷 《考试周刊》2008,(19):213-214
本文先论述了作为人类自然语言客观属性的模糊性,及其在语义上的突出体现--语义模糊性,然后进一步讨论了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语义.本文的中心是讨论模糊语义在作为法律语言一部分的讯问语言中的存在情况,及其所能起到的四种主要功用:造成错觉、促其交待、深挖余罪:减少刺激、缓解时立;鼓励招供、防止诱供;挫败反审讯伎俩、保护我方.警察讯问中,对模糊语义的合理利用是尽快实现侦查破案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是语义的模糊性,而词语是模糊语义最突出的载体。文章从语言基础、现实基础、心理基础、美学基础四个方面探讨模糊词语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39):103-104
入场理论认为一个义项或者小句可以有无数种释义,如果缺乏合适的认知加工,各种认知加工手段就是该理论中的入场元素。认知加工处理或入场元素的添加的最终目的是使语法表现形式的语义从模糊上升到具体。双关集表现形式经济性,语义模糊性与多样性于一体的本质与认知语法的入场理论不谋而合。本文结合入场理论来解释文学作品的双关翻译,从而揭示一个事实双关语的翻译是与译者的认知规则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客观存在的属性。近年来.随着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探讨。但模糊性究竞指什么,不同学者之间还存在着分歧。本文从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出发.通过语义场的分类及语义场的对比.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展示语义场理论的价值.论证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词语的意义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本文试从模糊语义的定义,表现,特点及模糊语义和语境的关系等各方面对语义的模糊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