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过程中,由于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异质性而产生文化冲突,许多并购企业因忽视文化整合很难实现并购的期望价值.文章主要探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内涵及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及建议,以期指导我国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实践.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因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组合协同等效应而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所追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剖析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提出了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试论并购企业的战略整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并购战略为企业并购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企业并购成功的灵魂。本文对企业战略整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并购企业战略整合的意义,并对并购企业战略整合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一些战略整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战略与战略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并购浪潮并购的动因与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浪潮有显著的不同,被认为是战略驱动型的(Driven by strategic forces)企业并购,其战略型特性十分显著的。而我国企业现阶段的并购行为则呈现较弱的战略驱动型特性,并购实践普遍缺乏战略指导,对并购战略风险认识亦不到位,导致企业并购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造成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并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并购战略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构建了企业并购战略决策模型,为企业有效控制并购战略风险,降低并购风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获得资源、扩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的投资选择趋势。并购后的战略整合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企业并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企业在并购后进行战略规划的意义,对并购后企业应进行的职能战略规划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黄苹  蔡火娣 《科研管理》2020,41(6):80-8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拓展现有计量模型,使用多指标构建创新质量指数,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跨国并购对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积极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规模提升,但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即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存在创新产出的量变,没有发生创新“质变”。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通过丰富并购企业的技术知识多样化和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提升了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对跨国并购的创新质量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中国企业有效实施跨国并购,匹配合适并购对象,实现增长性协同效应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并购整合风险大一直困扰着我国种业企业。有效的控制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并购整合的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我国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表现及特征,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影响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识别与筛选,同时构建了我国种业并购整合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M公司并购案例在模型中的实际应用,得出该并购案例的整合风险等级为E5,即风险低,该结论为M公司制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种业企业并购战略决策实施中有效控制并购整合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116-116,64
本文所讨论的并购主要是指一家企业取得另一家企业的财产或股份。文中在介绍中国企业并购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讨论了如何根据并购类型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整合战略,并针对人力资源重组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了二八法则与中国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重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的税收监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宋加升 《科技与管理》2009,11(4):115-117
针对企业并购的税收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并购税收监管的现状,在借鉴西方企业并购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实现并购税收监管的思路和建议.研究对于促进并购业务的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颖  战京玲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2,35(6):110-11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对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本文结合中投投资黑石、中铝收购力拓等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基于海外并购流程,从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实施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系统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花兰 《大众科技》2005,(12):105-105,107
文章讲述了企业并购理论、企业并购动因以及企业并购财务动因.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的风险问题关系到中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因此,为确保企业并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分析、研究了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进程,企业并购的意义,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风险;提出了中国企业并购风险规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若干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章琳  汤湘希  许诺 《科研管理》2022,43(5):172-18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自主创新往往风险较高,且周期较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以实现快速创新。并购促使企业创新实现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高创新能力标的企业和与标的企业实现协同创新两种模式,亦即选择渠道与协同渠道。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予以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并购前主并企业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越高,并购后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地提升越强,选择渠道成立;而相较于并购前并购双方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与并购后通过协同产生的增量创新之间未能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协同渠道不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当被并购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时,并购溢价更高;过高的并购溢价可能会降低主并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再次证实和证伪了选择渠道和协同渠道。本文揭示了上市公司在并购创新渠道选择上的倾向性,建议企业在并购时及并购后应更多的考虑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而非仅关注标的企业的创新能力,监管机构则需加强对高溢价并购的监管,以防范其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整合价值链的企业并购知识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协同作用的实现需要对并购双方企业的知识系统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构建企业并购的知识整合价值链,从知识冲突、知识识别、知识转移、知识融合等环节动态研究企业并购中知识整合的管理过程.基于企业并购的知识整合价值链分析了瑞士Ciba—Geigy公司并购美国Alza公司案例中的知识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并购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协同效益”。近几年我国企业并购案例显著增加,然而我国企业在并购融资上仍然存在很大障碍,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以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来源问题为切入点,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全球企业第六次并购浪潮的特征与成因的分析,以及中国企业在这次并购浪潮中的表现,指出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并购浪潮中面临的机遇,目的是使中国企业在并购实践中观察和学习并购技术,有效地构建企业并购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8.
顿红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95-96
论述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障碍,提出了实现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虽然我国企业还不是当代跨国并购的主导力量,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指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应以自身实力为基础,量力而行,逐步推进,要走出一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跨国并购之路。  相似文献   

19.
并购后整合是价值创造的来源和并购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对并购后整合的必要性、并购整合的过程、内容和策略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企业对并购整合阶段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企业走出对并购整合认识的误区,指导企业并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并购现状的分析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企业并购规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