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最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关于中小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但是,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的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却还做得很不够.而教师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即他们是现在的学生、将来的教师.所以,他们在校期间所经历的教育,必然会对其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文是作者近年来在主体性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的初步认识,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更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都非常重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是不难发现许多研究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很少涉及教师层面和教师的主体性。从出发点来看似乎并没有问题。因为主体性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从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自主自立的品质和能力这一现象。问题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参与者,没有教师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可能?同样,任何一种教育理论的构建如果缺少教育者这一层面是很难付诸实践或者缺少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主体性教育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教育理论的生动亮点,关于主体性的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不难发现研究大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很少涉及教师层面和教师的主体性。在此,本文试就对教师主体性问题进行澄清与探讨。 一、现状分析:现存的似是而非的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提出“科教兴国” ,关注教育时 ,却不无忧虑的发现 ,教育实践 ,尤其是基础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弊端 ,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结果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主体性 ,缺乏鲜明个性 ,往往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因此 ,进行主体性教育 ,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就成为今日教育改革的要求与目标。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 ,离不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正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的展现 ,正是教师主体性发挥的结果。一、教师的主体性当前 ,教育界对教师主体性的含义论述不多 ,若按照人的…  相似文献   

5.
在倡导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教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探索研究的机会,让他们拥有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这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培养、科学意识的形成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交互主体性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属于交往实践活动或实施交往活动。师生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相互作用是教育交往,而教育的客体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辅助设施,师生与它们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关系,发生的作用是教育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对教育过程的主导上,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主体性选择、理解与内化、借鉴与超越上。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语言、非语言符号理解上的不一致是师生交往的障碍之一。而不健康的情感碰撞也会产生误解性教学交往。从教师方面看,注意语言符号在教学交往中的合理运用,树立民主的教学交往思想,确认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平等地进行教学互动,对于克服误解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这个统一体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主体,他们人格平等,相互依存于教育活动中,统一于教与学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依靠人的主体性发挥。要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对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加以探讨。一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在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客体 ,又同为主体。主体与客体是标志着活动者与活动对象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总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创新教育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不仅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因此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当教学过程展开时 ,从教师这一主体来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们都非常重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又忽视了对教师主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应用“柔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是 体验教育的显著特征。但是,现代教育理论向我们揭示:任何教育过程,实际都是师生双主体互动共长的过程。因此,通过研究去提高教师的主体实践水平,是提升体验教育活动层次的重要方面。 当我们探讨体验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实践时,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具备怎样的观念基础,二是教师的主体性实践需要掌握哪些实践方式。 1.要夯实教育者的认知基础。 完成这种“夯实”,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谈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证明 ,实施主体性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 ,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认为 :“所谓主体性教育 ,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思想实施的关键是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 ,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方正泉 《江苏高教》2014,(2):145-146
主体性教育理论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依据实践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性;其次,作为保障倡导者和扶持者角色的教师要确立教师主体性;第三,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主体性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协同交互,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在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建构之后,逐渐步入了微观的课堂教学教与学行为分析阶段。反观当前的教育实践,在多元化冲突和新旧教学理念转化的背景下,主体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被塑造主体性”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发展的阶段性与完整性。为使主体教育实践走向本真的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中方法或方法论应该是教育理论研究思考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主体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实验,不能仅满足于对教育实践做价值层面的思考,而应扎根于实践、指导于实践,从而使主体教育思想最终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而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对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视不够:很多班主任还在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管理学生,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  相似文献   

16.
正主体性教学是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开展主体性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不直面这样三个问题:一是作为美术这样一门艺术性、创造性较强的学科,主体性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哪里?二是小学生自我意识还未发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仍旧习惯于跟着教师走,该如何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三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平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三个问题,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对小学美术主体性课堂教学进行策略探究,提出三条初步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评价与总结。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呢?一是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选题者。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根据个人喜好,让学生在课程框架结构下,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如在组织单元主题活动"我们的元宵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出活动主题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主体性教育已经得到教育学界的普遍重视和研究,但是关于师范生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尽如人意。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人民教师的主要阵地,关注、研究、实施以及构建师范生主体性教育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主体性:主体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主体教育主要探讨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而忽视了对教师主体性的研究。有人认为,由于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了教师主体性,从而导致了学生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的缺失。其实不然,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教师主体性未能得到合理定位和充分弘扬。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教师主体性问题,是主体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本就是专门为学生开展的一种知识型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程标准颁发实施后,教师们需要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主体性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这样更便于他们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掌握主导权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辅佐学生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并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之后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培养,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