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研究是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者主要论及“基础教育价值”、“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两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些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理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实践主体的价值需求,是规律性与目的性、公平性与效益性、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应突破功利主义与二元对立的局限,以素质教育为价值追寻,加强教育过程的人文性,凸显教育结果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一项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已在我国的1997年刑法典中得到了具体的确立,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项重要的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没有达到很好的实践效果。当今中国的罪刑法定原则应该确立“以偏重人权保障理念基础上的,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理念的平衡”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的价值理念的确立,才能使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可以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该原则更好地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与最终归宿。而对于教育目的最终指向是“社会”还是“人”,其中就渗透了个人对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人”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我们应该确立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指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以下原则:一是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二是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原则,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原则,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结点,承载着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在高考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公平成为高考改革的主流价值取向。然而,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事项中适用不同的公平原则。因此,公平的实践合理性成为高考改革的价值之维。公平的实践合理性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公平原则的适切性,二是公平的制度成本。而公平实践合理性的考量又与高考改革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者应该科学辩证地选择教育价值取向,把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模式”的具体含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出发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把“模式”看作是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的统一。教学模式就是关于教学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操作方式的统一。在传统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主要定位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以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统摄社会生活世界,认为科学世界是根本的,颠倒了科学世界与社会生活世界的关系,造成了社会生活世界的“殖民地化”,致使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使学生难以体验到本应属于他们的生活乐趣,而是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枯燥、乏味的生活状态之中,甚至厌学、逃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学主义”,坚持人文主义式的研究范式;实践性要求从国外教育理论的包围圈中突围,建构属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群,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确立价值立场和目标原则是准确把握和实施有效课堂互动的基础工作。与课堂控制相对,课堂互动的价值立场是“儿童自主”、“实践取向”、“教育民主”。与此相应,课堂互动的目标原则有:避免行为目标单一化;重视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侧重过程与方法;基于可互动的“节点”预期目标;基于学生当下学习状况调适目标和生成新目标;反思教学结果,改进目标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校长培训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当前在校长培训中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人本主义等价值取向。由于校长本身是一个整体,校长队伍又是一个层次、类别差异比较大的一个群体,因此,在遵循分类指导、发展性、主体参与及开放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3.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所谓“根本”就是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归宿。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4.
课程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根本上说,影响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因素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从影响作用的根本意义上来看。这种“影响”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从影响作用发展变化的趋势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物质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从影响作用的直接表现来看,这种“影响”是指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范式直接影响了课程价值取向;从影响作用的时效性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矛盾运动直接推动了课程价值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扩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学实践等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客观需求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开始产生,而且目前显现的有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对此,广大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始了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与反思,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理论支撑点及现实基础”、“改革的具体内容(即对象)”、“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课程评价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等教育应确立“人本论”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存在的三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知识论”价值取向、“工具论”价值取向、“人本论”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识人的实践本性和教育的本性,论述了现代高等教育应该确立以促进入的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即“人本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年,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在对我国基础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当代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此次改革的亮点,体现此次课改价值取向,也是反映了世界课程改革趋势。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认为综合化的课程是符合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平等“原则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实践中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政府的行为。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平等"原则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策略,时下,"不平等"的差异性原则正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和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指那些可以作为个人或其他社会实体生 活指导原则的、人们期望的、意义重大的跨情境目标。目前,随 着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确立,发 挥其“巨大的社会功能”的教育价值取向越来越成为人们共识。然而,作为“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其认识和影响如果缺少理 性反思和历史梳理,尤其是新高考中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价 值取向,是很难深入人的理性和行动指南层面。对此,本文从 人才选拔机制的高考切入,反思了古代社会本位的仁爱取向、近现代的个人本位的成就教育取向及当今个人—社会一体化 的学科核心素养取向,以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理论与实 践提供价值观层面的历史反思与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