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厌学情况比较普遍,学生厌学心理比较复杂,一旦出现辍学情况很难通过教育和家访重新劝返儿童,从而导致学生彻底失学。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农村精准扶贫家庭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解决当前学生厌学、辍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教育精准扶贫源于精准扶贫,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等。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要举措多维:哲学上,辨别真假,理性扶贫;伦理学上,更新理念,公正扶贫;社会学上,直面问题,深化扶贫;心理学上,内外并重,优化扶贫。推行教育精准挟贫要靠各方合力: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寻求扶贫路径;学校完善制度,开展扶贫实践;教师贯彻执行,推动扶贫落地;学生自尊自信,保证扶贫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要从根源上帮助贫困生脱贫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精准扶贫下高校需要建立协同、精准、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实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正进入攻坚克难期,它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作为重要主体的学校在打赢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大有可为。为了充分履行自身职责、积极发挥自身功能,学校需要在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伟业中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学校要做好教育精准扶贫的宣传工作;二是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帮扶农村结对学校;三是学校精心构建体制机制精准帮扶学生;四是学校帮扶学生的内容必须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下,各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得到了生活物质和精神教育上的双重扶持,但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状态上仍有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了精准扶贫思想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在介入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凭借自身特色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独特的优势,而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结合更能够有效的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针对政府、高校联动能力弱,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在校贫困生精准识别能力低和资助力度弱、资助方式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要强化政府、学校长效联动力,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中的法律体系,构建"政府+社会+群众"的民族地区综合扶贫机制以及建立贫困学生动态识别体系的优化对策,力求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介入到精准扶贫之中。  相似文献   

7.
当前,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严重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帮扶实现精准扶贫,既是当前落实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还是彻底消除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做法。从理论认识不到位、实践上轻视"造血功能"、过于注重治标忽视治本、关注眼前效果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条件地理因素、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财政经费投入有限和经济落后的制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原因,最后,从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理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力度、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性和巩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等方面,提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下,教育的发展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时期,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良好推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对精准扶贫下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加以阐述,然后简要阐述教育信息化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探究教育信息化下推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阵地,在帮助贫困生物质与思想同步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现状及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探讨"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发表了诸多论述,这些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其中的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理论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因地制宜""扶贫先扶智"等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人本理念,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消除高职学生厌学心理就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与其有关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新理念,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扶贫的目标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二是为贫困对象在学习上提供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必将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而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因此,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重点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是发挥教育数据与各级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以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价值。江西省上饶市政府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实践,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五年多的精准扶贫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等靠要拿思想较严重、内生动力缺乏等。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精髓、新举措、新方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精神扶贫举措,如坚持教育扶贫、坚持"志、智"双扶并举、发展民间互助组织等,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4.
"扶贫先扶智,暖人先暖心."文化惠民是中国人口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文化惠民的"惠"要落实责任,巩固基础,夯实责任,保证惠到实处、惠及百姓.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各级图书馆的领头羊,理应承担更多的文化惠民责任.从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关联性和落实文化精准扶贫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实际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省级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策略,以期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扶贫对象无法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体制尚未真正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急需改进、精准扶贫和市场需求相脱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具体问题,分别从完善扶贫对象分类辨别体系、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顶层机制、制定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市场与职业教育的联系等维度,提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深刻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与经济贫困相比,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此,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对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措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扶贫工作的核心思想,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贫困生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本文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精神贫困对高校贫困生心理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其心理行为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认知纠偏、团体心理训练、树立榜样、感恩教育和丰富文体活动等对策,帮扶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长期扶贫脱贫实践证明: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智力扶贫是精准扶贫中有效且长效的手段之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成才稳定一个家庭",成为许多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真实写照。从这一点来讲,致力于国家脱贫攻坚大局,全力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已成为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7,(7):91-95
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结合梅州丰富的区域资源与客家文化,高校基层党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支农为主要形式,创造性地从精神思想、科学知识、专业实践、创新驱动等方面协助办好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处于中央苏区的地方性高校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品牌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产生了新思路。贫困生群体一直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焦虑、抑郁、敌对化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在精准扶贫模式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体现在经济扶助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深入融合的缺失,导致了贫困生群体极端化心理问题的多发性。"互联网+"视域下,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模式、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化,是使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