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进性、人民性和引领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品德教育是促其成才的关键。红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助于筑牢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诚信友爱的个人品德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人类的美德。诚信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就其途径来说,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当前,诚信教育的当务之急应该将其价值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诚信教育的价值可系统表述为:第一,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诚信的人文价值或内在价值;第二,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诚信的人文价值与功利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诚信”、“忠诚”、“友谊”、“正派”等个人德性和公民的品德之间的关系;第三,培养青少年学生基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高尚品德的基石.在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今天,诚信教育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中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和社会必须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措施,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努力.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根本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讲诚信既是衡量个人品德优劣的重要道德标准,又是从政为官必须具备的基本操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讲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人们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以诚信为传统美德的中年文明古国正遭遇着一场空前严重的“诚信危机”,最可怕的是这种危机已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青少年.然而面对当前青少年诚信意识的淡漠,我们应当加强当代青少年诚信的教育,以培养诚实守信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诚信状况,对于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诚信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接受的教育,是师生共同都要履行的道德,是师生共同的诚信.本文主要对诚信教育进行阐述,以培养师生善待社会,诚待生活的素养,把"诚实、信任"的理念深深灌输到心中.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诚信意识的确立和诚信行为的养成,学校起着关键作用。要把诚信教育贯穿到各类学校活动中去,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应该做到:教师成为诚信教育的中流砥柱;渗透认知,培养诚信理念;形成体系,规范诚信行为;注重持久,养成诚信习惯;注重诚信,教育的渗透性;建设校园"诚信文化";教师寄语书写应实话实说;在实践中深化诚信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以诚实守信为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奠基之作,《论语》反映的诚信思想内容丰富,涵盖诚信为人、诚信为政、诚信治学、诚信求利等方面。通过对《论语》诚信思想的历史分析,挖掘出其蕴涵的真理颗粒,如"义以为上"的诚信践行原则、以"仁"为本的诚信思想、丰富的人文精神、诚信品德的养成重在自律等,并指出这些精华思想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诚信是支撑社会道德的支点,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影响到每个家庭甚至学生的学校生活,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对"诚信"做人、做事的原则产生怀疑。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是每位教师刻不容缓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尹弘敏 《考试周刊》2014,(5):160-161
<正>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核心的道德要求,越要从小就养成。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只有基础性品德的根基夯实了,才能派生出多种相关的道德品质,才能不断提升其品德发展水平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顺应教育的规律,我校开展了《小学生六大基础性品德培养》的实践研究。将"爱国、明理、诚信、文明、友爱、感恩、自律尊重、创新"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德育紧密结合,浓缩为"勤礼、纪、爱、诚、创"六项小学生基础性品德要求。我们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成不同年级段的习惯养成要求,通过活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少年群体诚信缺失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整个社会反思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和我们的教育。文化、风气、制度、教育,每一种因素的缺失都会成为青少年诚信缺失的诱因。青少年的诚信的重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首先是公民教育。"其基本任务是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打好科学文化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诚信美德的意义1.有利学生诚实做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然对于人格和品德可塑期的小学生来说,不诚实、不诚信的现象随处可见。现通过"品德与社会"学科,利用某些单元和内容,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说谎骗人的害处,明白诚信做人的意义和行为准则,从小让学生拥有诚实的美德,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生顺利的社会化,有着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对陕西省部分青少年使用网络的频率、一般情况,对网络的认识、主观选择,网络技术,网络诚信等问题进行调查,以通过对网络文化主体特性的分析与探索,寻找青少年主体性塑造的主要途径,探寻在网络文化活动中塑造青少年主体性的实践途径,探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精神和意识形态,为塑造青少年的主体性、促进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创新德育途径出发,以"无人监考诚信考试"的方式促成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进行了分析和剖析,并从学校现实的角度思考和论证,探究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把"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廉洁文化内容纳入高职教育,是学生养成廉洁自律良好品德的需要,是高职校园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需要,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品德与生活>教材为载体,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尊重儿童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从"爱父母"、"爱集体"、"爱同学""爱环境"、"守诚信"等各方面,唤醒初入学儿童的道德意识,引导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