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25日,由武汉晚报社和部队方联办的第三届军旅姻缘会暨军营集体婚礼在空军驻汉某部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首场、2008年10月第二场后,武汉晚报与部队方联办的第三场军地姻缘会.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21日,武汉晚报"2006年春季万名白领姻缘会"在武汉徐东"销品茂"举行,数万名单身白领现场勇敢"求爱",亲友团人海助阵。这一规模宏大的相亲活动开局便创全国之最,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京华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泰国《新中原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誉为:"开创了现代都市婚恋新时尚、新纪元"。"武汉晚报姻缘会"由此开始,成为武汉这个大都市新时代的情感标签。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晚报姻缘会"到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百余场,共有百万人次参与,上万对单身男女在此牵手姻缘,现已成为武汉120万适龄青年关注的时尚热点。在姻缘会的举办过程中,武汉晚报充分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意识,凝聚着"爱心""爱意"贯穿活动当中。"武汉晚报姻缘会"更成为武汉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婚恋服务品牌。经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武汉晚报姻缘会现已拥有5万名会员,并创办了全国首个义务红娘组织——"冰雪联盟",形成了"姻缘墙"、"姻缘宝鉴"、"情缘一线通"、"姻缘网"等一系列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25日.由武汉晚报社和部队方联办的以“嫁人就嫁解放军”为主题的第三届军旅姻缘会暨军营集体婚礼.在空军驻汉某部隆重举行。这是武汉晚报社六年来举办的无数项活动中的一项。这些活动无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聚集了人们的关切和情感共鸣,推动着观念更新、生活进步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通过创新求变应对新媒体的竞争,不断拓展纸媒的疆域与产业增长点,武汉晚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过数月的谋划与筹备,武汉晚报创办的第一份社区报——《武汉晚报常青花园社区周报》于2013年4月26日正式面世。这也标志着武汉晚报的社区报“战略舰队”正式启航了。  相似文献   

5.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十人倡议百万人响应.武汉兴起“袋袋相传”。武汉晚报从百姓身边小事入手.联手武汉最大居民区——常青花园。策划实施“袋袋相传”公益活动,引导公众用环保布袋取代塑料袋,使“袋袋相传”成为市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袋袋相传”由常青花园“传”到武汉三镇,在城区不断深入:又由城区“传”到市郊的汉南等地,  相似文献   

7.
"立山峰上再攀越,于成就处谋创新,竞争只会让我们更强大"——2011年4月12日,由武汉晚报社发起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总品牌价值超600亿元的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武汉晚报复刊20周年的日子里,武汉晚报又迎来一件喜事。9月14日,经武汉市公交监察办批准,武汉晚报门前的“解放村站”正式更名为“武汉晚报站”。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几年,武汉报业的价格战一直是降价战。在2008年,这一切成为历史。8月6日,武汉5家报纸统一行动,将零售价由0.5元提至1元,订阅价也相应提高。这次提价,没有谁“一声令下”,但同行们“心有灵犀”,先是8月2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通告读者,文章内容不同但标题相同——《艰难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走过》,颇为煽情,难言之隐,一气倾诉。8月5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和长江商报跟进,  相似文献   

10.
蓝怡斌 《新闻前哨》2010,(10):24-25
武汉晚报坚持“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方向,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扶持、推广,典型引路。用正面典型来抵制“三俗”。捕捉热点.典型人物引导舆论方向。2009年12月.武汉晚报连续推出3个整版的系列报道《上医之境》,详细介绍了王争艳悉心为患者服务、为病人解忧的先进事迹。成功地将好医生王争艳这一“老百姓拍手称好”的典型推向全国。  相似文献   

11.
提2002年3月14日,《武汉晚报》“百姓讲述”推出了第一篇实名讲述。至今,“百姓讲述”已走过了11年,是《武汉晚报》最“长寿”的专栏之一。本期特约深耕该栏目八年之久的记者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3.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14.
武汉晚报《美文》版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已历七年。玛丽莲·梦露代表作《七年之痒》,讲述一对夫妻共同生活七年,感情已经淡漠,生活单调。使婚姻进入“瓶颈”,从而滋生出许多未曾预料的故事。电影堪称经典,为人津津乐道。由此,派生出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也会面临“七年之痒”.出现一些问题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吴军  倪宁 《新闻前哨》2009,(12):75-76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武汉晚报“全娱乐”工作室推出了大型的策划报道“60年——我的娱乐记忆”,以普通人最切身的经历和最难忘的记忆作为脉络,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娱乐人物和娱乐事件。  相似文献   

16.
由韶关图书馆与54119部队联合举办的韶关图书馆54119部队分馆,已于1998年3月6日在54119部队军营开馆。近年来,韶关图书馆先后与驻韶的皇岗空军雷达连队、韶关市公安消防支队、韶关市武警支队等单位结成共建文明联系,开展送书活动。韶关图书馆采取在各共建联系点设立“分馆”,定期选送、更新流动书刊的方式,为部队提供服务。该馆在54119部队设立的“分馆”,由部队提供阅览场地,总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由韶关图书馆定期提供流通书刊。首批新书刊近千册,已正式对部队官兵开放。韶关图书馆首家军营分馆开馆@黄兰…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30日,武汉晚报在鲜明地提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之后,开通了湖北省第一家“新闻110”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收来自读者、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拉近了报社同读者的距离。经过两年多努力,武汉晚报“新闻110”在荆楚大地,甚至在鄂、豫、湘、赣四省都赢得了广泛赞誉。“新闻110”专栏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新闻110部获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命名的“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批示,将武汉晚报“新闻110”纳入市政府110联动单位。为何原来设立的热线热不起来?为何许多媒…  相似文献   

18.
《武汉晚报》2009年8月10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城长60年》,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聚焦武汉各个城区。是武汉晚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策划的最具创意、最有特色的系列报道之一。这一报道。定位于“一次关于城市和成长的对话:一次关于家园和发现的对话:一次关于未来和梦想的对话”,旨在“走进武汉城区,对话家园梦想,见证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大危机后定有大发展。在金融危机下,在内需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武汉,将面临一场难得的大发展时机,武汉的报业也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大机遇。”——作为内地第一个发行博士的中国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吴锋,于4月9日在武汉晚报举行的“金融危机与媒体应变”专家论坛上对武汉报业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立山峰上再攀越,于成就处谋创新,竞争只会让我们更强大"--2011年4月12日,由武汉晚报社发起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纵论数字化背景下城市晚报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