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从文是以小说、散文名世的,诗论是他作为编辑、读者的副业,却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沈从文的诗论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诗人的人格修养;可以概括为本体论、创作论、诗史诗人论三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思考和独特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独特性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将性灵、意象、意境、韵律共同组成其诗歌的艺术整体,这使他的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新诗的发展里程中,他在探索诗的性灵美、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等方面,取得了前人没有的成就,作出了同代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认为,小说家要善于以独立的思想透视生活的本质,使作品具有引导人性向善的力量;要具有广泛而细腻地体察生活的敏锐和自觉;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借助艺术想象,丰富、拓展对生活的实感经验;注重恰当地安排结构、驾驭语言人“限制”为优势;把独特而成熟的创作风格作为最高的艺术目标。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30年代创作最为丰盛,此时期对于沈从文来说是一个极富独特文学意味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生涯的高峰期与转折期。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地摆脱了初期的幼稚,其创作变得较为成熟,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与此同时,在文学批评方面他也作出了不小贡献,创作出一大批有影响的书评文章。书评创作作为沈从文30年代创作的组成部分,生动反映了其在特殊时代背景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品特点以及特定的文化审美价值,体现出他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接下来文章就试着通过对沈从文30年代的书评创作文本分析探究其中隐含着的作者独特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诗人,他用独特的艺术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而他诗歌中所独有的那种艺术风格是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的,外向活泼、空灵洒脱与其旷世的才华精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诗歌独具匠心,充分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也因此,才使韵律、性灵、意象、意境这些艺术之美在他的诗歌中无处不在,蕴含极深。他的诗歌,特别是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美主要表现在韵律美、性灵美、意境美上。  相似文献   

6.
历代诗论对杜甫的绝句有褒有贬,评价不一,本对杜甫的绝句从韵律、格式、内客、艺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韵律的敏感是儿童的天性,童年期的韵律感中包含了最初的审美成分。儿童文学的韵律艺术不仅鲜明地体现在韵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一些散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除了体现在语言的显层面,也体现在故事的隐层面。  相似文献   

8.
对韵律的敏感是儿童的天性,童年期的韵律感中包含了最初的审美成分。儿童文学的韵律艺术不仅鲜明地体现在韵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一些散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除了体现在语言的显层面,也体现在故事的隐层面。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文学批评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沈从文是难以与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齐名。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别具一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已被公认。但他的文学批评却不为人注意,因为他算不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大家,他的理论思想与批评实践主要体现于一些书信、散文及单篇作家评论中,...  相似文献   

10.
何绍基诗论不脱传统诗教说的畛域,力主“温柔敦厚”、“性情说”,但是他的诗论中亦不乏创新有价值的论断。他强调“不俗”,重视自我,对诗歌独特的艺术本质(规律)也有所涉及。透过这些诗论,可以看出何绍基的诗歌本质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有借闺音以抒情、言志的“男子作闺音”现象,沈从文在湘西小说创作中也深谙此道。在城市遭遇的自卑苦闷让沈从文梦回湘西;而阿尼玛原型影响下的女性崇拜心理让沈从文更多寄梦于女性形象。湘西女性形象的塑造让沈从文在城乡对照中完成了对湘西世界的造神运动,从而实现了对自卑的超越。因此他笔下的湘西小说具备了“男子作闺音”的基本特征,其中的一些重要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作者自身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与审美理想,同时,也充当了沈从文情感情绪的隐蔽代言人,要想读懂真实的沈从文,需要我们揭开其女性形象创作背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惨烈的社会转型,惊醒了当时的学界,催生了由空转实的学术转型。当时的学术取向,由空疏玄虚的“宋学”,首先转向经世致用之学,之后又转向了崇实师古的“汉学”。在“汉学”全盛的乾嘉时期,“汉学”的学术精神、治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骈体文学和骈文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骈文的复兴和骈文理论观念的转变。乾嘉时的《四六丛话》,便是这一骈文复兴过程的理论总结和骈文理论观念转变的突出代表。以《四六丛话》为例,研究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时期的骈体文学与骈文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术转型对骈文及其理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中寻求骈体文学、骈文理论嬗变的动因与根据。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以前,沈从文潜心文学创作。1949年前后,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沈从文无可选择地弃"文"从"物",转入文博研究领域,广泛涉猎各类器物研究,尤以古代服饰和工艺美术制品的研究用力最勤,建树最多。他治器物之学,既能善用史学考据的方法,对文物的年代、功能等进行考证,又能将不同文物分门别类,察其始终,以观演变之轨迹,尤其能透"物"见"人",探讨文物背后的人与文化。沈从文未曾研习考古类型学,然其治学方法却能暗合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与郭沫若、梁思成等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古建筑的研究具有相同的治学路数。梳理沈从文治学成果,总结其治学方法,对当前的文史研究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特殊的人生阅历,使得其文学作品带有独特的异域风情。作品中充满了本土与外省的矛盾与对立。虽然这位孤独的知识分子行走于当时主流文学创作之外,但是他坚守着灵魂的归属地。从沈从文的身份以及外省与本土对立冲突的角度,再次解析沈从文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早期小说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其中无意于技巧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状态,作者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坚持自我体验,形成得之我心的“自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这种哲学视域的指导下形成文字.沈从文在这些文字里宣泄自我情怀又构成自然成文的审美内蕴,从而构筑了他小说创作的基础与一以贯之的心理架构.  相似文献   

16.
从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看沈从文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从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来剖析沈从文由此所反映出来的创作心理与心灵世界,进而探究沈从文所代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是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文体.从沈从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民族风情等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通过对湘西社会的深厚之情,来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社会.通过结合沈从文特有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素养,探讨其乡土文学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青少年时代的行伍生涯,成了他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形成了他笔下丰富多彩的军人生活画卷。沈从文军人小说不同于中国传统军人题材小说,其独特性在于:沈从文多以写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日常生活为己任,不写英雄人物,不是英雄传奇;有意淡化战争,美化苦难,将军人生活诗意化。沈从文军人小说独特性的形成与其人性论视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创作,在三十年代文坛独具特色。他崇尚自然的生命哲学、超然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由飘逸的美学理想正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诗意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