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鸡腿菇 :市场售价比平菇高1 -2倍。2.大盖球菇 :是我国近年从欧美国家引进开发的 ,国际菇类交易市场畅销的十大菌品之一。可用长稻草生料栽培 ,每平方米可收鲜菇5 -30公斤。3.杨树菇 :是高档出口菌类。4.灰树菇 :是一种食药兼用型真菌 ,干品每公斤价80 -100元。5.姬松茸 :具有杏仁的独特香味 ,其蛋白质和糖质的含量为香菇的2倍多 ,市场诱人。6.真姬菇 :栽培同平菇 ,粗放简易 ,国际市场货源不足 ,是出口创汇的大宗食用菌。7.盖囊菇 :夏季出菇 ,是高温平菇 ,可弥补市场鲜菇的不足 ,是近年开发的新品种。8.白背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述了杨树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菌株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福菇为热带栽培品种,营养价值很高。出菇时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很严格。实验室条件下在北方使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过程,包括栽培原料的选择、配制、灭菌,接种,覆土,出菇管理等过程,最终获得栽培成功,长出完整子实体。结果表明在北方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对金福菇进行棚栽。  相似文献   

4.
稻草粉栽培金福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稻草粉为主料,设5种处理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筛选,从而选出比较适合金福菇栽培的培养基.试验表明:用稻草粉做金福菇栽培培养基的主料是可行的.以处理A和C长势最好,处理A生物学效率最高,高达107%以上.  相似文献   

5.
豫北地区栽培平菇常采用袋栽发菌,头潮菇后覆土出菇的方法。此方有两个困扰菇农的难题:一是二潮菇易感染杂菌,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二是覆土出菇的菇脚带有泥土,影响平菇质量。为解决这些难题,栽培中我们改良了袋栽平菇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单排双向覆土出菇比常规栽培可显著提高平均出菇比率,提高子实体重量,而且子实体大小均匀,可增加产量,提高标准菇比率和品质,提高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杨树栽培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技术,经过调查研究和实验观察,按照杨树的生理、生态学及其林学特征,就其在东北地区的特定条件下的丰产、栽培问题,从宜林地的确定、苗木栽植、造林密度、闻作、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世界上栽培广泛的造林树种之一,还是造纸与包装材料的重要原料。随着生物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杨树的遗传改良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从抗虫、抗病、木质素改良等方面,综述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的杨树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杨树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落叶乔木,在各地区均有不同种类的杨树栽培.借助优秀的水肥管理,使扦插苗可达5米以上.最高能达到7米.文章将从通过杨树扦插育苗的生产实践及育苗经验,来对该技术的有关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人工栽培野生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茵种的条件和方法,对半自然栽培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防空洞为场地,经过三年连续试验,在食用菌品种的筛选和搭配、培养料的选择和处理、不同栽培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栽培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初步明确:防空洞栽菇的条件和主要技术环节,在栽菇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处理等。为人防部门利用防空洞一年四季栽培食用菌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2种杨树杂交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A5抗逆性强,无冻害、病害和虫害,是黑林系列中的优良杨树品种,适于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绿化林,可在我省第三积温带栽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系统介绍香菇中的极品花菇的形成机理及其栽培方法,并总结寿宁花菇的袋栽技术,这对花菇的栽培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蘑菇盆景     
蘑菇也能入盆景?没错!这种蘑菇不但能入盆景,而且还能收割食用. 项目介绍 蘑菇盆景的栽培过程要比一般的花卉简单,不需要施肥、修剪,只需日常浇水润湿菇盆里培养基的表面和长出菌菇的菇盖表面即可.  相似文献   

15.
从栽培季节,菇棚建造,培养料的制备,装袋与灭菌,菌种选择与接种,发菌与转色管理,催蕾与割袋,花菇培育等方面论述了泌阳花菇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从栽培袋制作、培养基配制到出菇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试验证明:在我国自然条件下栽培杏鲍菇,选择好栽培季节、子实体生育温度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适温的条件下栽培杏鲍菇产量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α-萘乙酸对虎奶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奶菇是一种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药用真菌,值得推广栽培.着重探讨在原有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的α-萘乙酸,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比较其对虎奶菇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剂量,以达到提高生物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是天然保健食品.研究表明,栽培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并掌握正确的栽培方法,出菇期间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及时疏蕾,协调加温、增湿、引光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木屑麸皮为基质栽培香菇087,在菇蕾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玉米素、α-萘乙酸和三十烷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测定第一茬菇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玉米素1μg/g能够提高香菇子实体的产量,增产效果与三十烷醇0.5μ/相同。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利用芦笋秸秆栽培白参菌的技术要点,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了多种配方进行菌丝生长和出菇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芦笋秸杆熟料栽培白参菌不会抑制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优化的配方生物转化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