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立顺 《青年记者》2006,(23):64-65
“黄色新闻”这一名词来源于约瑟夫·普利策与威廉斯·伦道夫·赫斯特之间发生的报纸的竞争。普利策一直被看作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他凭借《圣路易电讯报》发家,在1883年到纽约买下了《世界报》,并很快把它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报纸发展成一家纽约最受欢迎的报纸。普利策在《世界报》的经营上采取了两条路径。一是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另一方面又采取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示新闻。当时的《世界报》的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载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袍子的小孩。作者借“黄…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3.
张乃瑜 《大观周刊》2012,(50):34-34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在《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黄孩子”的争夺战,新闻界把这种报纸称为黄色报纸.并把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也由此产生并迅速席卷世界。  相似文献   

4.
王小南 《新闻前哨》2000,(10):41-41
社会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越来越引起新闻传媒的重视。部分传媒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不惜祭起一种法宝,这便是对被报道的社会新闻进行“黄色”处理。如近期在部分传媒社会新闻报道中常出现这样一些标题:《情人被他铰成肉酱》、《邪念引发的疯狂》、《“红颜知己”毁了“面粉老总”》、《粉哥粉妹:一对鸳鸯大盗》等等。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追求煽情、刺激和耸人听闻的报道手法,与兴起于十九世纪末年、影响遍及世界的“黄色新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黄色新闻”及初出现在1897年的美国纽约。其时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普利策(有的译作帕利策)这个名字的。以其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好比电影界的“奥斯卡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赏。在美国新闻史上,普利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美国新闻史家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最大的事件就是他的出场,一个身无分文的外国侨民,在十年内创办了圣路易斯《邮讯报》,然后又以纽约《世界报》使出版界大为震惊。在美国以他为中心,一  相似文献   

6.
赵雅文 《新闻界》2006,(4):12-13
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新闻史上颇具争议、毁誉参半的人物。作为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人们奉为偶像;作为黄色新闻的制造者和商业追求的谋利者,人们又抨击不断。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将报人和企业家的角色集于一身。品读普利策一生艰辛曲折的办报历程和摇摆不定的新闻追求,人们既无比景仰又深表遗憾,总会引起不太和谐的“七七八八的感想”。①普利策的新闻生涯充满矛盾色彩,始终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与调和中行进着。一、新闻追求与表达手段的差异1883年5月11日,普利策创立的第一张报纸《世界报》问世,立即在美国引起强烈反…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闻界》今年第二期《知识窗》栏目里的“黄色书报的来历”,摘文有误。①摘文中说:“19世纪英国,有两个报业资本家,一个叫赫斯特,一个叫普拉茲”。这里的“英国”应是“美国”。此外,“普拉茲”应以“普利策”为妥。“普利策”是我国比较标准和通用的译音,亦为我国新闻界听熟悉,用“普拉茲”会使一些不了解美国新闻史的人误以为是另外一个人。②摘文中说:“其中有家报纸名称叫《黄色的孩童》,此句有误。在19世纪末期赫斯特与普利策的报业竞爭中,并无一家叫此名的报纸。实际情况是,19世纪90年代,普利策办的《纽约世界报》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新闻史上一些重要报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生命力的报纸,就是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发展了的社会,尽快找准自己的方向,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并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大量新闻的报纸。例如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以下简称《世界报》)和亨利·雷蒙德所创办的《纽约时报》就是不同时期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1904年,普利策在自己的报纸 生涯就要结束的时候,想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保持他的《世界报》的完整性。他看中的是纽约州最高法院的首席官摩根·K·斯坦利。他约这位法官骑马,并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约定,斯坦利将成为理事。普利策问斯坦利:“您觉得《世界报》怎么样?” “它是一张伟大的报纸,但是它有一个缺点。” “缺点是什么?” “它从来不支持朋友。” 普利策激烈地回答:“一张报纸不应该有朋友。” 这位法官同样激烈地回答:“我认为它应该有朋友。”普利策说:“如果这是你的意见,你就是给100万美元,我也不…  相似文献   

10.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11.
普利策新闻奖历采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它是根据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遗嘱而设立的。从1917年开始评选颁发。在美国新闻史上,普利策在创造“新式新闻事业”方面作出了他自己的贡献。1878年,当他30岁时,创办了美国最大报纸之一的《邮讯报》;五年之后,由于过度劳累使他的视力衰退,身体残弱,但他还坚持接办了《世界报》。他在报坛上的  相似文献   

12.
上回说到,赫斯特来到美国的报业中心纽约与普利策比高低,其结果怎样呢?赫斯特说服他的母亲,卖掉了安那康达铜矿的家产,带着750万的巨资到纽约,于1895年买下了一家每年要亏损100万元的《纽约日报》,以它作为基地与普利策的《世界报》竞争。结果,赫斯特赢得了“黄色新闻大王”的雅号,开创了“黄色新闻事业”史的先河。“黄色新闻”一词的来源,是这样的——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报纸上经常用漫画、插图来招引读者。1889年,普利策在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报纸,出版定期连环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理念是指不同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对于新闻的独特理解,并涵盖了对新闻优劣进行判断的一整套媒体内部标准。虽然中西方媒体在对新闻理念的核心要素的理论认识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以普利策经营的《世界报》和史量才主管的《申报》为例,在办报之初,普利策主张以煽情的新闻报道内容来提升报纸  相似文献   

14.
普利策和穆青,同样的办报救国、治国思想,却演绎出异样的新闻传播观念与媒介从业路径,最终又异曲同工地成为各自国家现代新闻事业的从业楷模与职业明星,个中缘由值得我们玩味与反思,以期从中汲取一些历史资鉴,为今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定向有所启示与裨益。一、大众报纸与勿忘人民普利策在1884年5月11日的《世界报》上发表了他在这份报纸上的第一篇宣言,宣言中说《世界报》的特点是售价低  相似文献   

15.
110多年前,美国报业资本家约瑟夫·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开设了一个取名《The Yellow Kid(黄色青年人)》的连环画专栏,以耸人听闻的桃色新闻和下流动作取悦读者,报纸销量因此倍增。此后,“黄色”成了淫秽色情的同义词。如今,黄色出版物的鼻祖普利策已寿终正寝了,但黄色读物的“幽灵”却潜进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度被禁止的“黄潮”又泛滥成灾,各种各样的“黄色”和非法出版物充斥图书市场,污  相似文献   

16.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新闻故事化起源于西方大众化报纸时期。普利策和赫斯特分别创办的《世界报》和《先驱报》都以相互比拼新闻稿件的故事性、煽情性和新奇性,以赢得更多的读。它们都要求记将新闻事件写得尽量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想不到在他们百年之后的当今中国,故事化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它适应新闻娱乐化、平民化和贴近生活的要求,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读生活。但新闻故事化也带来某些问题,主要是新闻真实性不允许脱离事物本身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何在新闻的故事性与真实性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契合点,是本写作的宗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出生于匈牙利,17岁当兵,后流落到美国纽约,加入美国籍。靠刻苦自学。普利策21岁时成为《西部邮报》的记者,后买下《西部邮报》。普利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这使他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他的报纸受到公众欢迎。不久.他又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邮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之成为当时美国首屈一指的大报。  相似文献   

19.
李慎波 《青年记者》2004,(10):66-67
一何谓“黄色新闻”?我国部分学者认为:黄色新闻是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两大黄色报纸——《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它是那些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的“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美国新闻学者则认为: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它是18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纸主编为取悦读者而将煽情主义与“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等技巧结合起来编辑新  相似文献   

20.
普利策奖发起人、《世界报》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应该说,媒体所开展的舆论监督,正是在履行望者审视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的职责。这对于揭露问题、批评缺点,纠正失误、改进工作,防治腐败和抑制邪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媒体自身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也密切了同群众的关系,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影响,提高了自己的公信力。多数受众认为舆论监督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