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张老师教这道例题时,将原例题改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5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理由如下: 1.例1是学生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改编后的例题当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还有乘客17人。避开了原例题第一步计算中下车的是18人,车上剩下的也是18人的巧合情况。2.针对低年级学生感知比较笼统、欠精确、容易忽略细节、无意注意强,又不善于检查自己的知觉思维特点。排除了原题是“18+9”中的“18”究竟是车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是: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这是一道顺叙题,题意的发展顺序与计算顺序一致。以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用两个问句的连续性题目引出两步应用题。先出现:“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  相似文献   

3.
加减计算的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起始,对整个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起着奠基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一道很有代表性的例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其分步解答方法,而且还应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有意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本应承载教学与教育的双重职责,既要教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往往是融合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落实的。案例1:“怎么上下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断巩固练习时,其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88路公交车原有乘客36人,到塔山中心校后有一些人下车,又有若干人上车,这时车上有()人。师:谁能用字母表示车上现有的人数?生1:我把下车的人数用字母X表示,上车人数用字母Y表示,所以车上现有36-X Y人。师:还有其他表示的方法吗?生2:36-A B……生3:36 Y-X师:这样的表示方法大家都认…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板书了一道题给学生讲解,但是非常遗憾,写的时候一不小心,我把问题“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乘客?”错写成“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人?”表面一看似乎没什么漏洞,但没想到的意外却出现了,就这几个字却引起了学生思维强烈的碰撞,并深深地震撼着我,现将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过程及反思整理如下。 出示题目: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0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18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下一站又下去了74人,上来69人;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回答:"小儿科!告诉你,车上还有——" "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车站."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情景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会有偶发事件或是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因此,教师应确立课程开发意识,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地筛选学习活动中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的情景和鲜活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我出示了一道题目: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A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20人,这时车上还有几人?因一时疏忽,我把“这时车上还有几名乘客”,误写成“这时车上还有几人”。生1:列式解得A-18+20=(A+2)人。生2:我觉得这道题没有必要列式计算,上车20人,下车18人,实际…  相似文献   

8.
思维体操     
《小学教学研究》2012,(27):61-62
1.智力题玲玲坐车玲玲去坐公交车,路上无聊就数了数公交车上的人数,发现有14个人,到了一站后,下去了3个人,上来了5个人;过了一会儿,又下去了7个人,上来了8个人;很快又到了一站,这次有11人下车,上来了2个人;车上人现在很少了,又一站后,又上来了5个人,没有人下车;下一站没有人下车,也没有人上车;很  相似文献   

9.
车上的乘客     
周末的时候,妮妮和爸爸妈妈去看望住在乡下的奶奶。长途汽车上原来有乘客29人,到红山村下去8人,又上来4人;到四岩村下去7人,又上来10人。请你算一算,车上的乘客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多,多几人?如果少,少几人?  相似文献   

10.
一、建"不等式模型"建不等式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例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a-4)名乘客,到某一车站有(9-2a)名乘客下车,车上原来有多少名乘客?解:根据题意,得5a-4≥9-2a,解得a≥13/7,又(?),解得:4/5≤a≤9/2.所以13/7≤a≤9/2.因为a为整数,所以a=2,3,4.5a-4分别为6,11.16.即客车上原有乘客6人或11人或16人.例2为美化青岛,创建文明城市,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600盆甲种花卉和2900种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搭配每个造型所需花  相似文献   

11.
(一)1.一辆公交车上原有18名乘客,到甲站后,下去了一些又上来12名,这时车上正好有20名。在甲站下去了几名乘客?(浙江上虞市)2.第一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  相似文献   

12.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指导直觉判断,训练直觉思维直觉判断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直觉判断不是按部就班进行逻辑推理得出,而是在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直接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直接判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如,一辆公共汽车原有乘客51人,到 A 站后,下去13人。上来17人。到 B 站后,又下去14人,上来10人。问: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若按习惯思维一步一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13,(15):45
至少有多少人及格解答过程如下:每道题的答错人数(次序不重要)为:26,21,19,15,9。第三分布层:答错3道题的最多人数为(26+21+19+15+9)/3=30。第二分布层:答错2道题的最多人数为(21+19+15+9)/2=32。第一分布层:答错1道题的最多人数为(19+15+9)/1=43。  相似文献   

14.
森林小学的小鹿平平和小猪肥肥一起做数学题:水果店运来100千克桃子,上午卖出52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桃子?两人都是这样做的:100-52=48(千克),还剩48千克。他俩做完以后,小鹿对小猪说:“肥肥,我发现一个规律:应用题中如果问‘还剩下多少?’就要用减法计算。”小猪听了半信半疑,可是又说不明白为什么。于是他俩一同去向山羊公公请教。山羊公公听了两位的诉说后,出示了下面这道题:二年级四个班进行体检,一班有45人,二班有42人,三班有44人,四班有50人。一、二两班已检查完,还剩下多少人没有体检?小鹿和小猪的解法一样,都是44+50=94(人)。山羊公…  相似文献   

15.
有一条公共汽车行车路线,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9个停车站?一辆公共汽车从起始站开始上乘客.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各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那么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多少个座位?  相似文献   

16.
数学给人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有许多人认为是数学技能 ,其实不然。数学思想作为数学课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 ,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更大。而巧妙的诱错练习 ,能使学生从“错误中”领悟有关数学思想。如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 ,经过练习 ,学生形成了见“来”就加 ,见“去”就减的思维定势。发现这一单纯抓关键词的思维苗头后 ,我及时出示题组 :①车上有30人 ,下去8个 ,上来12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②车上有一些人 ,下去8人 ,上来12人 ,这时车上有30人。原来车上有几人 ?在学生主动计算、验算、找错、改正的过程中 ,渗透了比较、逆向思…  相似文献   

17.
跳出死胡同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火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真正“滑铁卢”的失败者拿破仑也有一个故事。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  相似文献   

18.
李云 《高中生》2013,(5):45-45
至少有多少人及格解答过程如下:每道题的答错人数(次序不重要)为:26,21,19,15,9。第三分布层:答错3道题的最多人数为(26+21+19+15+9)/3=30。第二分布层:答错2道题的最多人数为(21+19+15+9)/2=32。第一分布层:答错1道题的最多人数为(19+15+9)/1=43。  相似文献   

19.
有乘客几人     
一辆出租汽车上载着去不同地点的乘客若干人。乘客下车有这样一个规律:在第一站有七分之一的人下车,在第二站有剩余乘客的六分之一的人下车,在第三站有剩余乘客的五分之一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笔者在听低年级的数学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课上,投影片出示了一道图文式应用题,大意是车上原有42人,到车站后下车14人,又上车2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汇报交流时,学生的算式大致有以下三种①42-14 25=53;②42 25-14=53;③25-14=11,42 11=53.第二个算式一出现,教室里立刻小手林立“.老师,第二个算式错了!”看得出,他们对这种算法很有意见.教师问“为什么?能说说吗?”“乘汽车应该先下后上“!”老师教育过我们,乘车时必须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