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访谈调查方法,以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非洲裔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来华留学生身上容易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问题,探索有助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文化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休克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初次进入不同母语文化而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陌生社会符号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文章在跨文化视角下概述了亚裔美国人的文化休克现状,分析了其社会文化及心理动因,论证了其表征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克服文化休克问题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今,礼节已经成为折射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知道并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中的礼节因素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一句俗语说的:入乡随俗。如果大家了解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会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众所周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特有的文化底蕴催生出来的礼节标准。因此,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中西不同的礼节中探讨产生不同礼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宗华  梁星 《池州学院学报》2010,24(4):84-85,89
言语禁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称谓禁忌是言语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称谓禁忌。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的称谓禁忌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英汉称谓禁忌的不同及其内涵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口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但由于文化的异质性,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形成了文化空缺的现象,并为口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简要分析了汉英口译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深入探讨了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口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一方面强调不同文化间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东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四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应激状态,细胞快速合成一组新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研究表明,骨骼肌含有多种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随肌纤维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表明热休克蛋白表达具有肌纤维类型特异性.骨骼肌疾病和运动都能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然而热休克蛋白在骨骼肌内的诱导、调节的分子机制和它在维持骨骼肌功能方面的作用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对骨骼肌热休克蛋白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分析表明:它们在称谓系统、年龄划分、尊称使用、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上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不同点多于相同点。其中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血缘关系中,相同点主要体现在类亲属称谓中,由此揭示出其隐含的文化底蕴。深化人们对称谓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热休克蛋白成为运动医学界又一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与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出发,对不同运动应激方式对骨骼肌细胞热休克蛋白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这一新的领域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交际中“赞辞”与“谦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赞辞和谦辞是交际中的常用“辞” ,本文通过了解东西方文化不同背景来阐述两种“辞”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而言,不仅能够代表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现象,还能反映出不同民族具有的不同特点。现如今,世界音乐文化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音乐文化之间加强了交流与融合,渴望产生更加优美的音乐文化。国内的音乐文化也是如此,需要切实发挥音乐教育文化传承功能,以较好地宣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进而促进多元音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历史上,英雄崇拜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各民族的英雄崇拜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在中西方文明史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造成中西方日常语言行为的巨大差异,表现为中西方不同民族间的不同文化现象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本文阐述了中西方在日常语言行为方面的差异,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生存环境、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五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15.
结合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解读我国近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交流现象,指出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在于东西方不同社会文化深入广泛的交流,当前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当在吸收不同文化精华的同时,深入挖掘体育文化中所蕴藏的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发展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记载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时,语言始终站在冲击最为强烈的前沿。因此,对外来词的选择、吸收、调整和改造,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待外族文化的历史态度。文章通过分析汉语中的外来词,透视了中国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吸收外来词时对待异族文化的三种态度,并对如何正确对待外来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域的差异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不可或缺的过程,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现象及其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解读隐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出世与入世,也代表着知识分子两种不同的人生姿态。文章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作了阐释,结合名人案例分析了隐逸的实质不过是士人落寞时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学生文化的类型和生态是研究青少年社会的一个突破口,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初中不同类型的学生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环境不同,学生文化生态失衡现象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相对落后的办学条件外,更主要的是学校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和非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设施和课程资源,严格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构建自然的、丰富的、差异性的学生文化生态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信息化时期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怎样看待传统文化和新的文化现象,怎样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不同文化层次的角度上来诠释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