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描述今年中职学校的招生情况,虽有几分调侃,倒也恰如其分。在持续几年中职招生普遍滑坡的形势下,今年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在滑坡中萎缩,有的在滑坡中崛起。为扭转众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颓势,从去年开始,不少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方面都放宽了对中职学校的限制,给了更多的自主权:诸如招生数量、生源地域、文化程度等,都由学校自己决定;并规定可以不再考试,考生可直接报名入学。但有关资料显示,从去年中职招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打开“闸门”的政策,对中职招生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09,(15):2-2
江西省教育厅在部署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严禁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等“五条”禁令,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这“五条”禁令是: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严禁生源学校及其教师向中职学校索取生源组织费;  相似文献   

3.
一、无序竞争的种种“招术”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生源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生源大战已持续有年,为此,招生时节,各校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奇招迭出,各显神通。就笔者见闻,试举一二。 1.“招生回扣” 一些招生学校与生源学校私下达成默契或君子协议,承诺每向招生学校输送一个学生,招生学校给输送者一、二百元不等。此法始于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在竞争中失利,于是由不屑转而仿效,且有水涨船高之势。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最近三、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中职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以及中职占高中段招生的比例均呈下降的趋势。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职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甚至不要分数线,免试入学。这就出现了报名读职校的越少———录取分数线越低———生源素质越差———学校教育质量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于是一些职业学校陷入了要生存还是要质量的两难境地,产生了中职招生究竟应不应该要分数线的质疑。您认为这些情形是不是中等职业学校降低入学门槛的动因?段志坚:我是主张中职取消分数线,或说降低入学门槛的,其理…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2006,(9):56-56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四川省实施中职招生“阳光工程”六条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严禁用经济手段组织生源,个人、生源学校、招生学校不得“买卖学生”。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招生贩子。对违反上述规定及招生纪律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招生学校违法严重的,将取消其招生资格。  相似文献   

6.
1.中职学校现状。近年来,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不少学校已身陷尴尬境地。首先是一年一度的招生问题,除了极少数似乎轻松地超前超额完成任务,更多中职学校不是勉强完成,便是“与自身预定目标尚有差距”,或是用尽吃奶力气而收效甚微,根本无法完成招生任务。其次是即便“招得进”,接踵而来是“留不留得住”的问题,许多中职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另外,“留得住”的学生又“(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或严重违纪,给学校带来财产损失和声誉破坏。最后是中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毕业后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和效益不尽人意。总之,目前中职学校在招生、教学、就业等多方面面临难题,现状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高中的普及和中职招生制度的改革,即: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免试入学,致使中职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且个体间差异悬殊。面对这样的生源,在教学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搞“一刀切”,即用同样的方法,教同样的内容,作统一的要求,同时入学,同时毕业,以一张试卷定成绩,显然已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要,也注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中职的教学和管理需要改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近几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把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作为职成教工作的第一要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中职招生工作。使我市中职招生连续四年持续增长。但是,我们也深切地感到: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中存在着“条块分割,缺乏统筹;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招生学校和生源学校违纪违规行为较为突出”等问题。针对我市中职招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05年,我市加强了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采取有利于推进中职招生的重大举措.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赵锋 《上海教育》2006,(10A):20-21
今年,上海的中招情况多少有些让人看不懂,艺术类招生遭冷遇,自主招生异常火爆,在以考分优先的录取原则下,16000余人第一志愿填报中职学校,让不少行家直呼没有想到。在总体生源数骤降3.15万人的情况下,上海中职招生比例却稳中有升,本市生源的普职比达到了59:4.1。  相似文献   

10.
吴楠 《宁夏教育》2009,(2):17-18
当前中职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学校都最大限度地吸纳生源。可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因此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无疑是各中职学校的头等大事。每次招生,都是全面发动、全体参与、全员有责。招生的任务、指标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心头,而年复一年的生源竞争乃至生源大战却愈演愈烈,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为了招来生源,各职业学校只好。  相似文献   

11.
余清松 《成才之路》2010,(24):56-56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批初中毕业生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的路径,于是普通高中“门庭若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虽然已没有分数的“门槛”。国家也有对中职生的补助政策,却依然“门可罗雀”。加之初中生总量减少,对已陷入招生“滑坡”困境的职业中学,无疑是“雪上加霜”。所导致的后果是中职学校生源数量逐年减少,生源质量每况愈下。而且所招学生由于在初中乃至小学饱受“白眼”,备受“歧视”,因此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相似文献   

12.
近日,重庆市教委对隶属该市的三峡水电学校、重庆财政学校等5所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原因是这5所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违规操作,承诺给生源学校所谓的"生源组织费",扰乱了中职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6,(17):62-62
今年九江市将进一步改革职教招生办法,实行“八允许”政策:允许本县生源不足的职业学校到职业教育相对薄弱且生源较富余的县区招生,各县(市、区)到市直公办、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算生源地招生数;允许跨地区、跨省招生;允许外省市学生户口迁往学校所在地或办理农转非;  相似文献   

14.
一、中、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 1 管理问题。高职的“3+2”招生,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到高校就读,不适应高校松散的管理方式,造成高职管理困难。 2.争夺生源。高职院校生源超负荷招收,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缺少。许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迫停办。今年各大院校都放开了“3+2”招生,将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3.师资浪费。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及设备闲置,而高职院校又外聘中等文化课教师及管理教师,且大量地投入、重复购置设备,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4 生源质量差。由于现行招生政策的导向,中职的学生多…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的大幅度提升,出现了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感受到了办学的危机,必须在原有的高招模式下,调整与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步扩大中职学生“推荐免试”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将“注册入学”作为中职学生对应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途径,建立起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有机衔接的办学机制,使高职院校获得充裕而稳定的生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与生源质量的下滑,使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一、加强招生管理,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搞好教学和管理的前提,生源质量上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校的良性发展,应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以提高生源质量.以后的招生工作不能一味地只考虑招生的数量,应采用相应的硬性条件来考核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品德状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应根据考核情况有选择地录取学生.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应以招生的数量来衡量一所学校的优劣.中职学校应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发展、以就业促招生,只有这样,学校才会被市场认可、被社会认可,才会赢得信誉,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中职校招生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新问题,突出的问题是生源下滑,招生困难,特别是一些民办的中职校很难招到学生,一些公办的中职学校生源情况也不乐观。作者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河北省实施对口招生的6所高校的教师对中职学校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素质表现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设定的54项学生素质指标中,中职学校生源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6项素质指标均优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学习注意力、自我生活能力等6项素质指标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无显著性差异,其他42项素质指标均显著弱于普通高中生源。中职学校应明确"对口升学"学生的教育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加强人文教育,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口招生高校应改善对"对口招生"学生的管理,针对素质弱项加强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9.
据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中职春季招生8年来,中职春季招生对稳定中职生源,扩大中职规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符。部分学生未读完初中课程即转入中职学校就读,春季招生某种程度上缩短了一些学生义务教育时间,而这些学生的管理责任也不明晰。此外,按规定,春季招生是在20%的比例范围内进行,而实际招生中超比例情况比比皆是,一些不符合春季招生条件、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67-67
在中职招生过程中,为了抢夺生源,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支付生源组织费、虚假宣传、随意承诺等不规范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完善中职招生办法。确保中职招生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