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十月革命前俄国残疾人的命运非常悲 惨。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和 社会生活权利,是苏维埃政权最重要的社会发展任务之一。20年代初,在卢那察尔斯基、克鲁普斯卡娅等人领导下,教育界深入讨论 了苏联残疾人教育的发展道路问题,认为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体系,要比让残疾儿童直接进入普通学校更符合苏联实际,更有利于残疾儿童成长。将各类发展异常儿童区分开来教育成为国家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前苏联时期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发达、适应不同残疾儿童质的差异、精心设计、严格区分的特殊教育体系。这是前苏…  相似文献   

2.
网络在北京市残疾人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网络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并有着非常雄厚的网络技术教育的资源,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运用网络技术服务残疾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残疾人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残疾人教育中的网络技术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技术设备的投入与专业人员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政府应在政策、制度和实施上扶持和建设规范化和高质量的残疾人网络教育机制,利用多种手段促进网络技术的应用,建设好相关的残疾人教育网站,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网络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研讨残疾人教育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刚才.几位同志围绕残疾人教育的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看法,听后很受启发.回顾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也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保证。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更是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和生产力的解放。保障以及加强改善残疾人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目标。因而,提升残疾人学历,从而提高就业的机会和水平。通过升格含有特殊教育中职学校,从而提升残疾人学历,更是适应社会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1]。  相似文献   

5.
特殊教育与残疾人的精神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充分肯定特殊教育对残疾人进行感官缺陷补偿、知识传授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针对特教实践中对残疾人精神需求重视不够的现象,提出特殊教育不仅要为残疾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还得为他们的精神奠基,为其精神的健康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这是残疾人获得人的尊严以及较高生存质量的基本保证,是特教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树立新的残疾人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什么样的观点看待残疾人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残疾人观正在逐步形成。今天,需要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新的残疾人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残疾人的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这一教育残疾人的专门学校不论是在学校的建设还是政策的支持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特殊教育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究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残疾人的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这一教育残疾人的专门学校不论是在学校的建设还是政策的支持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特殊教育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究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9.
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研究不仅是特殊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是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研究全面、细致且深入,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特殊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特殊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应该重视起来,使他们接受与普道人一样的教育,不仅是我国宪法所赋予他们的权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研究,研究不同残疾儿童教育的规律,研究不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教育理论体系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盲、聋、培智学生群体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身心发展有缺陷或残疾的少年儿童,即智力、听觉、视觉、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的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指对在听力、视力、语言、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陷者,通过身体练习,以增强体格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帮助缺陷康复、培养个体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所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中,特殊学校的地位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从我国特殊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借鉴国际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经验,探讨特殊学校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发展,并切实发挥骨干作用。提出特殊学校应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机构转变为集教学、师资培训、信息服务和社区特殊教育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164名特殊学生家长、58名特殊教育教师和274名正常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主要发现:(1)特殊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是不均衡的;(2)特殊学生家长比普通学生家长更积极地参与学校教育;(3)特殊教育教师希望家长能更多地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提供权威保障和实践依据。通过对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考察,中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从倡导性的"积极开展"发展到"普惠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上提供确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拓展教育救济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拓宽物质救济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政策;开拓就业救济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等是残疾人大学生权利救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A systems approach to modifying existing vocational curricula to meet the needs of handicapped learners is presented. The roles of both special and vocational educators at each level of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process as it is applied to a component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necessary to successfully integrate many handicapped learners into the regula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handicapped persons needs to move from the stage of awareness to that of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provision of acces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handicapped students in Russia faces a number of problems. Research shows that special attention needs to be given to such issues as the practice of preferential enrollment for handicapped people, the main factors limiting access to 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an obstacle-fre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Further education helps young people to prepare for adult life and according to Newell (1982) local authorities have a 'clear and absolute duty' to provide full time education up to the age of 19 for all young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 who want it. However, this study of further education provision in Wales carried out by Kim Bramley and Dr. John Harri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College, Cardiff, found that not all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 accept handicapped students. Among those that do there i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 facilities and only six colleges run special courses for handicapp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20.
THE APARTHEID POLICY in South Africa has legally separated its 35 million inhabitants into four official racial groups. Political power and privilege have been vested entirely in the white group (i.e., 14% of the population), while the blacks are sociopolitically disadvantaged. The systems of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strikingly reflect, and are a product of the divided, inequitable society. The majority of black South African students are academically retarded due to the inadequacy and inequity of the educational and sociopolitical system. Moreover, facilities for black handicapped children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mainstream are extremely limited. For whites, there are far better facilities for disabled children, but their education system tends to be conceptually antiquated and narrow‐minded.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some improvements in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facilities and in the approach to education generally. Significant political changes are now occurring in 1990, which are heralding the downfall of the apartheid system and are likely to produce a major overhaul of the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systems for all children. However, the enormity of numbers involved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and calls for innovativ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