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加强校本培训,实现全员培训从"一体化"教师培养的经济成本来说,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校本"培养的主导作用。具体做法有: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以传、帮、带方式培养"一体化"教师;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2.
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环境工程试点专业建设,应该实行校企联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队伍建设内涵包括:委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企业经历;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全程参与完成教学工作;加强专聘兼职教师培养、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系统构建由教师企业锻炼、教学发展、技术研发三类平台构成的教师能力提升培养模式,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职业教育培训、技术项目研发三种培养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服务三个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实践培训工作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并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转变教师培训管理观念、搭建教师职业成长平台、教师职后培训工程等方面带来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前少数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还流于形式,尚未达到实践锻炼的真正目的。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型、培训进修型、顶岗挂职型等多种型式。只有统筹规划,加强考核评比,才能提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是支配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教学素养,渗透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与技术应用技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校和企业可以从中获益。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等途径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河池学院面向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将实习、培训、支教三结合,探索出三方联动的管理机制,双向互动的培训机制和科学的教学计划调整机制。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强化了师范生的从教信念、锻炼了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了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推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质性地实现了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实力,是一件学校、教师“双赢”的行动。虽然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同时给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一定的补贴,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实效性仍不容乐观,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真正“做精、做实”,是职业院校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良好途径。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寻找专业教师在企业锻炼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建设双师队伍和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下基础。本文试从高职院校教师的赴企业实践锻炼入题,论述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性,在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调研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工作的基础数据,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总体现状,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有效方法,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到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教师到企业锻炼除了学校的一系列保障和监督机制外,教师本人还得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所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做些锻炼前的准备工作,系统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锻炼计划,提高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教育一体化有两层含意: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当前制约实现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进程的因素有:政策制度、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要以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使培养模式具备接触小学教育实践的职前培养特色和接触大学教育的职后培训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许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了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是长期以来,对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价等问题,一直是实践锻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流程,以及教师、学校和企业在前期准备、实施过程、实践考核、后期拓展4个阶段不同的工作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确保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实习支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将实习支教与师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习支教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在明确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构想的基础上,比较与分析国内各师范院校在实习支教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践模式的共同点和存在的不足,得出一系列的启示,并提出深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体化的基础,创新教师培训新机制是一体化的关键,形成制度化管理是一体化的保障等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本文针对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以便更好的提高企业实践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相关研究和实际情况评估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教育一体化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评估三环节的观点,阐述了真正实现一体化的三点重要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研究教师发展规律、建立教师专业标准、有组织地进行分阶段培养培训目标与课程设计、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培养培训机构加大支持和协调力度5项促进一体化实现的策略,并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趋势、结合教育学院的实践,分析预测了教育学院的发展前景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专家主导、影子研修、后期跟踪等环节的僵化与松散问题,使参训教师和培训者之间的对话陷入困境,阻碍教师主体性的形成,进而影响教师培训效果。保罗·弗莱雷的对话理论主张对话主体间进行双向、平等交流,为实现教师培训一体化与实现参训教师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一体化是促进参训教师主体性实现的基础。培训者在实践方面应做好以平等为基础的训前需求诊断、提供以爱为平台的集中研修、构建培训双方相互交流的跟岗实践环境,完善以批判性思维为升华的训后跟踪指导,深化培训改革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实践锻炼是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但要选择合适的企业,制定切实有效地管理、考核机制,才能使教师实践锻炼不流于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新疆林业学校为例,对教师实践锻炼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强调实践技能提高。然而,现状不容乐观: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法参加培训,以学历教育替代实践技能训练的现象较为严重等。解决的有效途径有四: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寻找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切入点;建立"产学研"创业机制;在实践教学岗位上锻炼。  相似文献   

20.
河南师范大学通过承办"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学校"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策略,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