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怎样提高篮球运动员迅速、准确地判断比赛情况的能力和及时采取正确的战术行动的本领?这个问题引起许多篮球教练员的兴趣。针对比赛活动的录像进行分析表明,组成进攻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从中可以找出7种基本类型.1、有一种明显有利机会的比赛情况。如图1④号运动员断球以后,独自面对对方的篮圈,而距离又不适合投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有利的行动方案——运球。2,图2、3所显示的情况有2个或3个有利的行动方案。如图2,④号可以运球或把球传给⑤号;图3,④号可以投筛、运球或把球传给⑤号.  相似文献   

2.
一、运动训练中的消极情绪及产生原因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干扰甚至破坏了正常的训练。这种影响正常训练的情绪,可以通称为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有的来自学生内在因素,如训练目的、动机不明确,身体疲劳等。有的来自客观条件,如气候条件不适,训练内容单调、训练方法枯燥等。有的则是突发性的,如突然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突然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严重的消极情绪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对训练极为不  相似文献   

3.
夫妇双方或一方心情不好,企望通过性生活来消除烦恼,类似于“借酒浇愁”的意思,或者夫妻中一方心情不好,没有性交的意愿,另一方却情绪高涨,不顾对方意愿而勉强性交,这种情况好与不好,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要看双方对这种行为的意向与习惯。心理学家们调查后发现,一些夫妇心情不愉快时,如果双方都有改善恶劣情绪的想法,都想通过其他行动如性生活、运动等来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无论是双方主动,还是一方主动,另一方接受邀请而发生性行为,对于双方的心理与身体都是有好处的。通过性生活可延缓自己情绪的压力,只要不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运动训练飞速发展,运动训练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被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重视。运动心理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有关于运动员心理品质方面如冷净、果断、自信、坚定、顽强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关于运动员社会学方面如同伴间的团结、信任、鼓励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如感知、想像、注意、思维等认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本文试从作为学打篮球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心理问题“——注意”谈点  相似文献   

5.
心理问题包含广义的心理问题和狭义的心理问题。广义的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狭义的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严格地讲,“心理问题”应指狭义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易受心理影响的运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赛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不自信、目标模糊、过度兴奋、内心胆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能有效地提高高校乒乓球业余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8.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赛前会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会产生紧张情绪等,影响比赛成绩.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训练进行控制,以适宜的心理状态面对比赛.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大众锻炼领域和体育教育领域,竞技体育受到了运动心理学的更多关注.一系列运动心理干预技术已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如心理对策库、生物反馈技术、心理影片和音乐、心理网站,专为运动员做心理测试和迅速调整的多功能服务车等.心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电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和电脑象限图(EEQG)等被用于诊断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理状态或训练效果.通过对近3年发表在重要国家和国际期刊及会议里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运动动机、运动认知、自我认知、运动情绪和心理技能是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也丰富了近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在20世纪出现许多新思潮,流畅体验便是其中之一.在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监控与运动实践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心理监控也正在向着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一步步迈进,现代技术如CAS计算机辅助运动技术、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FaceReader软件、Virtual-Reality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等已经在训练或比赛中得以应用.建议对已取得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宇超 《游泳》2015,(2):60-61
有人说,"不会呼吸,就不会游泳",这话貌似太绝对,但也体现出一些问题,那就是呼吸不到位,怎么游都累,呼吸是日常中最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在游泳时呼吸机能涉及的范围大概是最大的,特别是对于游泳初学者而言,首先遇到的两大主要障碍就是呼吸技术和平衡能力,而对于专业的游泳竞赛者选手来说,最终挑战的也是呼吸。运动员挑战极限时,常会因为呼吸困难或喘不过气,造成体能的缺氧,迫使运动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疲劳感。  相似文献   

11.
越野识途比赛是一项以地图和指针南为向导,指引竞赛者通过一片陌生地或林区,最后到达预定目标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森林或是城市公园都可以开展这项活动。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能成为越野识途比赛  相似文献   

12.
传统漂坠组合方式的连接关系是:主线—漂—坠—脑线—钩。 关于这种组合的漂坠调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调整为钩背着地,可得到最高灵敏度,如图1所示;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调整为坠着地,如图2所示。 对于图1方式,漂坠匹配条件是:F(漂的浮力)=P1(坠的重力) P2(钩的重力)。 对于图2方式,漂坠匹配  相似文献   

13.
一、反馈的概念及反馈控制原理反馈一词出自控制论。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反馈是输出信息的一部分,而这部分的输出信息,又返回到输入信息中去,通过伺服机构的调整,使再次输出更为精确。[如图<一>] 反馈控制原理即是,被控制部分在运动中随时将反映自己实际状态或行为实际结果的信息向外界输出的同时,并将它送回给控制部分,这样便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信息回路[如图<2>];使控制部分可以随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训练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心理技术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心理技术的好坏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你95%的发挥是出心理决定的。运动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表明,有许多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你的场上表现。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以下四个技术:自信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想像和控制自己的能量。自信心 许多选手因为总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比赛的关键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放弃,或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比赛中丧失信心。但如果他们知道自信心只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技术的话,他们会不放弃任何机会去取得胜利,这样的话他们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何谓动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人都在为着不同的目的而奋斗。如争取好的学习成绩,考取理想的学校,选择满意的职业,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等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在参加同一活动时,却往往有不同的目的。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有的是为了争取好的体育成绩,有的则想将来能当一名优秀运动员,而有的则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受一定的目的支配的。对于这种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有多达数百个各种不同的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运动训练和应激对大鼠HPA轴的影响,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电击组、60min运动训练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组、急性心理应激+运动组、慢性心理应激+运动组。进行10周游泳运动训练,同时分别施加急、慢性心理应激,然后检测大鼠下丘脑CRHmRNA。结果:1)心理应激可激活HPA轴,下丘脑CRH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2)与应激组相比,运动+应激组CRHmRNA增加不明显。结论: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从而激活HPA轴;中等负荷运动可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门球技术更上一层楼,增添门球运动的魅力,提高竞技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建立第二目标意识与控制自球的落点,乃是方向之一,特提出以求教球友们。何为第二目标:击球之前,或由教练指定,或由击球员自己确定,目标就已明确。对于只能有一杆的球,达到此目标即完成任务,如送球接应、占据要隘、靠边自保、撞  相似文献   

18.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训练是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给运动员心理上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训练或比赛的条件下,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运动水平。体操运动进入八十年代后,比赛竞争得更加激烈、紧张。尤其是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方面是比技术,另一方面是比心理。谁的心理稳定性高,技术就发挥好,就能取得胜利。如1983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当时中国男子体操队与苏联队水平很接近,在第一轮的规定动作比赛和自选动作前五项的比赛两个队的  相似文献   

19.
概述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参加体育运动,也同从事其它各种活动一样,是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下进行的。这种直接推动人去进行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因,便是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动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五、恐惧恐惧给身体带来的情感上的影响基本上与愤怒相同;其表现有种种形式,从陷于畏缩不前的境地而不能自拔,直到轻微的悬念。恐惧是有抑制行动作用的一种情感上的障碍,其征候是胃的沉重感和膝部的颤抖等。这是一种干扰,是由于大敌当前或怯场等原因产生的压迫感。它是最强的情感反应之一,往往是从苦恼、不愉快、胆怯等状态中摆脱出来,同消极退缩的自然冲动相伴随。在某些状态下,如在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活动中,对于负伤的想象也可能成为恐惧反应的刺激剂。青年期容易产生对于自己是否得了歇斯底里的担忧,这种情感反应对于所有的个人行为都带来不能令人满意的影响。同时,没有所谓真正的混合起来的感情;对于一个以上的刺激不能同时作出反应。例如,新手参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