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王     
看见他,我就想起了杨绛笔下的老王。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谁也不去关注他,他姓甚名谁没有人知道,为方便取笑他,同学们就叫他“老王”。  相似文献   

2.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教读课文。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在想,杨先生因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愧疚?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每个读者都试图解读杨先生的这份情感。笔者觉得杨绛先生写作《老王》之前,应该曾多次回顾自己与老王交往的点滴。几年之后,她觉察到了自己感到愧疚的原因,这就是:她没有真正地理解老王的内心需求,因而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他对她、她对他付出的情感是不平衡的。情感的天平在老王那头重,在自己这头轻。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学习杨绛先生的文章.读杨绛的作品,徜徉在她朴素干净的文字里,贴近“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时代,走进当时可怜活命的人物的真实内心,同学们会被平凡交往中人性的至善深深感动.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杨绛简洁质朴的文字,了解老王的生活,贴近老王的内心,体味杨绛的不安与表达善意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老王     
很少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王,大家都叫他老王。我好像记得有一次听人说起过他的名字,但很快就忘记了。于是,我跟大家一样叫他老王。老王是我上师范时管理学校体育器材的校工。说他是校工,其实只是个临时工。相信任何人见了老王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高的个头,瘦瘦的身材,手臂却很长,伸手可摸到膝盖。明明40多岁的人了,却长着一张娃娃脸。而就是这张脸,却能变幻出各种表情:一会儿严肃得像斯大林,一会儿深刻得像鲁迅,一会儿又像孩子般天真。我喜欢打篮球。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几个没事就到篮球场去扑腾几下。…  相似文献   

5.
一、扣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师:(播放歌曲《为了谁》)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吗?它的歌名叫《为了谁》,歌颂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学生齐答)老汉!可是,课文的题目却是——  相似文献   

6.
《老王》一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在“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讨论和理解上,难点是体会老王与杨绛及钱钟书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细研课文。体会细节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②“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相似文献   

7.
张波 《语文天地》2013,(13):17-19
《老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底层的光芒"板块中所选的一篇散文。该文简约流畅,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琐事,文本的主旨似乎并不难理解,但仔细分析,深入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的蕴含的确非常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做不同的解读。一、体味直面生活苦难的坚韧精神文章中的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年老体衰,无亲无故,居住在几间破败的小屋里,而且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杨绛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不仅高度赞扬了老王善良的品质,还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这些情感都寄寓在一些看似平淡的细节中,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老王》一文的教学中,讨论老王善良真诚性格的时候,都会分析到老王为杨绛先生做的三件事情,送冰、送默存、送油蛋,并在金钱上不作计较。但我们不妨反向思考一下,为什么老王对杨绛一家那么好?  相似文献   

10.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授课地点:重庆市丰都县第二中学 一、初步感知,了解学情 (师生问好.)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老王》.我想知道同学们之前有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你读了几遍? (师询问身边的一位学生.) 生:三遍. 师:三遍之后你的感觉是什么?给大家说一下. 生:收获很多.老王虽然没文化,但很善良.我们不能歧视这种没文化但是很善良的人. 师:好,这是读了三遍的同学的感受和感悟.读了两遍的请举手.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 这篇散文作者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以及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还有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集中刻画了老王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穷苦卑微,  相似文献   

12.
宁静 《中学生天地》2011,(11):40-41
“不就考个第一吗?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平时连衣服也不会洗,这叫什么啊?对,高分低能,简直就是生活白痴。”  相似文献   

13.
杨绛想通过《老王》告诉我们什么?也许这样的发问不是非常准确。换个问法,隐含在《老王》字句背后的旨意究竟是什么?前一问,是立足于作家的创作预设,后一问,是追寻作家的创作结果。就语文教学而言,对后面一问的研究,是更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杨绛想通过《老王》告诉我们什么?也许这样的发问不是非常准确。换个问法,隐含在《老王》字句之间的意旨究竟是什么?前一问,是立足于作家的创作预设.后一问,是追寻作家的创作结果。就语文教学而言,对后面一问的探究,是更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甲:你知道"快乐老王"吗?乙:这么有名的人谁不知道!他是我们西安市的一名义务交通协管员,被我们西安市民称为"快乐老王",前一段时间,他被我们昆仑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甲:那我问你,学校为什么要聘"快乐老王"当校外辅导员呢?乙:(挠脑袋)因为,因为……他快乐呀!甲:嘿,我瞧你也挺快乐的,干嘛不请你当校外辅导员呀?  相似文献   

16.
很多小朋友一定对大海充满了好奇,想去看看大海吗?想让海水亲吻你的脚吗?想闻闻咸咸的海水味吗?想脱掉鞋袜踩一踩松软的沙子吗?那就让我们去赶海吧!什么叫赶海?赶海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有趣吗?  相似文献   

17.
[案例回顾] 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 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笔四则     
9月5日 晴 一 蜗牛的恒心 有时,我一直觉得人的恒心与毅力非常重要只不过要做到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境界也绝非易事。还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反问:什么是伟大?把一件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伟大。或许,这些平凡的小事在我们心中正是所谓的伟大吧!  相似文献   

19.
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细读杨绛的《老王》一文,我们不难发现,老王一直做着小事,他的爱很难称得上伟大。老实、质朴的他不可能用张扬的爱去施舍众生,他只是一介草民,一座孤岛——被许多人鄙弃的孤岛。他渴求被爱,并用加倍的付出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用近乎讨好的行动来维系情感。但是面对这座生命的孤岛,人们的反应却令人遗憾。一、怕,甚至还有侮辱老王是不幸的,虽然他是典型的无产阶级,却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是单干户,孤独到没什么亲人……老王很老,还是个残疾人。对于一个又老又瞎的三轮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不少人问我:当下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的回答是:当下的语文课堂教读不能够守本务实.常常种别人的园子荒自己的地,就是那些貌似“守本”的课,也大多不够“实在”。对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入手,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老王》的教读为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